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大熊猫四川 70 年建了 95 个保护地
“对不起,我还在为大熊猫倒时差。”9月9日上午的发布会上,在正式回答记者提问前,省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包建华抱歉地揉了揉眼睛。昨(8)日,作为四川省代表,包建华向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赠送了大熊猫科学发现150周年纪念品《大熊猫图志》。上面记载: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四川累计建立95个保护地用于保护大熊猫。201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已将大熊猫受威胁级别由“濒危”改为“易危”。,保护大熊猫四川 70 年建了 95 个保护地。
□本报记者 王成栋
大熊猫保护三阶段
从建自然保护区、强化大熊猫研究到启动试点大熊猫国家公园
包建华表示,四川的大熊猫保护经历了初期、高速发展和新时期三个阶段。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初期,以建立自然保护区、实施物种保护为主。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刚成立不久,中央就发布了相关规定,严禁任意采捕大熊猫。上世纪60年代,大熊猫又被列入56种禁猎珍稀物种范围。1963年,为保护大熊猫,四川建立包括卧龙等在内的首批5个自然保护区。上世纪70年代,依据全国第一次大熊猫调查结果,四川加快在各野生种群分布地建立自然保护区。
1978年至2016年是高速发展期,主要保护内容是开展科学研究、确保小种群续存。改革开放带来先进理念、先进技术和资金,四川的大熊猫保护主要集中在强化大熊猫研究和迁地保护、实施重大生态工程和保护大熊猫栖息地、建设基因廊道和野化放归大熊猫三方面。1983年和1987年,四川先后组建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两大科研机构,并在1986年成功实现大熊猫人工繁育。上世纪80年代起,四川先后启动生态移民、绿化荒山等行动,以后又实施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扭转了大熊猫栖息地退化的趋势。2005年,四川在全国率先开展放归,陆续建成石棉县小相岭、荥经县大相岭两处野化放归基地,并逐步修复泥巴山等基因廊道。
2017年后的新时期,中央明确四川牵头启动试点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这是中央交给四川的重大政治任务。”省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将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导的保护地体系。大熊猫国家公园无论对于保护大熊猫,还是探路未来保护模式,均责任重大。目前,四川省已初步探索形成了“国家管理局—省管理局—管理分局”三级管理机构体系。
大熊猫保护效果
95个保护地让七成野生大熊猫六成栖息地得以有效保护
截至目前,四川已累计完成大熊猫野化放归13只,大、小相岭山系种群数量偏少等得到缓解。借助已成立的以大熊猫为主要保护对象的95个保护地(含自然保护区46个),全川70%的野生大熊猫和60%的大熊猫栖息地得以有效保护。
包建华说,大熊猫保护的效果,体现在种群数量特别是野生种群变化上。2015年发布的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数据显示,四川的野生大熊猫数量从上世纪80年代的909只恢复到1387只。“通过保护大熊猫,也让其他珍稀物种得到保护。”四川的自然保护区本是为保护大熊猫而设立,大熊猫的伴生动植物也因此找到了安身之所。“这就是明星物种的‘伞护’作用。”
大熊猫国家公园
不仅要保护大熊猫,更要建成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典范
由于第一批保护地效果明显,四川不断加快保护地的设立,截至目前已累计设立各类保护地519处,总面积11.3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23.3%,涵盖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多个类型,包括全省生物多样性最丰富、自然风光最优美的名山大川。
“当然,大熊猫的濒危程度仍然存在。作为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旗舰物种,它在未来还要承载更多。”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四川省将重点借助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探索物种保护新模式。科学规划边界和管控分区,在严格控制人为活动基础上,保护栖息地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建立引导激励制度,增强社区群众获得感和参与度。组建大熊猫科学研究院、四川大熊猫生态科技园区,打造大熊猫核心展示区。
“目前,我们已经着手大熊猫国家公园地方立法事宜。”包建华说,四川将努力把大熊猫国家公园建成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典范。
新闻推荐
雅安日报讯日前,记者从石棉县扶贫开发局获悉,自“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工作开展以来,该县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查...
石棉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石棉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