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白建林的发明梦
●本报记者 李然
“发明家”这个称呼在很多人眼里是高学历、高科技人才的专称。但在嘉陵区新庙乡,现年45岁的农民白建林,用30年的时间自学机械知识,设计制造出6台微型耕整机,并两次拿到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心疼家人 幻想发明耕整机代替手工劳动
5月11日上午,记者来到嘉陵区一家机械加工作坊,此时,白建林正蹲在地上调试机器。记者看到,白建林调试的机器是一台微型耕整机,与传统微型耕整机不同,这台机器上挂着一个蓝色的“大肚子”。见到记者,白建林摘下沾满机油的手套,跟记者讲起了他的“发明梦”。
“我出生在农村,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土地包产到户,我们家分到了5亩耕地,跟另外4家人共用一头耕牛。”白建林告诉记者,农忙时节,一头耕牛根本不够5家人使用。由于父亲常年患病,不能下地,耕种5亩土地的任务就落到了母亲和他们三姐弟身上。
那时,白建林每天和家人扛着锄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很多时候晚上还得点着煤油灯“加班”,劳动效率十分低。每次一想到家人手上磨出的水泡,白建林的心就隐隐作痛,他常常幻想,如果有耕整机能够代替手动耕种,而且比耕牛还厉害就好了。
1986年,在一次赶集时,15岁的白建林在旧书摊上看到一本介绍农机知识的书籍。看了这本书后,他觉得自己的幻想并非天方夜谭。从那以后,只要一有空,白建林就带着笔和纸到场镇上的旧书摊看书、抄录,常常一蹲就是一下午。
依靠自学 设计制造微型耕整机获专利
“自学一段时间后,我就开始画机械部件设计图,并尝试组装、改造一些零部件。”白建林说,农村资源相对匮乏,很多零件、工具、加工设备都没有,他的设想只能停留在一张张图纸上。1988年,白建林跟随大姐到西昌打工。在西昌,白建林做过水果生意、搬运工、油漆工。1994年,他在西昌一家机械加工作坊落脚。
“在机械加工作坊里,我发现自己缺乏机械方面的理论知识。”白建林告诉记者,发现自己在理论方面的软肋后,他购买了很多机械类书籍,并根据书上的原理画机械设计图。他将设计图纸拿给车床工人,让工人帮忙加工一些特殊零件,然后再把一个个零件焊接成整体。白建林说,这些年,他看了40余本书籍,画了上千张设计图,小到一颗螺丝,大到变速箱,都是他亲手设计、焊接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多的坚持和努力,白建林设计的微型耕整机初见雏形。1995年,白建林设计制造的第一台微型耕整机诞生了,3年后,白建林拿到了第一张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随后的几年时间,白建林一直在优化他的微型耕整机。2009年,他在原基础上改良后的微型耕整机再次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30年坚守 痴心不改从未放弃“发明梦”
“传统微型耕整机在使用前,要将轮子换成耕刀,非常不方便,而且在田里移动非常吃力。”白建林指着他的微型耕整机告诉记者,这台机器最大的特点就是拥有独立耕作部件,耕刀直接安装在机器上,使用时不需要拆卸轮子,耕地的时候机器依靠轮子向前移动更加省力,而且耕作部件可以上下调节高度,使用者可根据耕地深浅自行进行调整。同时,为了安全,机器的耕作部件是独立的动力系统,不耕地的时候可以切断电源,达到轮子转动但耕刀不转动的目的,避免机器伤人。
30年时间,白建林一直坚持着他的“发明梦”。这些年来,他设计制造了6台微型耕整机,但为了省钱,机器中的很多零件都没有经过热加工,硬度不够,容易磨损。之前有厂商对白建林的机器非常感兴趣,但需要白建林制造出一台零部件性能符合标准的样品机。可是,设计制造一台样品机的成本在2万元左右,此前制作的6台机器已经耗尽了白建林打工存下的积蓄,他已经没有能力再制造样品机了。
目前,白建林一边在老家种地,一边照顾年迈的双亲。他告诉记者,对于梦想,他不会放弃,希望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再慢慢制造样品机。
新闻推荐
孩子免费读书还想要补贴3000元血汗钱打水漂近日,雷波县汶水镇香樟村三组村民周某接到一名自称县教科局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说只要提供银行账号后,孩子九年义务教育完成后就能得到2700...
荥经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荥经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