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决民生实事 一桥一路总关情

四川农村日报 2019-08-31 03:03 大字

□张定荣 本报记者 朱梦蝶

8月22日,记者走进天全县仁义乡,即将进入收获季的稻田中,一条平整的水泥路通向远方,将大田、张家、石桥和红军村之间连接起来,方便了村民的生活生产。这条宽1.5米的道路,也是2019年天全县仁义乡民生实事项目之一。

今年1月,仁义乡人代会成功票决2019年度民生实事项目两个:大田、张家、石桥至红军村村道连接道路建设项目和溪口村五组生产便桥建设项目。按照票决制工作“群众提、大家议、代表定、政府办、人大督、社会评”工作要求,乡政府及时进行任务分解,明确责任单位、责任领导、拟定实施计划,有序组织了项目实施。

“短道路”之后有“长发展”

大田村230亩的金银花基地,石桥村50亩的荷花观光旅游产业,张家村300亩的李子产业,红军村800亩的连片彩林,因为一条宽敞的道路融为一体。“不要小看这条短短的水泥路,虽然只有200多米,但它却可以连通大田、张家、石桥、红军村四个村。有了这段路,四个村之间就可互通往来了。”仁义乡人大代表任万忠说。

四村村道连接道路建设项目涉及四个村1063户3999人的生产生活,也为仁义乡推进乡村振兴增添了交通砝码。“村道基础设施的改善,不仅方便了群众的出行,也撬动了红军村红色旅游和乡村产业的融合发展,直接为四个村实现产业兴旺铺开了路子。”仁义乡人大主席罗光平说。

项目实施期间,乡人大主席团组织县乡人大代表走村入户,协助村组做好土地协调,参与过程监督。乡人大代表任万忠等充分发挥密切联系基层群众的优势,协助村“两委”挨门挨户做好群众的基础工作,争取群众支持。

“道路修好以后,让我们的生活方便了许多,以前都用平板车运送生产资料,现在有了开阔的大道,我们都用摩托车了。”大田村村民高家文说。

“小便桥”背后有“大民生”

“溪口村那座桥的确该修,汛期来了,如不修好,54户154 人的生活出行就难了。”“桥不通,溪口村54户村民到沟对岸开展农业生产极不方便,学生上学放学就得涉水沟,非常不安全,容易发生被洪水冲走的安全事故。”……在项目征集之初,对于溪口村便桥的建设,群众反映强烈。人大代表赵国刚及时将意见收集整理,将其作为候选项目上报给乡人大主席团,并在乡人代会上成功票决。

5月初,项目实施后,群众又提出,“桥下基础不稳,支撑不牢,桥面没有扶手,娃娃些过桥还是很不安全。”赵国刚代表又将这些意见及时反馈给仁义乡人大主席团。主席团随即组织代表开展现场督导,并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实施质量不高、效果不好、群众不满意等问题,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加以整改。

仁义乡人大主席罗光平多次向乡党委政府提出工作意见并督促政府抓紧项目实施,确保工程质量。与此同时,县人大常委会加强对乡镇一级票决制工作的全程指导,分成四个组扎实开展过程督导。最终,通过加固桥墩、加上栏杆、进行八字形钢板支撑,这座便桥在第二次验收测评中达标。

“今年,仁义乡首次探索实践政府民生实事代表票决制工作。修了一座桥,建了一段路,说小不小,说大不大,但既然是民生实事,就关乎民生,来不得一丝浮夸,半点虚假。”罗光平颇有感触地说道。据了解,仁义乡“一桥一路”仅是天全县乡两级探索实践政府民生实事代表票决制工作的一个缩影,其它14个乡镇的项目也以同样的方式在顺利推进之中。

新闻推荐

不惧病痛折磨 坚守三尺讲台

李元淑和毕业班的学生拥抱告别编前语: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每个人的学生时代,都有老师的陪伴和教导。是千千万万的老...

天全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天全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