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替代”兔笼 荥经农户增收有新路

四川农村日报 2020-05-12 06:08 大字

□本报记者 周金泉

据荥经县农业农村局4月初的调查显示,一度在该县被作为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的长毛兔,红红火火30年后,惨遭市场“淘汰”,目前仅存栏1000余只,这与高峰时期年存栏70余万只相比,无疑是天壤之别。

然而,可喜的是,随着一个产业的退出,该县的又有新产业正在崛起。一个个茶园替代了过去的兔笼,荥经通过“多村一品”打造规模连片茶园,让农户又有了增收新路径。

长毛兔一度发展红火

价格走低逐渐衰落

4月28日,在荥经县五宪镇烟溪沟村六组农户李永东的长毛兔养殖场,记者发现设计规模1100个兔笼的养殖场,仅有不到100只长毛兔了,其余的要么是养的肉兔,要么是空笼子。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小打小闹地养了100余只长毛兔。由于效益好,我2013年修了这个1100个兔笼的养殖场。”李永东说,“结果修起以后,除了2014年兔毛卖过104元/斤以外,其他几年,都才卖五六十元1斤,跟成本差不多了。所以,我的兔场长期就只养了五六百只长毛兔,现在更不到100只了,而且,因为价格太低,这几年我库存的兔毛都有一两吨了!”

在荥经县宝峰彝族乡田坝村,农户邹才过去也养长毛兔,但早在10年前他就没有养了。他说:“养长毛兔投入成本高,关键是兔毛行情不稳定、大起大落,一旦兔子生病还容易全军覆没。”

“荥经长毛兔,还是上世纪80年代初从上海引种回来的安哥拉长毛兔,然后逐步发展红火起来的。”荥经县宝峰彝族乡农技服务推广中心主任闫成钢回忆说,“2002年的时候,1只种兔要管几千元。它下的仔,每两个月就可剪一次毛,每次可剪2两至1斤左右,行情最好的时候可以卖到100元/斤以上,当时全乡几乎家家户户都养。但2010年后,长毛兔就走下坡路了,价格不仅低,有时还没有人收,到2017年,全乡再没有一户养了。”

据荥经县农业农村局动物水产股工作人员任加萍介绍,当年荥经通过引种,选育培育了地方品种荥经长毛兔,全县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养,在2005年鼎盛时期,全县存栏长毛兔70余万只,但此后随着市场供需变化,行情越来越不好,2011年全县仅存栏8万多只。到了今年4月初,县农业农村局的调查显示,全县存栏100只以上的大户仅有几户,总存栏才1000余只。

因地制宜“多村一品”

十余万亩茶园增收

如何让全县农户及时转型,寻找新的增收产业?

“荥经日照少、雨水多,之前啥子水果都种过,但产量低、品质差,发展水果肯定不行!荥经的气候适合种茶,2009年前,本就有一两万亩分散茶园。”荥经县农业农村局产业股工作人员汪耀军说,“茶叶每年价格稳定,效益虽不如水果好,但投产后的效益每年也是逐步增加。保守算,每亩有四五千元产值;如果管理得好,每亩产值可达七八千元。”

于是,荥经县自2009年就拉开了转型发展茶叶的序幕。农技人员走村串户地为农户算账:“只要种好茶叶,提个篓篓采几斤叶子就是几百元。”紧接着,县上组织村组干部、积极分子、村民代表外出参观学习。农技员们也不厌其烦地走村串户为农户进行技术培训,一年培训多达几十场次。汪耀军至今记得,有一天他竟马不停蹄地跑了4个村。

与此同时,荥经县也出台了茶业产业扶持政策,再加上芦山地震灾后重建项目的帮扶,农户种茶的补贴从200元/亩、400元/亩,提高至1500元/亩(种黄金茶3000元/亩)。

由此,一个个过去养长毛兔的农户纷纷转型发展茶叶。2013年后,在灾后重建诸多项目资金的激励之下,全县茶园规模迅速扩大,至今已达11.3万亩。

汪耀军介绍说:“由于荥经是山区,土地少,在茶业发展中,我们就没有搞‘一村一品’,因为规模起不来。我们鼓励‘多村一品’,这样才能保证茶园连片成规模发展,吸引茶商收茶。”

闫成钢表示:“我乡杏家、田坝、莲池等3个村都是‘多村一品’发展茶叶,投产茶园已达5000多亩,只有连片成规模了,产量才达得到茶商的要求。现在,我们引进一个老板建起了大型茶叶加工厂,全乡都是以高山云雾茶为主导产业!”

据汪耀军介绍,目前荥经各乡镇正在为茶园补“天窗”,使茶园更为集中连片,同时在未来几年将新发展1万亩茶园,使茶叶在全县宜种尽种。此外,荥经高山有机茶的区域公共品牌也在积极谋划统一打造。

新闻推荐

参与无偿献血 传递社会正能量

雅安日报讯4月22日,由荥经县献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无偿献血活动,在该县严道街道街心花园举行。为加强疫情...

荥经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荥经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