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造就新川人带来新川话

华西都市报 2015-01-11 08:34 大字

说起四川方言,总会忍不住开脑洞:都说历史上的四川文风昌盛,那司马相如、扬雄、李白、苏东坡这些四川文人的作品,怕是该用四川话读才对哦。如果这么想,那么研究方言的专家恐怕会“呵呵”了。

四川方言,在土生土长四川人的口中,是熟悉和亲切的,独具特色的发音、用词,是川人说普通话时都不愿纠正的,所以才有了“椒盐普通话”。而且四川盆地内部,虽然都说“四川话”,但内部差异也有大的。比如自贡、乐山、雅安等地的方言,又和以成都地区不一样,自贡人的卷舌音,在一众z和zh,c和ch不分的川人中可谓特色鲜明。此外,成都话中扁平的“安”音,重庆话里更为铿锵的节奏,也是川话内部的特色分明。一地一音一次,如果说乡音难改是对故土的眷念。那么说说我们平日时时说写的四川话的形成,可能更是对此地过往历史的一种怀念。

灶鸡子抱鸡母本身是湖广话

四川省志·方言志》中说,宋元之交是四川境内方言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分水岭,宋以后的四川方言,和宋以前的四川方言不一样。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黄尚军介绍,这和四川的历史有关。“分析四川地区的历史可以发现,今天的四川人绝大多数已经不是古代巴人和蜀人的后代。”而明清时期则是四川方言的形成时期,此时的四川话与现代四川话大体相同。

元明之际,长期的战乱和自然灾害使得四川人口急剧下降,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洪武十年左右。“我们查阅史料发现,元朝十九年(1282年),四川民有12万户,而洪武五年(1372年),‘户部奏四川民总八万四千余户,其伪夏故官占为庄户者凡二万三千余户\’,90年时间,人口下降了30%。但洪武十四年(1381 年),四川户口猛增为214900户,除了人口自然增长,应该还有大规模移民。”

除了元末明初的移民,清朝前期也有“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活动。两次大规模移民,外地人大量迁入,把他们的方言也带入了四川,使四川方言词语发生了很大变化。黄尚军说:“四川不少地方的县志对移民带入的方言都有记载。”他举了个例子,民国二十二年《达县志·方言》里记载:“方言、方音之录,自古有之。县中……土著绝少,其填入籍者,以湖广为最多。咸、同以前,语音各异,后渐混而为土音。”这样的记载从一个侧面说明四川话的形成与移民的关系。

“民国十六年《简阳县志》共记载方言词902条,明确指出湖广话679条,广东话181条,江西话20条,福建话15条,湖南话7条。把‘渠\’叫‘濠沟\’,‘媒妁\’叫‘媒人\’,‘促织\’叫‘灶鸡子\’,都是明确记载的湖广话说法。”

黄尚军还说,在历代典籍中,前人明确指出,为楚、乡、赣、吴等地方言的不少词汇,至今仍被四川人广泛使用,“比如把精灵狡黠叫‘鬼\’,把母鸡孵蛋叫‘抱\’,这些都并非巴蜀自身方言,而是源自外地。”这些外地的,仍在被四川人使用的方言词汇中,尤以楚方言居多。

黄尚军曾在《四川民俗与方言》一书中做过统计:民国二十四年《湖北麻城县志·方言》收录的229个方言词中,有158个与成都话相同。“四川官话又被称为‘湖广话、宝老倌话、邵腔\’,就是因为说这种话的人有不少是从湖广及湖南宝庆府邵阳县迁来的。这些保留在四川话里的湖广方言说明,移民们带入四川地区的湖北话、湖南话和江西话等,在四川方言的形成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说起“宝”,四川话还有一句歇后语:“癞疙宝跳到盐缸头——宝得有盐有味”,这个“宝”,也是当地居民对外来移民的形容而沉淀下来的。

纤、遥、洪这些是资格老川话

黄尚军说,上古时期,四川境内主要有巴蜀二国。巴国与楚国很早就有密切往来,从史料看,先秦时期巴楚间也有多次移民,巴楚文化相互影响之余,互相方言也能互相听懂,而蜀的语言则与中原不一样。扬雄《蜀王本纪》说“蜀左言”,常璩《华阳国志·蜀志》也指出,蜀与中原“莫同书轨”。文字不一样,语言必定不一样,但古蜀国的语言有什么特点,是什么类型,“至今还没有明确而令人信服的结论。”

公元前316年,秦灭蜀,灭巴,并开始向巴蜀地区移民。“《文选》卷四载左思《蜀都赋》刘逵注引《地理志》说,秦灭巴蜀后,‘蜀人始通中国,言语颇与华同。\’,这里的华语,应该指的是秦地的方言。”汉初,不少人迁到蜀地,三国时期,成都平原也接纳了不少外地移民,以后五胡乱华、黄巢起事、金兵南侵,都有不少外地人迁入四川,他们带来的语言,也逐渐和本地的语言相互融合渗透。

黄尚军说,汉代,巴蜀地区的语言属于梁益方言区,与楚晋齐楚一样,基本属于同一个系统,但是地理上的相对封闭,又形成了自己很有特点的方言。扬雄在《方言》里记载了一些。从唐宋时期的一些点击中,也能搜集到一些关于语音和词汇的零星记录,可以看出巴蜀方言在语音和词汇上的一些特点。比如黄鉴在《扬文公谈苑》中说:“今之姓胥、姓雍者皆平声……蜀中作上声、去声呼之。盖蜀人率以平为去。”

黄尚军介绍了部分历代典籍中的古巴蜀方言。比如“牴”指会合(《方言》),“纤”指细小、细纹丝织品(《方言》),(月襄)(音壤),指肥胖,这个词在《方言》和《说文·肉部》都有记载,是益州方言。黄尚军特别提到,“射洪”的“洪”,在古代蜀人口中是“水口”,也就是两水交汇处的意思。 华西都市报记者 王茜

新闻推荐

内江北接轨工程正式动工川南城际铁路

工程动态在川南内江,成渝客专和川南城际铁路的“到来”,将使内江迈入“高铁时代”,昨日,川南城际铁路内江北接轨工程站场区域正式动工建设。记者了解到,站场、谭家石梯及上跨国道321、文...

雅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雅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