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分地佛手柑卖了2万多元

雅安日报 2022-01-14 08:53 大字

在石棉县草科乡农家村,有一块4分地成了当地村民口中的“网红地”,小小的面积,大大的收益。

经过主人陈加强一年的精心耕耘,这块种植佛手柑的4分地,收入了2万多元。

“哥哥家的这块地管理得好,效益很好。我家5亩地的佛手柑,今年收入了8万多元。其中有3亩挂果好点的卖了大概6万元,2亩挂果不好的卖了2万多元。跟哥哥家的比起来,我家的提升空间还很大,以后要继续加强佛手柑的种植管理。”农家村3组村民陈加蓉说。

据草科乡农家村党支部书记徐霞新介绍,2021年,农家村种植佛手柑年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的农户就有20多户,其中有一户收入更是达到了30万元。能有这么好的效益,还得从成立合作社说起。“成立合作社后,就把单干的农户集中起来,对他们进行修枝、除草、除虫、施肥等技术培训。种植面积也从以前的50亩发展到现在的250亩。”

当地农户说,因为有了技术的“加持”和佛手柑良好的市场走势,佛手柑每亩的年均收入从以前的8000元-12000元提升到现在的10000元-50000元,每亩收入20000元左右的居多。

石棉县经营家庭农场的迎政乡八牌村村民张友强,种植了近150亩佛手柑,近两年也初显成效。他说,今年佛手柑的纯收入达到了30万元。

“我加工的佛手柑干片,今年的最高价格达到82元/公斤。能够卖个好价格离不开佛手柑优质的质、色、味。”张友强说,以前不懂技术,种出来的果子品质跟不上,产量起不来,如今一切都在慢慢变好。

“产量品质提升,要感谢川农大给我们提供科学施肥、配方施肥、测土壤等技术支撑,果树缺什么我们就补什么。”张友强说,佛手柑的干片加工,质量决定了价格的高低。为了进一步提高干片质量,他在该县相关部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对佛手柑烘干设备进行了提档升级。“以前老设备烘干一批鲜果需要1天1夜,现在的新设备只需要18个小时,而且一次性可以烘干2吨鲜果,烘出来的干片品质更高,颜色好、卖相好、价格好。”

据悉,石棉县的自然条件适宜佛手柑生长,加上政府的大力支持,该县种植佛手柑效果很好。以前佛手柑大多以药用为主,如今使用范围在不断拓宽,如精油提取保健品、化妆品等。

今年,石棉县农业农村局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这一“以点带面”模式,在该县7个乡镇17个行政村发展佛手柑面积5000余亩,建佛手柑示范基地面积3000亩,挂果投产面积2400亩,鲜果产量达3160吨,干品产量达480吨,实现销售收入2496万元,也让县域佛手柑种植规模、产量和品质位居全市之首。

“接下来是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扩大佛手柑的种植范围,发挥品种优势,加强佛手柑管理力度,加强与高校院所的项目合作力度,发挥好专合社和科技特派员作用,使产业不断做大做强、做出品牌。”该县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杨先才说。

如今,佛手柑良好的经济效益让石棉县农户增收致富,也为石棉县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詹江雅本报记者郑雨莎

新闻推荐

非法收购、销售炮山甲 医院及其负责人被处罚

炮山甲为传统中药,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炮山甲系穿山甲鳞片炮制而成。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收购和销售炮山甲需办理相关行政...

石棉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石棉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