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全:“川藏驿站”上崛起的生态新城
沿国道318线一路向西,走近坐落于二郎山下的雅安市天全县。
三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让这里满目疮痍;三年后,“生态功能区”为天全县经济发展赋予了新的使命,在重建机遇和产业转型的重要拐点,“绿色崛起、重建跨越”指明了天全发展方向。
三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天全人民砥砺奋进,从危难中崛起,走出地震阴影。在灾后重建中,天全县以“生态立县”为指导,以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为抓手,以农业产业重建为重点,以农业产业“一区六园”重建为载体,走出了一条“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文化、生态旅游”绿色崛起的发展之路。
截至目前,全县358个灾后重建项目(不含6个世行贷款项目)完成投资81.8695亿元,投资完成率98.09%,完工350个项目,完工率97.77%。
如今的天全县,有机生态农业蓬勃发展、别致有序的店铺开门迎客……农旅结合、产镇相融、镇村一体,当地的百姓过上了“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生活。
依托优势 打造生态旅游新村
天全县多功乡南天新镇素有“天全东大门”之称,是国道318线进入天全的第一站。站在高处眺望,南天新镇与被誉为“茶马古道第一关”的飞仙关隔河相望,二郎古庙和建于明朝的“天仙桥”等历史文化景点一览无余。
在临近飞仙关的一头,李艳的南天饭店四字显得格外醒目。“当时取这个名字就是为了记住南充人民的援助,让大家都来感恩南充对咱们的援建。”近日,当记者来到南天饭店时,李艳的老公孙东军告诉记者,地震前李艳一直在外面打工,自己则在家务农,恢复重建后,眼看着村子一天比一天漂亮,又有了自家的房子,两口子便开始筹划着开饭店。
“咱们这有区位优势,每天有很多游客从这里过。虽然以前也开过饭店,但是因为村里环境相对较差,游客连店都不进。”孙东军说,地震后,在南充的援建下,房子修好了,道路也变宽了。
“环境好了,游客也多了起来,从去年4月份开业至今,饭店净收入达六七万元。”孙东军高兴地告诉记者,“等飞仙湖发展起来后,我打算将房子打造成客栈,或是包出去,我就跟家人一起四处旅游去。”
而在南天饭店背后,开业不到三个月的仙客来客栈老板雷强却已经瞄准南天新镇未来的旅游发展。“我学的是水电专业,之前在外面主要就是承包工地上的水电,一年四季在外漂泊。”雷强告诉记者,重建后,村子的发展越来越好,游客也越来越多,今年春节,他便放弃了工作,回到村子里租了一栋房屋搞起了乡村客栈。
“现在平均每天都有五六百人,不到三个月,我净收入就达1万多元了。”雷强告诉记者,等飞仙湖还有水上乐园建好后,南天新镇的游客只会越来越多,到那个时候,利润就更加可观了。
“4·20”芦山地震后,天全县在原天全县多功乡多功村基础上,借力南充市的对口援建,立足当地实际,重点抓好重建与地灾避让、生态移民、库区移民相结合的工作,按照“城镇规划、农村特色”的总体要求探索和打造“社区式、产业型、田园化”南天新镇,将新镇建设成为“镇村一体,产镇相融”的川藏线上综合性休闲度假旅游区和康藏旅游重要驿站。
南天新镇三面环水,民居、飞仙关大桥、步游道映入湖面,山水浑然一体。作为天全打造的国道318线景观大道和“中国川藏游·出发在天全”的起点,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南天新镇的发展方向。目前,飞仙关镇和多功乡正在共建国家4A级景区——飞仙关旅游景区。通过创建国家4A级景区,能够留住更多游客,提升南天新镇的人气和商气,进一步提高老百姓的收入水平。
站在飞仙关后山眺望,飞仙关、南天新镇、飞仙关水库在飞仙关大桥的连接下,一体化的景区形态已经显现。
园区引领 助推特色产业发展
站在国道351线旁的“观景知恩”平台,举目远眺。南充市与天全县共同建设的南天新镇已经成型,新镇北面的南天现代农业科技园拔地而起。
走近园区,观赏蔬菜区、功能保健蔬菜区、空中立体盆栽观光区、特色瓜果长廊……各式新奇蔬菜水果一一陈列,错落有致,一派生机,而高效蔬菜馆内的立体化无土栽培则让人耳目一新。
此时,张玉芬正和其他村民一起,将白丝带固定在番茄、辣椒等蔬菜苗旁,为幼苗搭建向上爬行的“通道”。“现在每天都有60元工钱,除了拥有土地流转收入,还多了务工收入。”张玉芬一边固定白丝带,一边告诉记者,如今,通过示范园区带动,附近已有不少村民通过种植猕猴桃、蔬菜等农作物来发展产业。“如今我们是按时上下班,拿着固定的工资,和你们上班族一样啦!”
“南天现代农业科技园是南充市援建天全县‘一镇一街一园\’项目之一,与南天新镇融为一体。”南天现代农业科技园工作人员刘万强介绍,园区通过集成创新,形成了家庭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产业化经营和行业协调“五位一体”的新型经营理念,最终达到了农户、合作社、企业共赢的局面。“目前,园区内主要有创意农业馆、立体栽培馆、育苗馆、高效农业生产示范区以及农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等项目建设,可带动周边10000户农户致富。”
同时,园区建成后,将打破传统农业发展理念,除了将引进农业龙头企业,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配套建设农产品营销中心、冷链贮藏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等附属设施外。还将综合农业观光和生态旅游等功能,辐射带动南天新镇经济发展,实现“一三互动、农旅结合”。
而在天全,南天现代农业科技园只是当地产业园区建设的一个缩影。
三年来,天全县以灾后重建规划为引领,围绕冷水鱼、茶叶、中药材、猕猴桃等绿色支柱产业,引进润兆冷水鱼、同善堂中药等一批龙头企业,估算总投资35.32亿元。同时,重点打造万亩猕猴桃示范园、万亩优质茶示范园、南天现代农业科技园等特色产业示范园,加速形成“一产业一龙头一基地”的发展新格局。
目前,全县已新建产业基地2.3万亩,培育发展龙头企业18家,依托南天现代农业科技园的带动作用,多功、始阳、城厢等8个乡镇建立15个核心蔬菜种植基地3000亩,带动天全县种植蔬菜10000亩,2500多户村民受益,“一产业一龙头多基地”格局基本形成。
产村相融 百姓跨上幸福快车道
海拔1800米的老君山顶峰,远观西去的二郎山重峦叠嶂,山腰间,1441.5亩茶园翠绿欲滴,生机盎然。
7月14日,记者刚走进爱国村党支部书记罗炳贵的家,他便兴冲冲地拿出两个纸杯准备为大家泡茶:“来来来,先品尝一下我们村里产的茶叶,喜欢喝红茶还是绿茶?”与一般纸杯不同的是,杯里已经装好了茶叶,还用一种特殊的材料将茶叶隔在了杯底,而杯身上,“爱国村”和“爱国红”几个字格外醒目。“这个可是我们村打造的品牌,是咱们脱贫奔小康的宝贝。”
爱国村海拔680至1800米,温度适宜、降水丰沛,茶叶种植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茶一度成为爱国村的主导产业。但因为管理困乏、规模不足,长期以来,村民全靠销售春茶的鲜叶获利,优质的茶叶原料成为了其他茶叶品牌的嫁衣,而夏秋茶更是直接坏在茶园里。
没有一个茶叶加工厂,茶叶销售受到茶叶商贩的制约,无法形成自己的产业链。“商贩今天来收,我们茶叶销售就不是问题,如果明天不来收,茶农就没法将茶叶变成钱。”罗炳贵介绍,爱国村要发展,就必须有一个自己的茶叶生产加工厂。
2015年,结合灾后重建与脱贫攻坚,爱国村与雅安农耕时代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联手,通过“校+企”和“社+企”合作模式,入驻爱国村,开启了爱国村产业发展的新篇章。
“合作社和农户合作,与13户贫困户结成脱贫帮扶对子,提供技术指导,保障茶叶收购,帮助乡亲脱贫致富。”雅安农耕时代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方勇说,作为企业,他们在努力打造爱国村的品牌,努力让村子和企业达到双赢。
“我们用爱国村的茶叶打造自己的品牌,并且改变村民只采春茶的习惯,打造绿茶、红茶和乌茶产品。”方勇说,“爱国村”和“爱国红”就是刚刚研发的新产品,就是爱国村自己的茶叶品牌。
有了自己的品牌,爱国村以茶产业为龙头的农业产业发展势头也愈来愈猛,罗炳贵告诉记者,如今,爱国村已经发展茶园1441.5亩,投产900多亩,接下来计划再发展500亩茶,全村发展金银花500多亩,计划再发展100亩至200亩,仅金银花一项收入就可以大幅度提升全村人均收入水平。
不仅如此,爱国村已经与雅安农耕时代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开始探讨集体经济入股的发展方式,由农耕时代引进猪、鸭等畜禽,提供资金、技术等支持,通过农户代养实现全村由“输血式”发展向“造血”发展的方向转变,带动当地农民持续增收致富。
茶园、梯田、道路、夕阳……爱国村在增收致富的道路上已经越走越远。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庄祥贵许萃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电国家能源局20日发布四川雅安地震电力设施受灾情况快报,在电网方面,2座500kV变电站部分受损,2座220kV变电站全停,13条220kV线路跳闸,雅安境内3个县电网瓦解(宝兴县、天全县、芦山县),损失负荷约...
天全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天全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