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新中国同成长”

雅安日报 2019-10-07 08:53 大字

雅安日报讯 他们,今年70岁,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同龄。

他们,都是从事教育事业的退休人员,他们陪伴、参与、见证雅安教育事业从昔日落后到今天繁荣发展的全过程。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

回首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一代代雅安教育人的努力下,雅安教育砥砺前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我们选择了三位今年70岁的雅安教育人,讲述他们的教育经历,感受雅安教育事业的发展变化。

刘凡忠老师与学生交流

用一生的教书生涯

践行服务教育事业初衷

人物简介:

刘凡忠,男,1949年2月5日出生,18岁开始教书生涯,从教42年,担任石棉县永和乡中心校校长职务27年,经历了教育改革、学校建设,教师来往、两代永和人成长成才,酸甜苦辣,丰富一生。

18岁代课,20岁转正,27岁成为中心校校长,他为家乡教育事业奉献了42年岁月。

即使退休后,他仍然发挥余热,将自己的经验传递下去。

他就是与新中国同龄的石棉县城北中学退休教师刘凡忠。

18岁代课

在家乡村小教书育人

9月25日,在石棉县城内的某居民楼内,刘凡忠正在家里整理他教育生涯的资料。

看着一份份资料,往事再次浮现眼前。

刘凡忠的老家在石棉县永和乡玉龙村3组。1967年3月,刘凡忠初中毕业后,就成了当地的代课老师,从此开启了刘凡忠的教育生涯。

当时,他代课试用时间仅为半年。在半年里,他认真的教学的态度,出色的教学成绩,得到大家肯定。在代课期满后,他留在学校担任代课教师。1970年,他到雅安师范校进行三个月的专业教学知识技能学习后,回乡成为一名正式的人民教师。

他在村小任教7天后,便被村里的相关负责人推荐作为村小负责人。

当时村小仅有7位教师,教学条件非常艰苦,白马村距离玉龙村有12公里,要走2个小时山路。平时,刘凡忠就住在学校里,坚守教学阵地。

这一坚守,就是整整5年。

27岁当校长

辛勤付出获得肯定

“我在永和当了27年的校长,对永和有很深的感情!”刘凡忠说,他的校长生涯是从1975年开始。

在村小任教7年后,刘凡忠调任到永和中心校担任校长职务。

“当时的永和中心校设有小学六个班,初中四个班,共27位教师。”在刘凡忠的记忆里,中心校在村里破烂的寺庙里,全是瓦房,“墙壁打通后就成了大教室”,条件虽然艰苦,但他将学校管理得井然有序。1978年,原有的教室已不够,学校新修了两间用石头砌成的教室。到1988年,学校又新建了一幢两层楼的教学楼,“每层楼六间教室,共有12间教室”。

刘凡忠一边从事管理工作,一边从事教育工作。由于成绩突出,1993年他被评为四川省优秀教师。

直到2000年,他从永和乡调到石棉县城附近的城北中学。

在2000年调入石棉县城北中学时,永和中心校的许多教师、学生、学生家长对他依依不舍。

27年的校长,27年的教育教学管理,刘凡忠把永和乡的教育事业搞得红红火火,他的付出,获得了大家的肯定。

古稀之年

“银龄讲学”传递经验

调入石棉县城北中学后,他虽然没有在教学第一线,但仍然从事学校的后勤管理工作。

退休后,刘凡忠主动报名参加“银龄讲学计划”,到乡村和基层学校支教讲学,为教育事业发挥余热……

“每一名教师,都要有一颗扎根教育事业,甘做春蚕的心。”这是刘凡忠常说的一句话。从1967年至2000年,在他34年的教育经历中,刘凡忠秉承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管是在平时的工作中还是生活上,乐于助人,培养了众多人才。

实际上,在雅安像刘凡忠这样的老教师、老校长参与“银龄讲学计划”的人很多。这些老教师们能“授人以渔”,他们能进行公开课、研讨课、专题讲座,以师徒结对等方式开展“传帮带”;同时,为学校的教学管理把脉问诊,用这种外部“输血”的方式激发农村学校的“造血”功能。

“硬件设施和各种教学工具一应俱全,课程设置也更加科学化,老师的素质和教学能力也较之前有较高的提升,能更好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对雅安70年来的教育变化,刘凡忠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他说雅安的办学条件越来越好,教学质量越来越高,老师和学生都处在一个更好的时代。

张明道老师近影

从村小老师到教育局局长

见证天全县教育事业发展

人物简介:

张明道,中共党员,1949年出生,1965年参加教育工作。曾在边远山区村小、乡镇中心校、职业中学、天全中学、教育局、教师进修校工作;被评为市级“先进政治工作者”,省级“职教先进工作者”,全国“普九”先进个人;2019年在天全教师进修校退休。

16岁时,他就开始教学工作。他在偏远的村小任过教,也在天全县好几个乡镇中心校以及职业中学任教;担任过校长,还当过县教育局局长……

他的教学经历丰富多彩,也见证了天全县教育发展历程。

他就是天全县教育局原局长张明道。

村小代课

辗转不同乡镇任教

“以前,只要有桌子凳子、有农家房子,就可以当成学校!现在的教育教学条件越来越好了!”9月25日,在天全县城内,满头银发的张明道看着天全教育的发展,发出由衷感叹。

1965年,16岁的张明道初中毕业后,来到天全县铜厂乡柑梓小学(村小)代课。

铜厂乡是天全县较远的乡镇之一,而柑梓小学是在铜厂乡的一个山顶上利用民房修建的学校。

“只有三间房屋,两边是教室。中间一间教室前面当办公室和厨房,后面当寝室!”张明道回忆,当时学校有60多个学生,教师却只有他和另一个年满50岁的老师。

作为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张明道主动承担了一、三、五年级的教学任务(当时小学实行五年制)。

30多个学生,又不同年级,怎么教?那就复式教学。

“先上一年级的课,然后安排三年级和五年级的预习或作业……以此类推!”张明道回忆,三个年级的语文数学都一个人教。

有时也给学生上体育课。学校的操场仅有10多平方米,篮球架是当地村民用方桌制作的。因为在山顶,学生们如果投篮时太重了,球就会扔到山下。

张明道在原铜厂乡教了一年后,调到原天全县前阳乡井岗村小任教;1967年,他又到天全县始阳镇光辉小学任教;1970年,又到乐英小学任教;1972年,又调到兴业陇窝村小……

担任校长

教育教学成绩成榜样

1980年,他在老场中心校成就了他人生中第一次教学辉煌。

“我教的初三一个班33名学生,有24名学生考上高中,2名学生考上中专。”回忆过去,张明道依然自豪,在1980年,乡镇学校的学生能考上这么好成绩是很不容易的。

1980年,张明道被当地教育部门奖励,并正式任命为天全县老场中心校校长。

在担任校长期间,张明道带头教学,尤其是他钟情数学,每年都取得好成绩。在学校管理上,他制定了严格而又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激发老师们的积极性,让学校教育教学成绩不断提升。

1984年,被天全教育部门称为“工作能力很强的校长”,张明道又被调任至新建的天全县职业高级中学担任校长。

“我记得1990年时,《人民日报》还以‘天全职高办翘了’为题目,专门报道了学校!”张明道说。也正是那一年,获得殊荣的张明道升任天全县教育局局长。

面向全县

解决学生教师流失问题

“现在雅安的教育教学质量越来越好,也留得住学生和老师了!”张明道回忆,“我在担任教育局局长期间,一直想解决学生流失和老师流失的问题!”

1990年,张明道从校长成为教育局局长后,面对全县的教育工作,他经常下乡调研,了解学校的真实情况,并制定相关的工作方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999年,天全中学的学生和师资力量流失严重。张明道兼任天全中学校长。

如何解决问题?张明道的解决方案是要“依法治校,依法治教”。那时,全省正开始进行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提倡实行“全员聘用制”。

张明道又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根据天全县教育系统的实际情况,张明道制定了详细的规章制度,尤其是在管理和激励教师方面下功夫,逐步让天全县学生和师资力量得到保障。

多年来,张明道见证了教育从扫盲到“普六”到“普九”的变化,他也参与到天全县教育发展中。

如今,已退休10年的张明道,不时还会回到自己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回忆当年的教学岁月。

邱贵强老师近影

专攻化学教学

见证雅安职业教育发展

人物简介:

邱贵强,中共党员,本科学历,1949年8月出生,中学化学高级教师,1975年8月,在雅安师范校毕业后参加教育教学工作。1987年9月在雅安市职业高级中学任教期间,担任总务主任、副校长等职务。

当过知青的他,辗转于雅安的三个学校,从事他喜欢的化学科目教学,教育教学成果显著。

雅安市职业高级中学成立后,他一边从事学校教学,一边从事学校管理,培养众多社会紧缺人才。他就是雅安市职业高级中学退休教师邱贵强。

喜好化学

辗转三个学校当化学教师

“我的教学经历是从1975年开始的!”9月24日,在市区康藏路雅安市职业高级中学旁边的一幢住宿楼内,邱贵强拿出了当年的照片说,在此之前,他还当过知青。

1966年,邱贵强高中毕业后,响应“知识青年下乡”的号召,在雨城区八步乡当知青。1973年,他被保送到当时的“工农兵学校”学习。早在高中时,邱贵强就对理科尤其是化学有着浓厚的兴趣。1975年8月,邱贵强从学校毕业后,就被安排到原雅四中当化学教师。

“当时有10多个班,包括初中和高中。”邱贵强说,他在原雅四中教了两年后,又调至原雅安市河北中学(第二职业中学)。

“河北中学就在现在城区的河北街!”邱贵强回忆,当时河北中学办的是高中(两年制),他主要担任高中化学教师。

刚去河北中学任教时,学校仅有他和另一个化学教师,他一个人要教高一和高二的四个班。带着对化学科目的热爱,邱贵强边教边学,也让学生们喜欢上了化学这门学科。邱贵强经常结合实际深入浅出讲解化学知识,当时教学条件简陋,要四处寻找相关化学药剂为学生做实验……

职高任职

教育教学成果显著

1987年,原雅四中、原河北中学、原雅安三中合校,成立了雅安市职业高级中学。建校地址,就在原雅安三中。

“我的三次调动,都与职业教育有关。”邱贵强说。

1987年,学校合并时,还有一部分在校的“普高”学生。邱贵强又肩挑重任,担任了一个普高班的班主任并兼任化学教师……

多年来,邱贵强从事高中(初中)的化学教学工作。值得一提的是,1986年,因他的教学成绩突出,获得了雅安地区颁发的为数不多的“教育教学成果显著奖”。

任教期间,他曾获得“雅安市优秀教育工作者”“雨城区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他还多次撰写论文获原雅安地区奖项,其中论文“工业化学教法探索”,曾刊登在原雅安地区“雅安教研”论文集和原雅安教委“教育改革与研究”论文荟萃上。

培养人才

见证雅安职业教育发展

从1987年到现在,邱贵强一直参与并关注着雅安市职业高级中学的发展。

刚到雅安市职业高级中学时,他在学校里还担任着学校总务主任的职务,从事学校后勤管理工作。

“虽然忙也很辛苦,但更充实了!”邱贵强说,1989年,送走了最后一届普高学生后,他就一心扑在职业教育的事业中。1995年,邱贵强担任了学校的副校长,直到2000年退休。

“学校建立之初,有幼师、财会等专业!我们培养的都是当时的紧缺人才!”邱贵强说。

随着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学校校舍也在不断扩建,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专业教学教师人数稳步增加,专业配套实训设施逐渐齐全,学校教学得到很大提高。所办专业得到社会认可,特别是幼教专业。

如今,学校的学生也不再局限于雨城区,而扩大到汉源、石棉、名山等。

学校的每一个变化,邱贵强都看在眼里,他为学校的发展感到自豪。

“学校越办越好,学生们越来越有出息。”邱贵强拿出他教过的历届学生毕业合影说,“学校发展,学生成才”是他一直对学校和学生的祝愿。

记者黄伟

新闻推荐

贩毒案庭审进校园 以案释法深化禁毒教育

石棉县法院工作人员发放禁毒宣传资料雅安日报讯日前,石棉县法院在城北中学公开开庭审理了雷某贩卖毒品一案,向参加...

石棉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石棉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