昔日穷山村今日富裕村 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三变”改革见闻

延安日报 2019-08-13 11:45 大字

?●南沟村驻村干部张光红介绍“三变”改革

本报记者 方大燕

来到安塞区南沟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苹果树、薰衣草花海、热带风情的植物……无法想象,这个村在2014年以前,还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

“2014年以前,大家都说南沟村有‘三难’:出行难、娶媳妇难、村干部做事难。”沿着宽敞的水泥路,南沟村驻村干部张光红向媒体记者讲述着之前的南沟村。

“你们知道南沟村为什么会从昔日的拐沟村变成今天的富裕村吗?”看到记者一脸疑惑,张光红自豪地说,那是因为我们积极响应市县两级政府号召,走了一条“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产权改革新路子。

据了解,张光红口中所说的资源变资产,是将南沟村全村除村民宅基地、果树地之外的22500亩土地折股量化到南沟生态旅游经济合作社,入股到惠民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按占股比例给群众进行分红,真正实现了将“死资源”变成了“活资产”。资金变股金是将安塞区扶贫局46万元专项扶贫资金、575人自筹53.5万元和村集体投资25万元,总计124.5万元作为股本金,成立了安塞格桑花谷生态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南沟景区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合资兴建了旅游扶贫停车场,每年每户贫困户分红2000元。农民变股东是将全村1002人以土地、人口等要素入股南沟生态旅游经济合作社;575人以现金入股安塞格桑花谷生态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226人以土地入股苹果专业合作社,与惠民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起了矮化密植苹果示范园,挂果后扣除当年成本按49%至51%的比例分红。

南沟村村民樊永艳今年52岁,一家三口,因其常年患病,陷入贫困。自从惠民公司入驻南沟村发展乡村旅游业以来,村支部安排她到景区干保洁工作,每月工资2000元;她的丈夫邵三虎也进了务工队,每天工资110元;村上土地流转每五年分红一次,全家共分得9600元;入股景区停车场每年分红2000元;入股村集体苹果矮化密植园,挂果收益后分红……以前年收入不足5000元,现在年收入四五万元。樊永艳笑着说:“生活真的越来越有盼头了”。

目前,南沟村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的4653元提高到2018年的15300元,贫困群众的人均收入由过去的2375元提高到2018年的11500元,实现了从穷困村到富裕村的华丽转变。

采访中,记者遇到正在做保洁的贾社莲,提到现在的幸福生活,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村民贾社莲笑得合不拢嘴:“以前只能靠天吃饭,一年累死累活也没有多大收益;现在不一样,生活一年比一年好,收入一年比一年多。”

新闻推荐

永恒的承诺

上接01版牺牲和承诺:为人民服务出延安城,车行40公里,便至安塞区高桥镇洛平川村。山梁环绕,绿树成荫。张思德烈士的雕像,静静矗...

安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