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淑明:摩梭末代王妃(上)

华西都市报 2020-10-14 02:41 大字

肖淑明在草原上策马奔腾。

肖淑明阅读当地媒体的报道。

□杜阳林/文 李达珠/图

出生在成都文庙街的肖淑明,16岁时正式成为四川泸沽湖摩梭王喇宝臣的掌印王妃,为那片土地带去了文化、安定和繁荣。她的一生荣辱得失、苦辣辛酸,最终化为清澈透明的泸沽湖水,在朝夕更迭中,融入一生悲喜。

才女有大志

曾欲离家赴东三省抗日

陶杰在《杀鹌鹑的少女》中,说过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当你老了,回顾一生,就会发觉:什么时候出国读书,什么时候决定做第一份职业,何时选定了对象而恋爱,什么时候结婚,其实都是命运的巨变。只是当时站在三岔路口,眼见风云千樯,你做出选择的那一日,在日记上,相当沉闷和平凡,当时还以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倘若肖淑明看过这段话,也许她会“心有戚戚焉”,深以为是。

1943年一个平淡的日子,在毫无察觉中,她迎来了命运的莫大转折。在这之前,这个青春娇俏的少女,对于人生的设计有热血奔腾,有爱国的深沉,有年轻的浪漫,唯独没有这一条——在如花初绽的十六岁,嫁给一个比自己年长十六岁的陌生男人。

肖淑明1927年出生于成都市文庙街,在家排行老三,自小聪明伶俐,被父母当作掌上明珠。其父是军人,因此她对于骑术射击等均不陌生,较之同龄女孩,肖淑明有一种男儿气概。12岁那年,父亲肖曾元奉命到雅安就职,担任刘文辉24军军需处处长,肖家举家迁往雨城。肖淑明就读于雅安明德女子中学,雨城特殊的温润气候滋养了她,16岁的少女出落得亭亭玉立,才艺俱佳,一手毛笔字写得遒劲漂亮,是公认的才女和校花。出色的才貌,并非肖淑明的最大优点,她身为女子,却胸有大志,心系民族安危,她曾约了三个女同学一道离家去东三省,慷慨激昂,准备抗日报国,途中被家人追回,这才遗憾作罢。

亭亭如芙蓉

泸沽湖土司一见倾心

那一日,担任泸沽湖左所土司、川康边防总指挥部彝务指挥的喇宝臣,到雅安参见时任西康省主席兼国民政府二十四军军长刘文辉时,刚进官邸便被一名年轻女子深深吸引。这名女子身穿蓝布学生装,柳眉星眸,发辫乌黑,浑身上下不事装饰,却显得气质华贵,如同一朵出水芙蓉。喇宝臣一见之下,倾心不已。

喇宝臣向刘文辉述说,此时的泸沽湖地区还处于半原始状态,自己身为左所土司,受尽文牍之苦,希望刘文辉能帮忙物色一个知书达理的女子作为自己的妻子,帮他处理日常事务,分担治理事宜。刘文辉非常愿意以联姻方式加强对泸沽湖的管控,欣然应下“月老”一职。可将下属精心挑选的几位女学生照片拿给喇宝臣时,他都摇了摇头。刘文辉觉得奇怪,这些已是千挑万选的淑女闺秀,难道还不能入喇宝臣的法眼?喇宝臣这才和盘托出心事,描述他在刘府见过的明媚少女,刘文辉恍然大悟,拍腿笑道:“原来你看上了我军需处长的女儿。”不过刘文辉又很快皱了皱眉,说这个少女很有主见,思想进步,行事大胆,这桩婚事他并无十足把握。

肖曾元领了上级命令,回家硬着头皮向女儿提起此事,肖淑明接受过西式教育,对于20世纪40年代还存在“和亲”之说,感到匪夷所思,她明确拒绝了这一提议。肖淑明认为这是一桩十分荒唐的婚事,难道父母送自己读书,还是要让她遵守传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吗?

肖曾元疼爱女儿,但身为军人,服从命令是天职,这让他情义两难全,只能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反复规劝肖淑明,又说当年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给当地带去了先进的文化,在辽远之地开出了文明之花,造福百姓,有利苍生,这难道不是一种大爱情怀么?如今国家处于危难之际,如何号召民众自强不息,才能真正完善自我、抵御外敌,肖淑明此去异乡,做的正是这样有意义的事。

肖淑明有些心动了,她当时和同学约好去东北抗日,想为国家民族出一分绵薄之力未果,此事成为内心挥之不去的遗憾,如今父亲所言也有几分道理,越是民风闭塞之地,越能挖掘人们内在潜力,提升当地文明素养,形成更为强大的合力。虽然她是女儿身,未能像父亲那样征战沙场,痛快杀敌,但若能强健民众精神,也算是一种报效祖国的方式。

远嫁泸沽湖

别出心裁带去书本风琴

肖淑明反复思量,最终答应了婚事。

让肖淑明改变主意的,是她亲眼见到了父亲身为军人,在面对上级命令和爱女情深之间的为难,看到了自己的任性可能会给家庭带来不可预知的后果,当然,也看到了喇宝臣对她的真心。这个全然陌生的异族男人,为什么会因一眼之缘而爱上自己?他的爱情,到底是男人贪求新鲜的一时冲动,还是会变成岁月中绵长厚重的宝物?肖淑明对一切都懵懂未知,正是未知,给了这个胆大果敢的女孩以无上勇气,她怀揣着好奇和憧憬,应允了这桩婚事。

肖淑明答应当泸沽湖左所土司喇宝臣的二夫人,这让刘文辉大喜过望,夸奖她识大体、顾大局。刘文辉欣然以“媒人”自居,得意于自己撮合了一对郎才女貌的好姻缘。婚礼在雅安城的鸭绿江饭店隆重举行,肖淑明脱下学生装,换上喜庆鲜艳的民族服饰,喇宝臣含情脉脉地望着她,慎重地将代表王族的大印交到肖淑明手中,她正式成为摩梭王喇宝臣的掌印王妃。

喇宝臣非常喜欢她,这种喜欢,不仅仅是因肖淑明的美貌聪慧,也有摩梭土司对于汉文明发自内心的尊重和崇敬。在这点上,肖淑明无疑是他的知音,她辞别父母远赴泸沽湖,没有哭哭啼啼,更没有呼天抢地,而是静静地收拾着自己的行装,她所选择之物,也颇为新奇。

肖淑明随喇宝臣回到泸沽湖,随行带走的,有五十套一至三年级各科课本,和一架双凤牌风琴。这让喇宝臣十分感叹,妻子此去远地,不带让自己能过得安逸的衣物吃食,也非追求时髦的珠宝首饰,而是书籍风琴,她超越了世俗意义,为遥远异乡带去文明的火种。

肖淑明在泸沽湖畔兴建小学,招收当地普通的摩梭孩子为学生,教他们学汉字、学知识,她鼓励孩子们:“只有学而知之,没有生而知之”。而她的第一个学生,便是丈夫喇宝臣。从到达夫家那天起,就一直在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她认为一个人只有通过不断掌握和积累知识,才能得到真正的成长和进步。淳朴的摩梭孩子,一开始是囿于父母的严令——哪怕看在土司夫人的面子上,都该送孩子来学校学习,但渐渐地,孩子们这种不情不愿的“为他人而学”的思想消退无踪,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莫大的满足和快乐,肖淑明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威严王妃,而是慈爱有加的博学老师,教授他们文化知识,也教做人的道理。

断事颇公正

王妃受到当地百姓爱戴

初为王妃,肖淑明感到百般不适应,仅仅是每天早上起来穿衣服,都让她不快。摩梭人传统服饰中,女子必须穿百褶长裙,整条裙子用9米长的布折好,四斤多的重量,拎在手里都觉得有点吃不消,更不用说穿在身上了,最后还要绑上5米多长的粗腰带。女仆帮肖淑明穿衣,肖淑明强忍着繁琐和炎热,拧起了眉毛,烦躁都写在了脸上。

肖淑明将自己的不开心都咽下肚子,她知道身为喇宝臣的二夫人,自己责无旁贷,必须承担该承担的责任。她认真学习摩梭语,学习当地文化,在处理领地事务时,不管是家长里短,还是男人间的矛盾纷争,她都公正办理,赢得了当地百姓的爱戴。

喇宝臣爱她并敬她,肖淑明有了一个好听的摩梭名字:次仁尔玛。在摩梭语中的意思是“聪明健康”,寄托着美好心愿。肖淑明是一个聪明透顶的女人,她虽年纪轻轻嫁为人妇,却不因这段“包办婚姻”而和丈夫感情生隙,她也用真心回馈他的百般宠爱,将每一天都过得有声有色。

泸沽湖畔的土司夫人,看似文质彬彬才艺绝伦,吟诗、歌舞、书法等样样精通,但当她在草原上策马奔腾时,才让人看出将门虎女的不俗身手。多年后,皱纹满面的肖淑明依旧会怀想当年紧张刺激的狩猎,激动得两手不停比划:“我左边插毛瑟枪,右边插左轮枪,还背着一支卡宾枪,打野鸭百发百中!有时还能一枪三中呢。”

这是一个独一无二的王妃,她静若处子动若脱兔,容貌美丽,心地善良,比平常女子更为勇敢坚毅,遇事从不慌张。有段时间泸沽湖土匪作乱,喇宝臣又不在家乡,肖淑明便骑马佩枪,亲自带人守卫附近的村寨,保地方百姓安宁。土匪听说土司夫人亲自上阵,居然没敢前来进犯,此后,肖淑明更是不带一枪一弹,孤身一人前往山上的匪寨,晓以大义劝降土匪,带着土匪们缴械去了区政府。

百姓喜欢肖淑明,她既有威仪又有柔肠,处事断案从不偏私,遇强敌从不避让。在她身上,很难找到内地闺秀的娇养之气,她的大度和勇毅,让人心生叹服。那时的肖淑明,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尊贵王妃,爱她的不仅有丈夫,还有属地人民。

新闻推荐

雅安文教新城首个幼儿园昨日开园

12日上午,雅安市雨城区草坝镇新城幼儿园(以下简称:新城幼儿园)举行开园典礼,这标志着文教新城提升区域基础教育水平又一重...

雅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雅安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