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火之恋 千年不渝 荥经砂器作坊掠影

四川工人日报 2019-07-24 14:22 大字

图① 贴耳

图② 入窑

图③ 开窑

图④ 出窑

图⑤ 等待

图⑥ 焙烧

图⑦ 清理

图⑧ 搬运

早就有采访雅安荥经砂器作坊的念头,前不久与老朋友谈起此事,大家一拍即合,随后立即成行。雅安荥经砂器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由于时间有限,我们的采访只能说是走马观花,局限在表面。然而,让我们叹为观止的是,两千多年前古朴的手工工艺,传承到今天,还是那么原始,那么自然,那么一成不变。“东有紫砂,西有黑砂”的美誉并不是空谈。它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亦即是对它最好的诠释。荥经砂器的制作至今仍是以家族为单位,他们沿用两千多年不变的手工制作工艺,源源不断地向社会推出一批又一批精美的黑砂砂器,荥经砂器历经一代又一代工匠们的精心手工制作,已升华为精美的砂器工艺品了。

1981年前,那时人们对荥经砂器仅局限地理解为“荥经砂锅”。而“荥经砂锅”也几乎成了荥经的代名词。外地人亦从砂锅开始认识荥经。1981年后,随着产品多样化和工艺的发展,统一称为“荥经砂器”或“荥经黑砂”。荥经砂器复兴始于2013年,这古老的传统文化从此翻开了新的篇章。荥经砂器现在除了砂锅外,更有茶席、花风炉等集文化、艺术、生活于一体的黑砂器。荥经黑砂正以它独树一帜的风格和特色,一步一步地迈向国际舞台。

目前,荥经砂器的制作基本沿用历史遗留下来的传统手工作坊生产方式。故产品件件不雷同,件件是绝品,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制作方式分为采料、粉碎、搅拌、制胚、晾晒、焙烧、上釉、出炉、入库等几道程序。其工艺要求环环紧扣,一丝不苟,其中尤以制胚造型是砂器工艺的重要环节。手工的轻重、图案的精致、打磨的程度都直接关系到成品的质量。焙烧的火候、上釉的优劣也决定着产品质量。

采料主要指取粘土、备煤渣;加工粉碎,原始作坊采用役牛碾细、和水、牛踩,现在都是球磨机粉碎、搅拌机搅拌;制胚采用托转盘,模具(或不用模具)手工制作,脚蹬踩转盘。成型、贴花、雕刻、独特造型均在这一环节完成;晾晒采用自然阴干,不宜曝晒;焙烧是将阴干的毛胚放入特制的地坑或烧窑,一般一层煤一层毛胚地放置,点火封闭,经1000℃以上的高温焙烧;出炉时,将带着高温的产品投入地坑燃烧上釉;最后出炉,降温后入库,检测成品质量分类存放。

新闻推荐

雅安市4个项目纳入第一批省级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雅安日报讯日前,记者从市经信局获悉,近日,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公布了第一批四川省传统工艺振兴目...

荥经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荥经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