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明:走向事业巅峰的新闻人 通讯员丁迎新 本报记者 祁小军
日前,由省委书记赵正永作序,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姚引良,市委副书记、市长梁宏贤担任总顾问,新华社陕西分社(代)社长李勇,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薛义忠任编委会主任,新华社高级记者、新华社陕北支社社长陶明主编的大型对外宣传与交流画册《美丽延安》正式出版。
省委书记赵正永在为该画册所作的序中称赞:“这是一本关于延安的最新画册,她用独特视角、鲜明对比的图片,再现了延安近百年来的历史性巨变,让亲历者追忆延安岁月,让后来者感悟延安精神……”
《美丽延安》的出版发行,引起了延安人的极大关注,陶明也再次进入延安人的视野。
新华社高级编辑陈小波说:“陶明犹如一只猎豹,警觉、灵活,蹲守一方却眼观六路。就是在平常的日子里,他也常常处于待命状态。他的职业素养让他在最艰难的采访条件下也能完成任务,这使他在职业生涯中定格下无数重要的瞬间和细节。”
新华社高级编辑黄文评价陶明,“是一个永远时髦不起来、仿佛乡村教师似的同事”,贴近土地,贴近乡村,让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草根味和亲切感。在对新闻的追逐中,他执着地手持相机,怀一份对生活与职业的恭敬之心,尽力而为。
新华社陕西分社副总编辑储国强回忆说,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的灾区采访中,他经常看到陶明取下眼镜,擦拭眼泪。之后陶明告诉他,即就是在印尼海啸的采访中,他的眼睛和镜头从没这样一次又一次地模糊过,没有哪次采访让他如此感伤。
专栏作家、视觉评论家巩志明认为,陶明从业于中国新闻摄影事业高歌猛进的阶段,在一片狂飙之势中,他的作品却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走进受众的心灵深处,作品中有他的善良和体温,也有他对我们这个时代的感恩和善意,更蕴藏和体现着他的价值观和新闻观。
陶明每年至少有5个月以上的时间在下乡采访,他的足迹踏遍三秦大地的山山峁峁,沟沟壑壑,全省107个县都留下了他的身影,几乎每个地方都有他的朋友。
12年前,陶明对宝塔区的寨子峁小学进行了报道,从而改变了只有19岁的女民办教师张华一个人支撑一所小学的艰难处境,也
使他成为延安人心中一个受人尊重、敢说真话的好记者、名记者。
2007年初春的一天,记者接到一个陌生电话。接通后,电话那头传来陶明的自我介绍。他说他从《延安日报》上看到你的不少新闻照片,如果有时间可以认识一下,交个朋友。
认识陶明几年来,给记者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敬业精神,这种执着的敬业精神,在当前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显得尤为宝贵和难得。不论什么样的采访条件,也不论怎样恶劣的采访环境,只要是为了把新闻照片拍好,把最真实的新闻事实告诉给读者,他或爬伏,或跪立,或将自己倦缩在一个角落里,全身心地投入拍摄。
一次,记者随他去安塞县高桥乡的一个小山村采访剪纸项目传承者、民间剪纸艺术大师高金爱。主人家窑洞的光线很暗,高金
爱坐在炕沿边剪着窗花,陶明为了选取好的角度,在灶前的土地上又是跪、又是坐、又是爬的,两条裤腿粘满了灰土,但他却全然不顾,忘我地醉心于摄影中。当年拍摄的情况,我至今记忆犹新。
虽然身为新华社高级记者,可陶明却非常平易近人,和蔼友善,没有一点高高在上的架子。干了近20年新闻工作的安塞县宣教党委副书记郭志东谈及陶明时感触颇多。他用“我觉得能结识陶明那是我的福气”来表达对陶明的敬意。
“陶明老师好多次来安塞采访,都不让我给领导打招呼,他一再说“咱只是采访,没必要打扰领导。”拍摄中需要当事人配合时,他始终都是以商量的口气与被采访者交流。“2008年的初冬的一个夜晚,陶明拍完87岁的高金爱后,他非常歉意地拉着老人的手,真诚地放下了200元,希望老人买点东西,表达对老人家的谢意……”郭志东怀着深深的敬意,讲叙着陶明一个又一个故事。
对于那些初入新闻摄影圈的新手,陶明从来都是不厌其烦,耐心指导,指出照片的不足,指出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下次拍片时应该注意些什么等等。他会毫无保留地传授许多自己长期积累的宝贵经验和拍摄技能。
工作之余,他又是一位和蔼可亲的兄长,一位值得你去信任的朋友。他很看重人品,对品行高尚的人,他会积极主动交流;对心术不正、盛气凌人之辈,他从不深交。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区的青川县采访时,一个摄影者在灾难现场因拍到一个遇难孩子的某个瞬间而兴奋不已。陶明说,自己当时真的想上去揣那人一脚。
陶明老师是一位优秀的记者,他对新闻事业的无限热爱和执着追求,赢得同行们的尊敬,更以无限的人格魅力,深受摄影人的敬佩。
妻子吴玉华是陶明大学的同班同学。为了支持丈夫的新闻事业,吴玉华不仅离开了自己的父母和亲朋,告别深爱的家乡,来到辽阔陌生的大西北,而且几乎是放弃了自己酷爱的律师事业,全身心地照顾着家庭和孩子,承担着一切家务,为的是能让丈夫全身心地投入到他所热爱的新闻事业中去。
在吴玉华心中,陶明是一个真诚、质朴、善良、温情的人;是一个生活角色绝对服从于职业角色的人;是一个能打硬仗的优秀记者。
陶明是好记者,但在家庭生活中,陶明却不能承担应尽之责,常常是在家人最需要他的关键时刻而缺位。
吴玉华讲叙了这样一件事。和陶明夫妻这么多年,他们之间始终有一个未解的难题。妻子主张在采访成败与个人安危二者必须选择其一时,为了以后事业更好的发展和家庭的幸福,应选择暂时不要采访。而陶明却坚持认为,在有危险的采访现场,有时必须有冒险和牺牲精神,才能履行好记者的职责。
吴玉华一边擦拭着眼泪,一边哽咽地说道:“多年来,因为对于这个涉及事业与家庭、大爱与小爱的选择,我们无法形成一致的意见,所以他每次到危险的现场采访,我都是紧张揪心得寝食难安……”
直到2008年,吴玉华流着泪看完丈夫汶川8.0级特大地震摄影画册《抗震十日》的初稿,被画册中所呈现的惨烈的场景、感人的真情、舍己的大爱所震撼、感动后,她的心终于第一次跨越小爱的天地,与丈夫的心一同在大爱的天地间跳跃。至此,夫妻间多年未解的难题也在这共振跳跃中化解消融。
2009年9月1日,在中央电视台与教育部联合主办的大型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的现场,由陶明在甘肃舟曲“8·7”特大泥石流灾害中拍摄的新闻照片《女儿,爸爸再为你编一次辫子》出现在大屏幕上,并作为一个章节的引子和话题,把感动播洒在亿万观众的心中。
这就是陶明,一个以镜头贴近民生,为民众鼓与呼的职业新闻摄影工作者!
中学教师,县委宣传部新闻干事,新华社摄影记者,直至今天的新华社陕北支社社长,每一次按动快门就是一次冲锋,每一声咔嚓就是一个音符。
他的《瞬间·幕后》刚一问世,便受到读者的热捧。在一个宁静的夜晚,当你沉下心来,暂时远离了世事的喧嚣和人际的纷乱,潜心于字里行间,目光盘桓一张张精美的图片中,慢慢咀嚼。几幅新闻照片,一则短小的新闻说明,一篇解读拍摄背景的回忆性文字,都让人情不自禁,仿佛就是拍摄现场中的一员,深切地体悟到作者貌似冷静却心如潮涌的“参与”和“记录”。镜头是冷的,血是热的,心则沸腾着。
《山区学童何其苦,上学须过“钢丝桥”》,把山区学童胆战心惊过桥和无所畏惧求学两种心理相纠结的矛盾和尴尬,直观地呈现于一幅画面,令人震惊不已,感慨不已。
《叫声“妈妈”不容易》,妈妈的沧桑和艰难占据了大幅的画面,但夺人心魄的,是妈妈深情无限、希望无限凝视的眼睛和上万次不厌其烦张合的嘴。那贴在妈妈喉结的小手和示意声带的小纸条,无不把妈妈的“不容易”淋漓尽致地展现。
《一线通》则把无意间尴尬的小意外,定格成幽默的小品,为平淡无奇的生活添加了一抹亮色。
《我们不哭》表现的是“5·12”汶川大地震中,灾区小朋友面对灾难的坚强以及得到及时救助后的欣悦心情。蓬乱的头发,依稀可见无情的灾难带来的惶恐和还未完全消散的紧张情绪。最让人心动的,是那双没有泪水,只有微笑的眼睛。那份坦然和童真,足以让亿万颗高度关注的中国心,眼含热泪。
他在第23届全国艺术摄影展览中荣获纪录类金奖的作品《归途》,是归的急迫和等的无奈等复杂心境的体现。一扇扇车窗,一张张面孔,都在雪的大背景之下成为春节序曲的主旋律。
陶明最让人感佩的是,他对民生矢志不移地聚焦,对人性无穷无尽地挖掘,对民权义无反顾地捍卫。说什么,怎么说,为谁说,站在什么角度说,如何在把握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上,通过笔触和镜头向外界传递和展示什么,都是陶明自身品格、修养和内心情感的再现。
深山里的民办教师,求学儿童,老弱病残,灾区受难民众,苦苦抗争的平民百姓等等弱势群体,都是陶明镜头捕捉的主要对象。不只是用镜头,更是用心在对焦和报道。他以自己高尚的品德、严谨的职业操守、超凡的
驾驭镜头能力和令人景仰的人格魅力,执着地为百姓鼓与呼。
新华社原副社长鲁炜(现任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兼中央外宣办、国务院新闻办副主任)这样评价陶明:“他过人的新闻发现力和扎实的摄影技术功力,造就了他一流的职业素养。他具备了坚定的政治方向,对人民群众的浓厚情感,惟有正确世界观和价值观才能达到的思想境界,深入基层、走进现场的职业作风,永葆激情的职业态度,敢于、善于克服一切困难,甚至置生死于度外的职业精神,而且还在孜孜不倦地探索着……”
新华社摄影部原主任、现任中国新闻摄影学会执行会长徐祖根赞扬说:“陶明就是我手中的一张‘王牌\’,一旦有重大突发新闻事件,我就想用这张牌。”
“2008年5月12日当晚,我在编辑部调度摄影记者兵分几路赶赴灾区,突然感到北路少一支精兵。陶明!立刻想到陶明。当天,他还远在陕北采访,接到命令后,他连夜开车9个小时,行程近千公里,第一时间到达川陕交界的地震重灾区宁强县。这就是陶明,关键时刻总能出现在关键的地方。”
在新华社陕西分社(代)社长李勇眼中,陶明就像“盘旋在空中的猎鹰”,不仅有一颗充满激情和敏感的心,更有记者职业所需要的敏锐的眼睛和敏捷的速度。他的很多作品之所以能震撼人心,让人过目不忘,就在于他总是让“颤动的心与快门一起动”。他独具个性的摄影视角和对新闻事业的执着追求,使他的业务实绩连续多年在新华社摄影记者中名列前茅。
身为新华社高级记者的陶明,现任新华社陕北支社社长。1982年7月安徽六安师专中文系毕业后,1990年再上中国新闻学院,专攻新闻摄影。
1992年10月,已经在新闻摄影中崭露头角的陶明,由安徽省肥西县委宣传部,调任新华社陕西分社摄影记者。
在新华社20多的新闻生涯里,陶明的多篇调研稿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批示,多组摄影报道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影响,多篇作品获中国新闻奖、新华社优秀作品奖。多次参加全国党代会、“两会”及南亚海啸、“5·12”汶川大地震、2008北京残奥会、国庆60周年庆典、玉树地震和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等重大战役性报道,采访过中国国家领导人及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元首。
2004年至2006年11月,在被派驻新华社香港分社(亚太总分社)担任主任记者期间,奔波于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越南、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了印度洋海啸、世界艾滋病大会、世贸大会等多次重大报道。2013年5月至8月,陶明又被新华社派驻台湾,在三个月的时间,他走遍了宝岛的山山水水,新华社播发他的通稿、对外稿、英文稿达1230多条。
他曾获全国抗洪救灾宣传报道先进个人、陕西省优秀新闻工作者、新华社抗震救灾报道先锋模范等多项荣誉称号。先后出版了《抗震十日》、《瞬间·幕后》、《东方之珠璀璨香港》、《新闻摄影采访攻略》等著作。
新闻推荐
政务曾岚在安塞县检查指导工作时强调 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切实推动县域经济科学发展
本报讯(刘旭东)10月9日,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曾岚深入安塞县检查指导重大项目、灾后重建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他强调,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强化职责,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和灾后重建工作进度,深入推进...
安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