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花开 香溢雅州
2018年,雅安市按照中央、省文明办的安排部署,深入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各县区和市级各部门单位认真组织,积极发动基层广大干部群众参与,推荐产生了一大批群众身边的好人典型,在2019年第二季度中,雅安市五名“身边好人”被评为“四川好人”,在全市形成了“学好人、做好事”的浓郁社会氛围。通过讲述这五位好人的事迹,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崇高的精神,形成崇德向善、德行天下的社会道德主流风尚。
见义勇为典型
路遇塌方临危不惧智勇双全救出遇险人员
李果,男,34岁,石棉县擦罗彝族乡福龙村村民。
赵安宏,男,47岁,石棉县擦罗彝族乡上里村村民。
柯进涛,男,36岁,石棉县新棉镇礼约村村民。
2018年7月27日早上,李果、赵安宏驾车回村,当车辆行驶到G108线回隆乡凉桥段(G108线K2587+000)时,遇到山体崩塌。危险面前,二人临危不乱,并与途中偶遇的柯进涛一起,从滚落的乱石中救出被困人员。
2018年7月27日早上,李果、赵安宏驾车回村。9时50分左右,二人驾车行驶到G108线回隆乡凉桥段(G108线K2587+000)时,遇见山体崩塌,造成一辆双排座小车被巨石砸中,有人受伤坐在车旁地上,赵安宏立即拨打了119报警电话,报告山体崩塌有人员被困车内。
随后,二人发现车内余女士的脚被石头砸中,从车内逃出后无法动弹,坐在地上不断呼救。由于当时山上不断有石头掉落,无人敢上前施以援手。
在形势万般危急的情况下,二人无暇等待119救援人员的到来,不顾生命安危,冲上前去将余女士从落石地段救出。与此同时,路过此地的柯进涛见状,也上前协助施救。在施救过程中李果脚踝处扭伤,背部划伤。
最终,三人合力把余女士抬到安全地带。
李果耐心为村民解答相关政策
就在这时,巨石瞬间就从山上掉落,刚好掉在余女士之前所处位置。如若不是救援及时,余女士可能会再次被巨石砸中,导致一场悲剧的发生。在三人将余女士抬到安全地段后,公安干警及时赶到,对车内另一人员进行施救。
事后,李果对救人之事只字未提,当他救人视频被路人在朋友圈转发,后来被认识的人看到后问他,当时怎么有勇气去那么危险的地方救人?李果说:“当时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危不危险的问题,我觉得换成任何人,都应该会去施救,当时就想如果因为我没有施以援手导致她再次被石头砸中,我一辈子都不会原谅自己,一辈子都会愧疚”。
平常之事也有其不平常之处,作为一名退役军人,这已经不是李果第一次自发对陌生人施救了。
2015年3月4日,正值新春佳节之际,擦罗乡元宝山发生一起车祸,正在家准备与家人吃团圆饭的李果听到有人呼救,没有片刻犹豫,就与擦罗乡福龙村村组干部一起直奔车祸现场,当时车祸已造成两人受伤,其中一名伤者掉在悬崖上被树藤缠住,如不及时施救,树藤断裂极有可能导致伤者掉下悬崖。
危险关头,李果毫不犹豫跳到悬崖处将该伤者抱起,又将伤者转移到了安全地段。当人们问他时,他认为自己只是做了每个人都会做的事。
好人寄语:危难关头,谁都会这样做,何况我还是一名退伍军人,更应当义不容辞。
道德点评:在他们身上,勇与谋相辅相成。面对危险,他们把他人的安危放在首位;危险面前,他们深思熟虑,找准最佳时机,将被困于危险之中的人员救出。
孝老爱亲典型
四十余载真情照料继母用实际行动报养育之恩
姜洪治,男,67岁,雅安名山区红岩乡青龙村五组村民。
姜洪治与继母付永秀之间,虽没有血缘关系,却胜过血脉亲情。如今,已年近七旬的姜洪治,始终坚持无微不至照料继母,而这份坚持已持续了40多年,在姜洪治照料下,继母精神状态良好、口齿清晰,如今已经95岁高龄。
姜洪治自幼丧母,他的父亲后来娶了现在的“母亲”付永秀,夫妻二人一手拉扯几兄妹长大,等到几个儿女都成家立业,老人本该安度晚年之际,父亲却去世了,剩下母亲付永秀一人。在过去,农村生活条件、医疗条件差,付永秀因此积劳成疾,很早就落下了一身病,经常住院。
因为其他兄弟姐妹远离家乡务工,于是照顾母亲、料理家务的重担,就全部落到了姜洪治的肩上。父亲去世那年,母亲天天以泪洗面,姜洪治守在她的身边,并安慰母亲:“一定会照顾好她的晚年生活。”
在赡养老人问题上,姜洪治对家人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父母亲苦了一辈子,孝敬老人、赡养父母是为人子女的本分,人人都要有一颗孝敬父母的心。孝顺不仅仅要记在心里,更要落实在行动上。”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姜洪治的新房与老宅相距了几公里,母亲在老家住习惯了,习惯了老家的一事一物,不愿搬到新房子去住;于是姜洪治陪母亲搬回了老宅,来回奔波照顾两个家庭,他有时虽疲惫不堪,但也始终坚持陪在母亲身边,照顾起居。
都说不是亲生的儿子不好当,可姜洪治让母亲付永秀觉得这个儿子比自己的亲生儿女还要好,付永秀常说“有这样的好儿子,是我前世修来的福。”
考虑到母亲年事已高,姜洪治担心母亲夜里有突发情况,他每天半夜都要起身查看母亲是否睡得安好,白天还要查看母亲的身体情况;为了给母亲做出可口的饭菜,他看了不少菜谱,确保母亲吃到的都是可口饭菜。
周围的邻居们劝姜洪治:“你也六十好几,不如把老母亲送到养老院去住,你也能轻松轻松。”姜洪治每次听到这样的劝说,都耐心向大家说:“我从小没了亲妈,是现在的妈把我养大,老母亲为养活儿女所付出的,比我现在为她付出的多了不知几倍,所以我们照顾老母亲是应该的。”
姜洪治一家
付永秀身患慢性病,常年卧床吃药,姜洪治就一直耐心照顾。有一天,姜洪治从地里干活回家,看到母亲躺在床上,一脸痛苦的表情,姜洪治顾不上自己的劳累,立刻背上母亲去医院,从家到乡卫生院,有三四公里山路,六十多岁的姜洪治,硬是背着九十多岁母亲跑到了医院。经过一系列检查,所幸母亲并无大碍,姜洪治悬着的一颗心才放了下来。
当时在医院里,付永秀看见儿子坐立不安等待诊断结果时,竟也哭了起来,姜洪治见了,忙安慰母亲说:“妈,您一定会没事的。”
在姜洪治的悉心照料下,如今,95岁的付永秀精神良好、口齿清晰。每当有人问起付永秀长寿秘诀,老人都会自豪地说:“我有姜洪治这个好儿子。”
姜洪治不仅是一个好儿子,还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姜洪治作为一位父亲,他深知知识和做人的重要性,自己再忙再累,也从不放松对儿子的教育。他时常教育儿子学习工作要踏踏实实、生活要简朴、对人要和善、对长辈要尊敬、做人要诚实、做事要诚信。
身教胜于言教,在他的影响下,儿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满是孝心、爱心、上进心。
好人寄语:“你养我小,我养你老,这是本分。”
道德点评:母亲付永秀与儿子姜洪治虽没有血缘关系,但感情却胜过血脉亲情。姜洪治知恩感恩,把继母对家庭的付出牢牢记在心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报答母亲的付出,而正是这样的举动,对后辈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身体力行地诠释了尊老敬老,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六旬农妇数十年不离不弃照顾失明婆婆残疾丈夫
廖桂秀,女,66岁,雅安市汉源县皇木镇万盛社区居民。
自从廖桂秀嫁到刘家,便连续遭遇了几次家庭变故,公公早年病故、丈夫刘登海因伤致残、婆婆胡天秀双目失明,照料全家的重任全部落在了廖桂秀身上,而四十多年来,她一直默默扛下家庭的重担,无微不至照顾丈夫和婆婆,如今胡田秀老人已是104岁高龄,而廖桂秀的爱心、孝心也在当地广为流传。
今年66岁的廖桂秀已是两鬓斑白,但在104岁的婆婆胡天秀心中,她一直是一个“年轻人”,过去四十多年的生活,全靠着廖桂秀照料。
廖桂秀搀扶着年迈的婆婆
廖桂秀15岁时便嫁到刘登海家,从此操持家务、生儿育女,日子虽说清贫但也充实美满。
20年前,丈夫刘登海因一次意外造成大脑受伤,影响了智力,只能从事简单的农活,又因为智力退化,还常常做出一些有悖常理的举动,落下不少烂摊子,都靠着廖桂秀去处理。
有一次,刘登海在场镇上看上了一台电视机,并强行买回了家里。电视机的售价为3000元,但对于收入微薄的刘家而言,这是一笔巨额开销。面对丈夫的举动,廖桂秀还是选择扛了下来,她和店家约定,由她分期还完欠款。
廖桂秀要照顾丈夫、照顾婆婆,所以料理农事成了她唯一能就近挣钱的营生。为了让家人能吃饱穿暖,她一人开垦了6亩土地种植蔬菜、水果,还养了10桶蜜蜂。
汉源县因出产水果而闻名,而水果的管护采摘全靠体力,这繁重的体力活又全部落在了廖桂秀身上。
“年轻的时候就有腰痛的毛病,岁数大了情况就更加严重。”廖桂秀说。
由于常年操持家务、做农活等,廖桂秀患上腰椎间盘突出伴骨质增生、带动神经性腿部麻痹,需长期坚持服药,而她从未因身体不适,对家人有所怠慢。
婆婆胡天秀今年已经104岁了,但老人一直体弱多病,而胡天秀的丈夫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已离开人世,又因为儿女都已成家,留在胡天秀身边的亲人,就只有刘登海、廖桂秀二人,儿子刘登海因伤致残后,廖桂秀成为了胡天秀身边唯一可以依靠的人。
“老母亲体弱多病,离不开人。”廖桂秀说,当丈夫出事后,自己便深知照顾老人责任重大。
随着胡天秀年龄不断增长,她越来越怕冷,于是廖桂秀每日都会给婆婆准备好取暖宝,每隔一段时间检查一下温度。老人牙齿已经脱落,柔软的食物才好下咽。于是,廖桂秀每天专门抽时间给婆婆制作专门的饭菜。每次喂婆婆吃饭后,廖桂秀自己才能放心去吃饭,她说只有这样自己才吃得安心。104岁的老人如今双目失明,但头脑清晰、能走动。于是,廖桂秀既是老人的眼睛,又是老人的拐杖,每天带着婆婆出门透气,给她讲身边发生的新鲜事。
廖桂秀赡养婆婆始终如一,既感动着自家子女,也感动着周围群众,知道廖桂秀事迹的群众都积极学习。
廖桂秀也是个热爱学习的人,不仅表现在言语上,而且用行动来践行爱国守法懂礼。她经常向邻里宣传党的政策、法律法规等,并对大家说,做人一定要有感恩之心。
廖桂秀常说,如果不是国家政策好,哪有今天的幸福生活。不但如此,她还以身作则遵守村规民约、法律法规等相关规章制度,积极履行法定义务和责任。在她家的带动下,邻里之间吵架等矛盾纠纷少了很多,当地也因此洋溢着和睦团结的氛围。
好人寄语:“孝老爱亲就是要不忘初心,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代代传承。”
道德点评:廖桂秀用自己的付出,让婆婆晚年生活幸福,让因伤致残的丈夫生活舒适;她看似平凡的人生,实则包含了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
雅安日报记者杨瑞
新闻推荐
雅安日报讯30日,第10期《阳光问廉》录制完成。本期《阳光问廉》以“聚焦‘一卡通’,检视干部作风”为主题,曝光财政补...
石棉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石棉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