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天全:生态立县筑起美丽新城

四川经济日报 2016-04-22 23:28 大字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庄祥贵李洋

雅安市天全县,地处青衣江上游,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是二郎山东麓一颗璀璨的明珠。在“4·20”芦山强烈地震中,天全县灾情较为严重,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受到一定影响,生态环境以及基础设施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如今,天全县迎来“4·20”芦山强烈地震三周年。三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15万天全人民砥砺奋进,从危难中崛起,走出地震阴影。在灾后重建中,天全县以“生态立县”指导,以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为抓手,以农业产业重建为重点,以农业产业“一区六园”重建为载体,走出了一条“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文化、生态旅游”绿色崛起的发展之路。

依托农旅结合

村民踏上致富路

“我来说说禾林变,灾后重建是关键,经济作物大发展,禾林成了山药园,种植技术家家传,经济收入上万元,山药用处实在多,炖鸡炖肉烫火锅,老板开着大车拉,男女老少就去挖,打捆装车真高兴,数起票儿笑哈哈。”正在田间干活的村民杨定国哼唱出的顺口溜,是天全县新农村发展的缩影。

天全县老场乡禾林村属丘陵地带,非常适合山药生长。因为禾林独特的自然环境,这里的山药与众不同,不仅可以实现在地里长时间保鲜,而且用来炖汤也不浑汤,其氨基酸含量也高于普通山药,一直深受消费者欢迎。

上世纪80年代末,禾林村就开始种植山药,逐渐形成全村家家户户种植。2013年“4·20”芦山强烈地震前,山药种植面积已达到3000亩。从2013年开始,村民成立了山药种植合作社,山药种植户由“小打小闹”转变成抱团规模发展,目前以禾林村为中心的山药种植基地面积达到6000亩。

灾后恢复重建,禾林山药被列为天全县生态产业发展重点项目之一。2014年6月初,西蜀雅禾高山野山药加工厂在禾林村动工开建,解决了村民发展后顾之忧。山药种植已经成为了村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不愁销路,除了川内经销商采购,最远卖到了上海等沿海城市的农贸市场。

然而,村民并不满足现状,拓展产业新路,发展生态旅游成为全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方向。

“单一的山药产业经不起市场冲击,我们正在发展藤椒、牡丹和野山鸡等林下养殖。”村支书罗明斌说,去年山药市场景气的时候村里平均每户收入达七八万元,今年虽不愁销路,但经济下行,恐怕售价要减半。新产业的崛起,不仅是规避经济风险,更重要是改善村子的生态环境,为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做准备。

“351国道7月20日就修通了,将带来远方的游客。带活村子的旅游发展。”罗明斌憧憬着,届时游客住进村民的农家乐,观光山药生产基地,在葱郁的林间旅道欣赏牡丹花海,在村后的峡谷来一次80米的蹦极体验,临走前带着当地的新鲜山药、山药面膜、野山鸡等特产回家与亲朋分享。

依托科技引领

生态产业提档升级

“4·20”芦山强烈地震后,由南充市携手天全县共同出资打造的南天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打破传统农业发展模式,1000亩的园区由创意农业馆、立体栽培馆、高效农业生产示范区和育苗中心组成,是集生产示范带动、现代农业产业孵化、生态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实现“一三互动、农旅结合”助推南天新镇经济发展,辐射带动整个灾区农业产业发展。

“生态环境是天全县最大的优势,不仅是美丽新村建设的关键,更是现代绿色农业发展的基石。让生态更具科技含量,灾后天全县在实践。”天全县农业局技术人员张淑莹见证了园区从兴建,到促进农业产业提档升级 、居民增收的全过程。

“灾后重建,周边的村子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村民安居乐业,开始思考参与到产业发展中致富增收。”张淑莹说,园区不仅为村民带来就业岗位,更教会其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在村民想要自主创业时还提供种苗。

“地震前,村民只从事传统农业,重建让大伙的思想得到转变,更愿意种植高收益经济作物。经济收入也从一年只有两三千元,达到了现在的万元以上。”在张淑莹看来,南天现代农业科技园最重要的作用是让周边村民思想上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

除了产业园附近的村民们受益外,张淑莹还惦记着其他乡镇的村民。目前,依托南天现代农业科技园的带动作用,天全县多功、始阳、城厢等8个乡镇建立15个核心蔬菜种植基地3000亩,带动天全县种植蔬菜10000亩,2500多户村民受益。

此外,南天现代农业科技园还将引进农业龙头企业,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配套建设农产品营销中心、冷链贮藏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等附属设施。

“园区还通过集成创新,最终形成家庭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产业化经营和行业协调‘五位一体\’的新型经营理念,最终达到农户、合作社、企业共赢的局面。”张淑莹说,园区建成后,还将打破传统农业发展理念,园区兼备农业观光、生态旅游等功能,除育苗、采摘、生产、观光等直接经济效益外,还可辐射带动南天新镇经济发展,实现“一三互动、农旅结合”。

依托茶马文化

南天新镇书写美好生活

“中国川藏游,出发在天全”说的是多功乡南天镇。这里是灾后重建天全县打造国道318线景观大道的起点,也是川藏线上重要驿站。以茶马农耕文化和西藏旅游为切入点,南天新镇大力发展现代生态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和乡村度假旅游,整体打造休憩驿站、旅游服务接待点和智慧旅游体验中心。

每年的4-10月是川藏游的旺季,由于有许多游客都会在南天新镇驻足,使这个集文化、餐饮、住宿、娱乐、导游一条龙服务的南天新镇,在全国的名声越发响亮了。

“品一杯包容万象的藏茶,背上行李踏上进藏的新征程吧!”多功乡南天镇“壹号茶庄”的杜老板和很多投资客一样,看中了灾后重建天全文旅融合的新商机,他希望能把藏茶体验馆像“星巴克”一样在雅安开成连锁店,为过往的商旅讲述藏茶和雅安不为人知的历史故事,为雅安藏茶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李艳一家居住在多功村5组,老宅就在飞仙关桥头,具有开客栈和饭店的有利条件。灾后恢复重建启动之后,李艳回到多功给南充援建者当起了厨师。虽然每月只有2000多元工资,但给援建者做饭让她感到非常满足。分到新房后,丈夫孙东军和李艳商量二楼三楼用来居住,一楼门面开一家饭店。

南天新镇重建户李刚,在天全县旅游局的牵头和帮扶下开起了客栈,命名为“川藏壹号客栈”,并准备依托壹号客栈带动周边居民发展旅游接待。这座客栈被“川藏旅游天全出发”几个金色的大字包围着,因为醒目,路过这段318国道线,一眼就能发现它。李刚把二楼装修成为客栈,一次可接待十几位游人。

“客栈开张以来,在进藏骑游、自驾游旺季,每天都住满了游客。”李刚说。

特写>>

三年了,

身残志坚的夫妇幸福如初

4月12日,记者来到天全县老场乡共和村2组,老远就看到村民洋仁香在自家超市里整理商品。两层的小洋楼鲜亮惹眼,房前屋后数亩青田预示着丰收的喜悦。

个头不足1米的洋仁香是先天侏儒,她的丈夫李志强左手高位截肢,两人育有一个14岁上初中的儿子。地震突袭,房屋几乎崩塌殆尽,不等不靠,身残志坚的夫妇俩不沮丧、不灰心,一手一脚重新建起了幸福新家,他们的精神还感染了村里的其他村民,积极奋进的氛围在村里升腾。

“我们盖房子,政府、亲友、爱心人士都帮忙筹钱、出力,让我感到很温暖。”洋仁香说,村里的党员干部洋健经常过带领村民过来帮扶慰问,邻居毛恩华主动腾出一间房子免费提供给夫妇俩使用,筹备建房资金时,李志强自己贷款5万元,亲友们主动借给了他10万元,还陆陆续续收到社会爱心人士寄来的五六千元捐款,在浇灌新房基础时,30多名乡亲前来帮忙……

2014年4月,房屋主体完工。洋仁香看着已经完工的新房,脸上洋溢着笑容。两层楼房宽敞明亮,底楼是门面、库房,二楼是卧室、客厅、卫生间、浴室,使用面积有300多平方米。新房的一砖一瓦都汇聚着团结互助,大爱无私的精神。

房子建起来后,他们夫妻最先考虑开超市。当地一名好心人听说后,积极帮他们联系货源。以前小卖部面积不大,卖点基本的生活用品,如今超市铺面大了两倍,商品也增加了几十种,加上夫妻俩为人诚恳,生意越来越好了。

如今,超市每月可以为上初中的儿子赚些学费和零花钱,洋仁香家还养着2头母猪11只小猪,种了两亩玉米地。一头小猪卖300元,地里的粮食足够喂猪和全家的口粮。虽然拮据些,全家人在一起就觉得幸福。

“今年争取再去江浙一带打工,多赚点钱,让家里人不要那么辛苦。”李志强憨厚的摸着光头,背起一筐猪草,提着锄头又要下地挖田了。如今他想得更多的是,如何经营好超市,多挣点钱尽快把债还清。

村里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共和村也在发展康养经济,鼓励李志强这样的村民参与本地特色的灵芝和猕猴桃种植,待到形成规模化的生产后,夫妻俩的日子会更好过些。

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想办法克服,坚强面对。这是李志强、洋仁香夫妇一直坚持不变的信念。夫妇俩手上的老茧,看得出他们的付出。离开时,夫妇俩一再对关心和支持他们的好心人表示感谢。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庄祥贵李洋

新闻推荐

康定情歌(木格措)门票190元/张 原价220元/张

“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哟,端端溜溜地照在,康定溜溜的城哟……”这样一首《康定情歌》,唱出了所有人对于康定的向往,那里如梦似幻,是蓝色星球上的一抹净土,是所有人梦想着能够到达的地方。现在仅...

天全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天全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