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绿” 双色产业齐发展 转思路 乡村振兴谱新篇
在荥经县北部的高山地带上,有一个红色村落烈士村。
1950年2月23日,一场激烈的战斗在荥经县岗家山一带打响。因敌众我寡,解放军五五三团7名战士在此壮烈牺牲,留下了革命先烈浴血奋战,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而岗家山所在的烈士村,正是以七烈士命名。
该村曾拥有较为丰富的煤矿资源,过去因开采煤矿,村民们的日子一度过得红火,但随着资源枯竭,落后产能淘汰,烈士村发展陷入困境,甚而还成了贫困村。近年来,该村依托红色资源,结合产业转型和乡村旅游,探索出“红色引领+绿色发展”的双色融合发展振兴之路。
从靠山吃山到养山护山,从在地下挖煤炭到从地上“挖文化”,烈士村不仅成功甩掉了贫困村的帽子,还恢复了生态环境,守住了绿水青山。如今,这片红色热土正大步向乡村振兴之路迈进,并焕发出勃勃生机。
找致富新路
深挖红色资源
烈士村距荥经县城约23公里,驱车沿蜿蜒山路行驶至半山腰,只见一片郁郁葱葱的绿色茶园映入眼帘。茶园中,矗立着用“红军红”花岗岩修筑的荥经县革命历史陈列馆,而在陈列馆背后的岗家山七烈士纪念广场上,还有一群党员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烈士村的英雄故事,源于荥经县解放初期的剿匪战斗。荥河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李沁伦说,依托本地红色文化资源,2019年起,该村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为契机,由最初只有30万元的小项目,通过多方筹集资金后,变成了投入超千万元的大基地项目,并先后建成岗家山七烈士纪念广场、荥经县革命历史陈列馆、岗家山拓展训练基地三期项目。
2019年,通过两个月努力,荥河镇完成一期项目主体工程及景观提升工程、周边红色氛围营造等建设内容,建成占地9.02亩的岗家山烈士纪念广场,并对烈士墓、公祭平台、纪念广场进行改造提升,成为该县又一个重要的红色文化保护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一次性可容纳120人举行党性教育活动。
2020年,烈士村新建约1500平方米的二期项目——荥经县革命历史陈列馆。“现在,我们来到的是第一板块:红色土地上的革命烽火……”走进陈列馆展厅,讲解员正在给党员干部们讲解。
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该陈列馆集革命教育、学员培训、参观展示等功能于一体。整个展览以时间为序,分为4个板块,运用了雕塑、图片、投影、油画、浮雕、场景、互动多媒体等手段,展示了荥经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和众多革命烈士的光荣事迹。
今年,以“中省财政扶持村集体经济项目”为依托,该村又新建了三期项目——荥经县岗家山拓展训练基地,配套户外拓展训练项目,包含真人CS、对抗训练、茶园观光体验等10余个拓展训练项目。这些项目与七烈士纪念广场、革命历史陈列馆形成“室内+室外”培训模式,该项目已于今年7月完工。
“岗家山红色教育基地自今年7月投运以来,已累计接待42个企事业单位。在周末节假日期间,自发参观的群众游客也超过了3000人次。”李沁伦说,在岗家山红色教育基地的基础上,今年全村村集体经济已突破10万元。
找转型出路
探索绿色发展
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建成后,在乡村振兴这条道路上,烈士村又在不断做着加法。
“在‘红+绿’这条双色融合发展道路上,我们的做法是盘活资源增收、产业带动创收、合作分红促收。”李沁伦说,通过开办村资公司、产业基金入股、盘活村集体资产等形式,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万元,人均超过179元,相比2019年人均22.27元,同比增长804%,实现跨越式增长,并成功创建省级文明村、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荥经县岗家山拓展训练基地
在盘活资源增收方面,由党组织牵头,推广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模式,将集体资产入市进行资产运营,让“死资源”变成“活资产”。用40万元产业基金入股实体公司,实现稳定性增收;流转土地60余亩,用于基地建设,形成“1+3+3”经营模式,实现持续性增收;深挖红色资源,实现红色文化转绿色资本、红色课堂转绿色股份、红色基因转绿色产业的“三转”新格局。
在产业带动创收方面,通过集体经济组织引领,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场竞争优势的茶叶、中药材、猕猴桃等产业5000亩。由村级党组织主导,组建成立村资公司1家、专业合作社12个,实现“一村一实体”目标。并依托产业优势,以村资公司为载体,注册“尊楗阁”茶叶商标,打造本土茶叶品牌,带动产业发展和群众收入增加。通过公司统一运营、加工、包装、销售,使集体经济单一发展模式向多元化、多渠道转变。
“在合作分红促收方面,以市场为导向,采取‘党群连心户’‘十户一体’等方式,将有技术、有威望、有能力、会经营的党员骨干选为‘户长’,形成利益共同体。”烈士村第一书记邓海林说,该村推广“党支部+村级集体经济+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将各类财政资金、帮扶资金、项目资金整合,依托企业、合作社或其他经济组织,将资金转变为村集体和农民持有的股金,实行市场化运作,按股权分享收益。
“下一步,我们将把红色资源和旅游项目更好地进行融合,不断丰富业态,壮大村集体经济规模。并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的改造,启动荥河镇漂流体验等项目。”目前,李沁伦和当地广大干部群众已描绘好了发展蓝图:在让“红色旅游+绿色产业”成为烈士村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的同时,还将努力争创全国文明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本报记者 郑雨莎
新闻推荐
本报讯(李月萍记者杨棕贤)近日,荥经县检察院牵头与县法院、县公安局、人民银行荥经县支行相关负责人召开联席会,共同研究...
荥经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荥经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