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追寻最珍稀的DNA——走近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平武调查队员

绵阳日报 2015-03-22 00:15 大字

编者按:近日,国家林业局公布了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达1864只,其中四川省1387只,占74.4%,绵阳市平武是四川省野生大熊猫重要的栖息地。据了解,整个“四调”工作于2011年启动,2014年结束,在这三年时间里,调查队员爬陡崖、趟河水、穿竹林,深入川、陕、甘三省18市(州)62县(市、区),调查面积近436万公顷。日前,本报记者走近部分参加“四调”的平武队员,了解他们艰苦调查工作的故事。

□本报记者 彭雪

1 克服生理期 女汉子爬山趟水“找屎”

在调查中,队员们往往是一次进山要六七天才能出山。他们每天穿着雨衣、胶鞋,打着绑腿,背着行李、“道具”一早上山,有时要走上几个小时甚至一天才能回到调查路线的起点。他们穿丛林,爬陡崖、趟河水、驻扎野外,忍受被蛇、蚂蝗、蜱虫等攻击的危险,克服高海拔地区的雨雪山风,风雨无阻寻找大熊猫新鲜粪便。在这些调查成员中,也不乏女性的身影。平武的王小蓉、曾红艳就是其中的成员。

2013年6月底的一天,大雨倾盆,调查队从驻地出发去平武旧堡乡大熊猫栖息地调查。当时,前往该乡的女调查员王小蓉生理期到了,但她仍然和大家一起,早早出发。雨越下越大,她的头发、衣服全淋湿了,水不断往鞋子里流,她强忍生理期的不适,上陡山、趟水沟,甚至有好些地方,水已经齐腰。“那几天,一天趟水过好几次河很正常,有时候感觉身体都不是自己的了。”王小蓉说。这还不是最恼火的,更难的是和一大群男人一起,想上厕所,才是最麻烦的。只能走在最后面,然后对前面的男队员吼一声:“我有事,别找我。”到后来,大家一听这话就懂了。

“四调”队员中,还有一位20多岁的女孩,她就是土城林业站的曾红艳,这位身材瘦小的女孩自告奋勇加入了调查队。当时大家都担心她吃不消,结果完成两个样方的调查后,男队员们竟然纷纷竖起了拇指:“女汉子啊,上山下坡不输给男人!”

2 “赶屎”成“敢死”两队员险些丧命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调查工作不仅艰苦还充满危险。今年43岁的王进是平武老河沟林区工作人员,在一次调查中,为给马让路,他摔下山崖,险些丧命。

当日上午9时,王进等人从平武往虎牙乡扯马索沟出发。三个小时后,队员们到达虎牙乡山脚下。山上是密集的树林,必须徒步翻山才能到达。但一路上,到处都是悬崖峭壁,队员们只能自己踩出一条路。山林中踩出来的路又湿又滑,在一处不足1米宽的路段,一面是悬崖,一面是湍急河流,大家提心吊胆地前行。突然,王进在给马让路时,被马顶下了山,摔在垂直于岩壁3米远的石堆上,头部血流不止,当即昏迷。幸运的是,由于他所摔倒的位置相对平稳,没有滚下悬崖。大家在求助时发现,手机根本没有信号。队员向国栋一路狂奔找信号,爬了一个多小时的山,终于打通电话,向县里求救。为不耽误时间,队员们轮流背着他向山外艰难行进。后来,王进头部缝了五针,肩胛骨、腰椎等多处骨折。

2012年9月12日,王朗保护区工作人员罗春平和其他队员一起背着行李,冒雨从露营地往康定县姑咱镇孔玉乡野牛沟寻找大熊猫足迹时,遭遇惊险一幕。当大家冒雨行走在几乎连脚都放不下的悬崖边上时,队员罗春平一脚踩滑,从7米高的悬崖滑下,滚落至河水里。幸好被河底的石头阻挡,才没被湍急的河水冲走。队员们费了好大的劲才将他从河里抬出来。10名队员沿着河岸,花了2个多小时,轮流将罗春平背出了山,送往甘孜州卫校附属医院。经检查,罗春平左脚骨折,休息了4个多月。但身体一恢复,他又回到调查队中。

从启动第四次大熊猫调查以来,“四调”队员们跋山涉水,坚持在一线,完成了多个地方的大熊猫调查。他们每次出去除了寻找大熊猫足迹,还要应对蚂蝗等攻击,但只要发现大熊猫粪便、毛发等踪迹,就会特别兴奋。

罗春平告诉记者,在野外调查中,几乎所有队员在不同的样线都发现了大熊猫的粪便,甚至有队员还发现了野生大熊猫的踪迹,但大家都自觉坚守了一个原则,即使发现了野生大熊猫,也不进行追踪,不打扰大熊猫的正常活动,而是戴上专用手套,将粪便放进专用的塑料袋,再用GPS定位,详细记录这里的海拔、地貌等资料。

3 男子汉成“全能保姆”队员一个都不能少

在“四调”中,小河沟自然保护区26岁的黄舰,一直是小组长,除负责完成大量的工作外,还要负责大家的食宿,人员集合,谁要是走“丢”了,还要负责和其他队员一起去寻找。可以称得上是“全能保姆”。“一个都不能少,这是原则。”黄舰说。

每次出发,他都会和队友们采购土豆、白菜、饼干、面包、矿泉水、药品等,准备好整个小组调查期间的食宿。黄舰告诉记者,调查期间,每天都要翻山,在野外,什么困难都可能遇到,食物、药品这些都是必须的。每天必须等到最后一个调查员回来,才能开饭。在调查中,山林里大树茂密,了无人烟。每个队员靠PDA和指南针找路,结合地形图,边走边看,寻找大熊猫粪便,然后进行定位。每天晚上,调查队员返回营地,还要对大熊猫粪便进行处理。对于新鲜的可以提取DNA的粪便样品交回,统一送到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进行分析。

“实地环境和地图往往有差别,有些地方在地图上看起来很近,实际却要花很长时间才能走完。途中一定不能迷路,否则很危险。”在雅安荥经县,一名调查员突遇下雨,雾气很浓,迷路了,黄舰发现少了一名队友,而当时天快黑了,便根据地图估算队友所在的位置可能在山崖边。于是,黄舰立即带人去找。那名迷路队以为只能独自在山里过夜,正在绝望时,听到了黄舰的声音,终于一个队员都没少。

黄舰告诉记者,在山野露宿,必须在远离树木的地方生火做饭,但这些地方往往是地形比较陡的石堆坡,帐篷没法铺开,队员只能用彩条布和树干搭起简易帐篷。20平米不到的帐篷,“门口”是厨房,空中架起树干烤湿衣服,晚上人挨人躺在睡袋里,“半夜常被冻醒。早上起来,睡袋周围全是水。”

“等了一年,前些天,终于看到了我们辛苦调查的结果,感觉很值得。”黄舰高兴地说。

(本栏图片由王朗保护区及四调队员提供)

新闻推荐

他们,同样需要被守望 —— 聚焦乡村医生“三大痛点”

收入低,乡村医生流失严重?痛点一:收入低,乡村医生流失严重?55岁的黄爱民是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新丰镇老墩村村医。在他34年的行医历史中,有着最风光和最难熬的两段经历。“上世纪80...

荥经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荥经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