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团结意识 共筑健康生活

雅安日报 2019-12-25 12:00 大字

“去年我患了严重的白内障,是石棉县人民医院治好了我的病,今天我又看到了蓝天白云,看到了美丽的家乡,我又可以重新回到讲台上啦!”12月5日中午,来自石棉县安顺彝族乡女教师卓玛病愈出院时,向五官科医生们连鞠三躬,泣不成声地说出了这番心里话。

病人挥泪惜别的感人场面经常出现在石棉县人民医院。

石棉县人民医院是雅安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该院成立于1951年6月25日,是石棉县一所公立非营利性三级乙等综合医院,国家爱婴医院。医院位于雅安市、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的交汇位置,周边7个县都有国、省、县道公路相通,且都是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尽管石棉县人口只有12万,但该区域80公里半径内总人口接近100万。

近年来,石棉县人民医院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工作中,牢牢把握“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目标任务,结合医疗行业特点,以创新促发展,以信誉为根本,以质量求效益,以服务暖人心,不断健全科学管理民主决策机制,整合医疗资源,强化奉献意识,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稳步向前发展。

医护人员下乡开展诊疗活动

为患者检查眼睛

医者仁心

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这是一个暖心的故事。

12月1日下午,石棉县人民医院口腔科诊室外一如既往地排着许多候诊患者。一个小男孩趁诊室门打开的瞬间探进小脑袋,对着医生萌萌地眨眨眼,憨笑间,露出一口钢牙箍。

“稍等一会哦,忙完了就给你看。”听了医生刘洪的话,小男孩懂事地关上了门。

此时,小男孩的母亲阿依斯玛却搓着手在外踱步,想着怎么感谢这位曾经帮助孩子的医生。

男孩名叫莫色迪木,今年8岁,正是调皮好动的年龄。前不久,他在健身器材上和小伙伴玩耍,一不小心摔倒磕掉了门牙。莫色迪木慌张地捡起门牙,哭着跑回家找妈妈……

看着嚎啕大哭的儿子,妈妈阿依斯玛也慌了,带着孩子直奔医院,可找了两家私人诊所都说没办法,孩子越哭越厉害。终于,她带着孩子在快下班的时候赶到了石棉县人民医院口腔科。

正准备换便服下班的医生刘洪看着焦急的妈妈和哭泣的孩子,赶紧把他们带进了诊室。因为语言不通,他请来一名彝族导医当翻译。初步检查,孩子右侧的门牙完全脱位,左侧的则断裂了一半。

“还好就医及时,掉落的门牙可以重新复位,另一颗最好能够拔除、封闭,今后可以再植。”刘洪一边说着,一边通知身边的医生给孩子进行复位。

阿依斯玛没有接话,她只是摆摆手、摇摇头,眼里噙着泪。“你选择不治?”刘洪询问。

原来,她全家靠丈夫打零工支撑,治疗费用让她无法作出决定,“我只能回去找母亲,借到一千元……不知道够不够?”终于,说出了难处的阿依斯玛抱着孩子哭出了声……

“没事,孩子的事情,我们来解决,治疗费用我来想办法减免。”刘洪果断地作了决定,开始实施牙齿的复位固定。

治疗很顺利,刘洪下班的时间却比平时晚了近一个小时。临走时,阿依斯玛甚至不知道该跟这位素不相识的医生说什么。

“一个月后,记得来复诊。”刘洪告诉阿依斯玛:“你不用担心钱的问题,我给他免费检查。”

“我是牙科医生,我知道孩子如果没有了门牙,不仅影响美观,还会发音不准,时间久了,孩子会变得自卑。”刘洪说,到现在他也不知道患者的家庭情况怎样,当孩子母亲选择放弃治疗的时候,他看得出母子俩眼里满是无助,没有父母不倾其所有为孩子治病。“我是医生,也是父亲,举手之劳就能帮助孩子,何乐而不为呢。”

此时带着牙箍的莫色迪木早已忘了之前的疼痛,他记得是这位叔叔帮他把牙修补好了,他要表示感谢。

于是,他咧开嘴,露出带着牙箍的牙齿,给了眼前的刘叔叔一个最灿烂的笑:“谢谢医生叔叔”。

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中,该院不断开展活动,营造了各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氛围。在和谐的环境里,医院也涌现出了一个个像刘洪一样甘于奉献、全心全意为群众健康护航的医护人员。

医院负责人告诉记者:“医院通过持续开展创建活动、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等活动,不断传播正能量,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安全、满意的医疗服务,不断将医院建设成为群众满意、政府放心的医院。”

“三语”沟通

将医疗问题降至最少

“大哥,请问你是到哪个科室去?”11月23日,在石棉县人民医院挂号大厅内,身着护士服的几名白衣天使,正用彝语与前来挂号的患者交流。

这些白衣天使,是石棉县人民医院为方便彝族同胞和藏族同胞就医,专门成立的会汉语、彝语和藏语的“三语”导医队伍。

石棉县人民医院配备包括少数民族双语导医在内的100余名客服人员,在医院各个服务环节为各民族同胞提供导诊、陪护、咨询等各类免费综合性服务。

医院还建设有功能齐全、免费使用的便民食堂,满足不同民族同胞住院就餐的需要。

近年来,石棉县人民医院通过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全面搞活内部运行机制,大胆探索法人治理结构改革,2012年率先取消药品加成,创新方法融资租赁,加强重点和品牌专科建设,综合实力全面领先本区域各县级医院。

如今,该医院已成为雅安市、甘孜州凉山州各类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协议服务人口超过300万。从2011年开始,先后开通相邻各州、县及网络即时结报业务,每年为上万少数民族患者即时报销医疗费用数千万元,极大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

创新模式

让优质医疗资源向农村延伸

如何让偏远山区少数民族患者能就近看好病?如何在看好病上创新?一直是石棉县人民医院探寻的问题。经过长期实践,该院拿出了一剂“良方”:实施互联网+医疗,建立健全双向转诊机制。

12月5日,在石棉县挖角彝族藏族乡勤劳村,一位彝族患者在乡镇卫生院抽血化验后,通过石棉县人民医院微信平台,向医护人员介绍自己的患病情况,并成功通过微信预约挂号。

“在家就能预约挂号,太方便了!”这位患者的话,代表着众多患者的心声,也展示着石棉县人民医院为方便群众,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所做的努力。

“微信公众平台,互联网平台,都可以查询到相关的诊疗信息。”石棉县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说。

石棉县还实行“分级诊疗”制度。即对于一般患者,先在乡镇卫生院检查,然后再将相关数据传到县医院,最后再帮其挂号、安排相关科室医生……

“这样,既方便了群众,也让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更高!”石棉县相关负责人介绍,早在2013年,石棉县人民医院就建成了区域医疗协同平台,使全县医疗机构全部实现信息互联互通,提供预约挂号、双向转诊、远程阅片等服务。地处偏远山区的少数民族同胞在家门口的各乡镇卫生院就能享受到县医院同城化的优质医疗技术服务。

近年来,医院在实现民族地区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中,始终坚持改革与发展,从人事制度改革入手,探索法人治理结构、实行公立医院管理理事会管辖下的院长负责制,跨区域城乡医联体等综合改革,在数字化医院基础上,建成了县级信息平台,通过区域医疗协同、信息化全行业卫生监管,摸索医改信息化“石棉模式”。

合适的战略与实践路径,全方位的内部和外部综合改革,持之以恒的医院文化建设,加上“多赢”的信息化建设,推动医院快速、健康发展,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的少数民族地区县级综合医院医改发展的路径。

下乡巡诊

为群众健康护航

走进石棉县人民医院,在门诊大楼到住院大楼之间的通道上,一块块展板生动地展示着该院医护人员与少数民族群众一家亲的内容。“这是结合医院行业特点开展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6+N”活动,通过进学校、进社区、进机关、进公共场所、进民族聚集地、进乡镇卫生院,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该院相关领导向记者介绍。

多年来,石棉县人民医院一直坚持医疗下乡扶贫,积极深入少数民族地区开展送医、送药、送爱心义诊等活动,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和民族聚居区群众的医疗卫生服务。该院每年选派30余名医务人员到各乡镇卫生院定期坐诊,开展医疗技术传帮带工作。自2013年至今,各科室到各乡镇、社区、卫生院开展义诊、专题讲座等共计841次,派出医务人员2000余人次。

“做梦都没想到啊,医生会来到家里给我看病治疗!”发出这番感叹的是石棉县新棉镇76岁彝族村民罗泽亮。几年前,他患上哮喘病,因年老体弱,又不愿出门,病情一拖再拖,哮喘得越发厉害。2019年5月的一天,石棉县人民医院的专家巡诊队走进这个偏远的少数民族村庄,专家们经过认真诊断后,还给他免费送上治疗药物。

每年,石棉县人民医院都会安排大量医务人员到区域内少数民族乡镇开展卫生下乡、义诊、巡回医疗等活动,结合专科建设开展医疗慈善服务,为本区域大量农村贫困少数民族患者减免医疗费用、报销车费上百万元,用实际行动努力解决偏远山区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早在2011年,石棉县人民医院就成立了松散型医疗集团,石棉县及周边民族乡镇近50个卫生院参加。石棉县人民医院免费接收乡村医务人员进修学习和培训,派出医护人员上门协助诊治、指导各项工作,为卫生院建设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石棉县人民医院还派人帮助各卫生院开展公共卫生工作,通过医疗协同平台进行会诊转诊,从各个方面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及其医护人员能力和水平,为加强民族地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做了大量实实在在的工作。

“惜缘同舟,德术共谐”是医院精神的表述语,“精细严,德仁心”是医院的质量方针。

石棉县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说,他们将继续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加快区域医疗服务中心建设步伐,把多民族团结进步的种子播撒在雅安、康巴和大凉山,为这块红色土地上各族群众的生命和健康护航。

亲如一家

绽放民族团结之花

历年来,石棉县人民医院始终高度重视民族政策的贯彻落实和民族文化的滋养和培育,不断加强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健全完善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培养选拔制度。医院少数民族员工在考评、晋升、进修、考察等方面与其他员工享有同样的待遇,在提拔干部和推荐外出进修学习方面,医院更侧重对少数民族医护人员的培养。

医院不但把民族团结作为全院职工的价值观进行教育和引导,还把这种价值观体现在医院的制度上,落实在每个人的行动中。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医护人员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医院服从社会公益大局,各民族平等和谐,解除患者的痛苦为首要职责的服务意识。教育全院职工不仅要成为医学人才,同时还要学习多民族文化以及社会学、政治经济学、人类学、哲学、文学艺术、现代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把如何尊重少数民族病人的风俗习惯作为新员工岗前培训的内容,为医患和谐打好基础。

“以优秀的医院文化凝聚力将各民族就医群众团结在民族团结的旗帜下,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医患和谐……”正如该院领导所说,石棉县人民医院独具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之路已经越走越宽,正展示出光芒四射的魅力。

“让团结进步像清新的空气一样充满每一个角落、滋润每一个人。”这是石棉县人民医院的初心,也是全员行动。

雅安日报记者石雨川

石棉县人民医院供图

新闻推荐

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不平凡人生 仁和区最美奋斗者风采之三

□邹丽本报记者王南桢特约通讯员杨兰秀在仁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朴实、勤奋、热情,他们实干、坚韧、智慧,在仁和区发...

石棉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石棉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