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古树名木 感受生态文明

雅安日报 2019-03-03 09:08 大字

古树名木承载着一座城市的历史。那些静静矗立在城市一角的树木以枝繁叶茂的姿态,见证着城市的繁荣与沧桑。当前,雅安市正在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市,这些具有历史性和独特性的古树是城市不可或缺的“绿色名片”。作为森林资源丰富的城市,雅安有多少古树名木?市林业局给出答案:截至去年,全市共有古树名木1300余株。

仰望身形硕大的古树,几百年、上千年的古树依然枝叶繁茂。植树节到来之际,本报记者为你探访这些古树名木背后的精彩故事。

统计

雅安市古树名木

数量上千株

古树是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是指珍贵、稀有的树木和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2018年的统计数据显示,雅安市共有古树名木1300余株,大多数分布在城区、城郊及风景名胜区。

“雅安市得天独厚的植物资源,造就了丰富的古树名木资源。”据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雅安市古树分布上看,全市古树名木的分布涉及103个乡镇280个村。其中古树1325株、名木5株。古树中一级古树159株、二级古树180株、三级古树986株。通过现地调查与鉴定,全市古树名木共1318株,涉及103个乡镇280个村。其中古树1315株、名木3株,分别占总株数的99.8%、0.2%(其中有4株既是古树又是名木按古树统计)。古树中一级古树179株、二级古树211株、三级古树925株,分别占古树株数的13.61%、16.05%、70.34%。

“纳入统计的古树名木,大多集中于人类活动区附近。”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说,“而更多的,则‘隐身’在雅安的高山树林中,尚不为人知。”

对于雅安而言,如此众多的古树意味着什么?

“古树的存在,说明生长地的环境在其存活期内没有剧烈变化。”该负责人认为,在生态领域,古树名木最大的意义在于“体现地区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这些古树名木在雅安大地上扎根成长,少则几百年,多则千余载,是古城镇、古村落的一张张名片。经历了时间的打磨,古树名木成熟优雅的风韵、姿态,本身就是一道道风景。

2018年5月,雅安市荥经县青龙乡柏香村桢楠、雨城区碧峰峡镇后盐村红豆树就上榜“中国最美古树”。

保护

建立专业管护队伍

落实“养老基金”

保护古树是城市文明的标志。

近年来,雅安市对古树名木的保护,主要依据《森林法》和《环境保护法》相关条款,以及《四川省绿化条例》,采取的措施有挂牌保护、制定管护制度、落实责任人、设立举报电话、宣传保护古树名木的意义和重要性等,同时,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古树名木及时进行支撑保护,对受到病虫害危害的古树名木及时喷药防治。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得采伐(采集)和移植挂牌保护的古树名木。

“既要保护好古树名木,也要利用好这一资源打造绿色生态的宜居环境,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相得益彰。”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雅安通过加强对古村落、古民居、古树木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实现了对历史文化传承的提升。

雨城区碧峰峡镇后盐村是一座有数百年历史的古村落,这里就有一棵千年红豆树。此树是目前全国最大的一棵红豆古树。

走近细看,红豆树干凹凸有致、纹理清晰,枝干虬曲苍劲,枝叶郁郁葱葱,树形俊美,宛如“华盖”。春风吹拂,片片绿叶在风中微微颤动。

“此树所结红豆,颗粒饱满、大而纯红,传说是爱情永恒的象征,故后盐村所在山谷,被誉为红豆相思谷。”一村民如是说。

如今,这里已经成为游客乘凉避暑的好去处。

林业部门每年都会定期为红豆树施肥复壮,在地面打孔通气,改良土壤,增加保护设施……多措并举保护的红豆树至今仍是枝繁叶茂、苍翠挺立,把后盐村点缀得古香古色、生机盎然。

仅此举措,远远不够。

就做好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市林业局明确,一方面需要建立古树风险维护机制。这样,既能清除古树不时存在的安全隐患,又能使古树得以长期留存。虽然古树生命力顽强,但在当今的生活环境中,它们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与风险。如雨城区现存古树中,存在树干中空、树枝延伸进居民家中、古树掉落枝杈等现状,造成不小的安全隐患。2013年草坝镇林口村黄桷树倒塌,砸坏民房、阻断交通;2015年6月7日清晨,一声巨响又将睡梦中的村民惊醒,直到有村民到上里镇红豆树景点查看,才发现是红豆树一分枝断裂,砸坏新修围栏、平台所发出的声音。此次事件,造成数万元经济损失;2016年7月,上里古镇一株百年枫香树分枝断裂,砸坏两间民房,造成数千元损失;8月,严桥镇大里村一株桢楠古树从主杆开裂,裂痕从分杈处贯通到根部,裂逢最宽处有2厘米……因而,建立古树风险维护机制迫在眉睫。

一方面,建立专业的古树名木管护队伍,给它们定期做“体检”。同时,改善古树名木的环境条件,给它们创造通风、透光、清洁卫生的群落环境,以促进古树名木健康发展。古树通常都是高大的乔木,日常保护、维护需要相应的专业机具。建立古树保护、维护专业队伍,才能满足既达到保护古树风貌,又消除安全隐患的需要。

另外,落实古树名木“养老基金”,真正让它们“老有所养”。而雅安市现存古树,产权大多属于农户个人,政府提倡保护古树,农户没丝毫利益回报,对保护古树没有积极性,存在保护与利用的矛盾。今后,建立古树名木“养老基金”,主要用于古树名木普查建档、挂牌围栏、复壮养护、濒危抢救、科技攻关、表彰奖励以及对古树名木所有者的资金补助等。给予适当经济补偿,既利于古树保护,又使农户有一定的经济收入,切实保护好大自然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一项双赢的措施。

呼吁

市民积极参与

古树名木保护

古树名木既是生态颜值的保障,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因此,保护古树名木,对于雅安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市而言,意义非凡。

虽然雅安市一直都颇为重视对古树名木的保护,但部分民众对其作用和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保护意识不强,存在随意破坏的现象。

“现在在成都街头,只要拿出手机,打开微信,扫一扫古树名木身上的新‘身份证’——二维码,关于它们的身世、来龙去脉、家族信息立即一览无遗。”为此,有市民建议,雅安林业部门也可借鉴如此做法。通过此系统,可以充分发挥古树名木在生态、科研、人文、地理、旅游诸方面的价值,提高古树名木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大对古树名木的推广宣传力度,也为制定古树名木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更好地保护好城市这一重要绿色资产,相关部门将贯彻执行相关条例和规定,让法律法规成为雅安市古树名木的保护神;对现有古树名木进行全面“体检”,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诊治和救助措施,科学制定日常养护方案,落实管护责任;加大渠道宣传古树名木的重要性、保护的意义和保护措施,特别要加强古树名木的保护法律法规宣传,加强法制教育和对破坏古树名木的违法行为打击力度,提高全民自觉保护古树名木的意识;政府应加大管护资金投入,让古树名木资源成为社会共有的财富。

市林业局也呼吁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到古树名木保护中来,提升全社会爱绿植绿护绿的参与度。

雅安日报记者石雨川蒋龙华

新闻推荐

立足农业特色优势 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工程

□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蒲丹惠2019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以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市为总揽,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增加...

荥经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荥经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