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教师诠释“一辈子做好事”

西江都市报 2018-07-19 15:51 大字

“您都这么大年纪了,要好好照顾自己,这钱我们不能收!”近日,家住河南省永城市的梁青兰,面对一位前来捐款的白须飘然的七旬老人,含泪婉拒道。但老人自言受她15年来坚持看护植物人儿子的事迹感动而来,执意让她收下这份心意,因为他本人也有过类似经历,深知如此坚持的不易。

这位白须老人,就是永城市蒋口镇秦湾村退休老教师刘怀礼。他坚持看护植物人爱妻三年、为悼亡妻蓄须明志誓不再娶的故事,被广为传颂。

做好事三十九年

1964年参加工作的刘怀礼,在1979年7月入党。入党的同时他向家人们宣布了一个计划——“三三三计划”,即从每月60元的工资中留下三分之一用于生活,三分之一用于培养后辈,拿出剩下的三分之一专门用来做善事。

“三三三计划”得到了全家人的一致支持,从此,刘怀礼做善事的信心更足了。村里的困难家庭、孤寡老人、辍学孩子等都得到过刘怀礼的资助。学校里的孩子,几乎都使用过刘怀礼发放的学习用品。刘怀礼所在的学校扩建,他把自家准备建房的砖和木料全部捐出,还先后资助二十余名贫困学生重返校园。每次外出,刘怀礼都刻意多带点钱,只要看到有学生模样的人乘车,他便主动帮其垫付交通费。

1991年,刘怀礼从报纸上看到“希望工程”倡议书,“1.5元钱便可解决一个孩子一年学费”,他立即给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写信表示支持,先后捐款400元资助了陕北安塞县和河北涞源县十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

1996年,刘怀礼从民办教师转为正式教师,工资标准一下子提高了不少,他认为可用于帮助别人的资金更多了。

了解情况的蒋口镇敬老院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1990年,蒋口镇敬老院成立后的第一个重阳节,是刘怀礼为老人们摆了宴席祝寿。看着老人们一个个像过大年一样高兴,刘怀礼趁机提议,将每年重阳节这一天定为老人们的“集体生日”。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现在。除了重阳节,每年的中秋节、春节,刘怀礼都会带礼品和慰问金前来敬老院慰问。

“一辈子做好事”不是难事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谁家遇到困难,刘怀礼总会第一时间登门看望,送上帮助金和暖心的话语。刘怀礼到底做了多少件好事,连他自己也说不清,但村邻百姓却实实在在地记在心头。

秦湾行政村主任秦洪恩曾粗略统计,这些年刘怀礼为本村修桥铺路、资助困难户、为孤寡老人的捐赠在5万元以上,为镇敬老院老人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10万元以上。

其实,别人眼中博施济众、仗义疏财的刘怀礼根本算不上“有钱人”,除了工资,他并无其他收入,用以资助的钱都是他对自己“抠门”抠出来的。一直以来,在个人生活上,刘怀礼省吃俭用到“悭吝”的地步,从来不抽烟、不喝酒,外出吃饭从不超过3元钱标准。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老人,却几十年如一日以帮助别人为乐,以至妻子生前曾“挤兑”他说——“你就是个腰里揣上十块钱就睡不着觉的家伙!”

对此,刘怀礼也乐于承认这一点。他说,在维持正常的家庭开支外,手里的钱稍一多就难受,“总想着得拿出来帮帮有困难的人”。

(据中新网)

新闻推荐

小山村的大蜕变 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推行“三变”改革记事

●南沟村一角通讯员马志青本报记者朱佳雨走进延安市安塞区南沟村,路变宽了、村变美了、人变富了,这个曾经贫困的小山村...

安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塞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