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成果转化 创效益超800亿 川农大孵化多项科研技术,为成都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实验室
学校有11个研究(院)所和多个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新世纪创新团队4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4个,农业部创新中心1个,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创新团队2个。
成果转化
1、2011年,学校启动崇州现代农业研发基地的建设,最终将打造一个集教学、科研、展示、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研发基地;
2、学校科研成果“建鲤健康养殖的系统营养技术及其在淡水鱼上的应用”,创新地让鱼类的发病率下降70%以上,抗生素完全可以不用。该技术已被通威集团采用;
3、学校在小麦优良品种培育上的科研成果,使四川小麦亩产由原来的150~200公斤提高到350~400公斤,创造了16亿元的经济价值
“平日里我们吃的大米、玉米、猪肉、鸭肉、鱼肉,都有川农大人的科研成果在里面。”川农大一位老师如此描述学校对这座城市的贡献。
这所以生物科技为特色,农业科技为优势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在2010年成立了成都校区,并将其作为打造科技创新的高端研究平台。这些年来,川农大屡获国家、省、市级科研大奖,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累计创社会经济效益800多亿元。在助力成都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同时,也让我们的餐桌更加安全。
563项科研成果获奖 创800亿经济效益
今年1月10日在北京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川农大就有两个项目获此奖励。会后,成都市对这两个研究项目给予了各10万元的配套奖励。
其中,该校教授周小秋主持的科研成果“建鲤健康养殖的系统营养技术及其在淡水鱼上的应用”,创新地让鱼类的发病率下降70%以上,使养殖效益提高20%。经过十多年循序渐进的推广,经济效益已经超过上百亿元。更重要的是,通过营养调控大幅降低了养殖用药量,抗生素完全可以不用,大大降低了食用鱼体内的药物残留,提高了食品安全。上个月,使用了这一新技术的通威集团特拿出100万元奖励周小秋教授。
每一项科研成果都为四川的农业发展带来巨大价值。根据校级统计,近年来该校共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563项,70%左右的获奖成果得以推广转化,累计创社会经济效益800多亿元。
建现代农业研发基地 促科研成果转化
为进一步打造科技创新的高端平台,2010年10月10日,川农大成都校区正式启用,囊括了水稻研究所、小麦研究所、玉米研究所、动物营养研究所等校内重点研究机构。根据学校规划,这里将着力打造高水平科研成果推广转化和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
2011年,学校又启动了崇州现代农业研发基地的建设,最终将打造一个集教学、科研、展示、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研发基地。该校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现代农业研发基地的投入使用,必将为成都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的力量。
每年近万毕业生 为成都现代农业供血
川农大每年为各大企事业单位输送近万名毕业生。他们中,很大一部分选择留在了成都,为成都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优势。
2013年教育部公布的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川农大6个一级学科排名全国前七:风景园林学、作物学和畜牧学均排名或并列排名第四,林学和草学并列排名第五,兽医学并列排名第七。排名情况仅次于四川大学,位列四川高校第二名。
近年来,川农大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居全国前列。学校历年被评为“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连续三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成都商报记者 汪玲
王牌科研成果
1
他让四川小麦产量翻一番
四川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学科首位博士生导师颜济,曾主持联合国粮农组织植物遗传资源研究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七五”“八五”小麦育种攻关项目;任四川省“六五”“七五”“八五”小麦育种攻关组组长,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大奖。主持选育的“雅安早”“大头黄”“竹叶青”“繁六”“繁七”等小麦优良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使四川小麦亩产由原来的150~200公斤提高到350~400公斤,创造了16亿元的经济价值。
2
人工杂交核桃 市场上已能买到
现任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所长的荣廷昭教授,50多年来一直从事作物遗传育种教学和科研工作。他选育了玉米自交品种30余个,40余个杂交种经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累计推广近亿亩,玉米增收40多亿公斤。
近期,该校肖千文教授选育的川早1号人工杂交核桃,李学伟教授等选育的天府肉猪配套系已进入推广阶段。也许你最近在市场上买到的核桃和猪肉,就包含了他们的科研成果。
3
80后教授 顶尖学术杂志《遗传》发论文
前年,四川农业大学的31岁老师李明洲凭借一项关于“导致猪肥胖的基因”的发现,一举从副教授连升三级,破格跃升成为该校一名二级教授。1年多后,这位年轻教授又一次从猪身上发现了攻克糖尿病、“光衰老”等另一些人类疾病的线索。这篇名为《比较基因组学鉴定藏猪和家猪的自然和人工选择》的论文登上了极具国际影响的《自然-遗传》,成为四川在该杂志发表论文的第一人。
在蓉高校点击
成都中医药大学
西部唯一的国家中药GCP中心
创建于1956年的成都中医药大学是中国最早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是全国首批中医药学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
在学校的多个专业中,包括全国首批开办的中医学专业、全国最早开办的中药学专业、七年制中医学专业,以及全国唯一的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中药基础)班。校内的中药学、中医五官科学、针灸推拿学、中医妇科学,均是国家级重点学科。
学校现有直属附属医院4 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1所,教学医院17所,实习医院38所,其中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院)是一家国家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是国家发改委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糖尿病基地)建设单位,也是西部唯一的国家中药GCP 中心。
此外,学校还有四川省中药筛选评价中心、四川省中药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等,并拥有全国规模最大、收集品种最多的中药标本中心。
成都商报记者 王垚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为政府统计提供智力支持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是我国两所主要从事气象人才培养和科研的高校之一,是中国气象人才、四川信息产业人才、国家统计事业人才、国防建设人才培养基地,也是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
学校在气象、统计等学科领域培养出大量专家学者,如气象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泽椿,气象学家王澄海、气象学家李国平、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与国家航空与宇宙航行联合中心资深科学家闫帮华、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高级物理科学家丁汉军、宾夕法尼亚大学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科学家邓爱军等等。
此外,学校大力加强信息科技研究,在国内较早从事云计算核心系统研究,主持了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云计算核心系统的研制。学校还探索出了互联网时代统计数据的搜集与分析方法,为政府统计及统计信息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成都商报记者 王垚
新闻推荐
6月10日,20辆在一年前投入4·20雅安芦山地震灾后重建工作的捷达车,由雅安市民政局副局长熊超交还到一汽-大众六区销售事业部市场与公关助理经理刘丰庆手中。至此,一汽-大众在地震后捐赠给灾区使用的...
雅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雅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