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80年后再现长征《隐秘征程》力求“科学实证”

四川日报 2016-05-06 00:02 大字

□本报记者 余如波

为献礼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由省委宣传部、四川广播电视台出品,央视纪录频道联合制作的8集纪录片《隐秘征程——红军长征的数字密码》(简称《隐秘征程》)自3月25日在阿坝州黑水县开机以来,目前正辗转全省各地抓紧拍摄,预计将于6月杀青,10月播出。

这部旨在呈现“红军长征在四川”的纪录片,究竟有何特色与亮点?4月25日至26日,记者前往雅安市石棉县,现场直击《隐秘征程》拍摄实况,了解纪录片拍摄背后的故事与花絮。

当地群众参演,“脚底打滑”上镜

4月25日下午4点,石棉县安顺乡“红军渡”。《隐秘征程》总导演付勇一声令下,岸边的艄公划动双桨,搭载数位“红军战士”往对岸进发。“1935年5月25日,红一方面军17名勇士组成渡河奋勇队,在当地百姓的协助下强渡大渡河,我们今天再现的就是这段历史。”四川广播电视台台长助理曹钢介绍。

“红军渡”一带的大渡河,船行至江中水流湍急处,有明显的颠簸,航线也无法保持笔直。演员们压低身子纹丝不动,岸边的工作人员也丝毫没有慌乱,木船到达对岸停留片刻后又安全返回。

记者看到,扮演渡江勇士的群众演员都身着红军服,脚抹黑色油彩并穿着草鞋,背上则是步枪和行囊,子弹带、干粮袋、水壶等一应俱全。

据记者了解,群众演员都来自安顺当地,不少人跟长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53岁的赵玉华告诉记者,当年红军长征经过安顺时,自己的爷爷正好任“团总”,相当于当地武装力量的总指挥。“在红军精神的感召下,爷爷主动出面征集船工、征调船只,协助红军强渡大渡河。”

而在蟹螺乡的山林中拍摄长征队伍急行军的场面时,演员们顺着山坡冲上去又冲下来,甚至还设计了踩到牲畜粪便打滑,被身后的战友扶住的桥段。“镜头中不能出现电线杆,也不能有烟头、矿泉水瓶这样的穿帮物品,所以很难找到合适的地点。”付勇说。

过程很“折磨”,制作很“科学”

拍摄《隐秘征程》,摄制组也多少体会到红军当年的艰辛。摄制组在小金县时,选择一座铁索桥重现“飞夺泸定桥”场景,付勇先上桥体验了一把:“桥上风在吹,桥下河水在奔腾,我几乎是爬过去的。群众演员要在桥上跑二三十遍,各种机位反复拍摄。”

为了再现红军长征“翻雪山”,摄制组目前到达的最高点,是海拔4860米的达古冰川。“很多人第一次到雪山,刚上去都很兴奋,感觉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冷,结果没多久集体出现高山反应。有个化妆师给演员化完妆,返回驻地的路上就晕倒了,只好紧急送医院。”一位道具师说。

“拍纪录片是‘靠天吃饭\’的活,摄制组通常早上五六点起床,晚上七八点才收工,就是为了捕捉早晚的光线。”付勇感叹道,摄制组是在用“折磨的方式拍片”。让他欣慰的是,一路上群众演员不仅配合度极高,还常常主动协助摄制组的工作。“在海拔4000多米的达古冰川,设备车只能开到离终点300米的地方,演员们二话没说就开始帮忙搬运。结果等了约两个小时,工作人员还没全部爬上去,设备就已经全部到位了。”

《隐秘征程》摄制组共有三队人马,付勇这组负责情景还原;第二组实景拍摄长征沿途的地形地貌、山川河流,以及相关的博物馆、历史遗迹等;第三组专门负责利用数据“科学实证”。“举个例子,四川各地常见红军标语,它们由谁书写?如何放大?怎样雕刻?需要耗费多大的人力、物力?”曹钢表示,部分数据参考历史文献、科学记录,或者由民间手工艺人等推算。此外军事、历史等领域专家还组成顾问团队,进行严格的论证。

石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石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