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搭建合作平台 创新活动载体 ——广汉团委和地方高校共建“比翼齐飞”

德阳日报 2013-12-13 02:11 大字

“青春中国梦,志愿在行动。”12月5日,400多名青年志愿者集聚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礼堂,一起喊出这句嘹亮的口号。当晚,广汉团员志愿者、社会志愿者、高校志愿者豪情满怀,共同庆祝国际志愿者日。

广汉紧靠成都,高校资源丰富,怎样将高校优势资源和地方共青团工作结合起来,广汉团市委一直在思考探索。近年来,广汉团委通过搭建合作平台、充分整合资源、实现优势互补等措施,加强和当地高校的合作,进一步拓展了团的工作空间,丰富了团的工作内容。

搭建学习平台,共育青年成才

开展各类学习培训,促进青年成长,是地方和高校培育青年的共同部分。怎样让高校人才走出校园了解地方社情民意,让机关团员青年走进校园参与学术培训,高校团委干部到地方团委挂职为此找到了出路。广汉团委与高校携手,搭建学习平台,让大学生和团员青年“互补”“充电”,共同培育青年成才。开办汉州青年讲堂,面向广大青年才俊广开学术之门,聆听名师讲课,增强知识积累。组织广汉80后青年代表座谈会,让高校学生代表、志愿者代表谈青春感悟,在分享成长故事中相互学习,汲取踏实、奋进的正能量。举办“中国梦”主题教育成果展,高校学子和机关青年一同回顾共青团的青春足迹,在鲜活的事例中加强信仰教育。无形的学习平台,犹如在高校和地方之间架起的一条畅通、有效、持续的沟通渠道。

搭建实践平台,共强青年素质

高校是知识的殿堂,社会有实践的宝藏。怎样激发高校人才智慧,投身到广汉经济社会建设中,广汉团市委找到了结合点——留守儿童关爱行动。在广汉团委和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团委的共同组织下,学院的学生青年主动和当地留守儿童爱心结对,开展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等关爱活动。目前,“爱心家教”已开展活动120余次,参与儿童4300余人次。“爱心家教”作为广汉团委的重要品牌,被团中央表彰为“关爱留守儿童全国1000个示范点之一”。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的学生与广汉三水希望小学结成友好对子,开展“大手拉小手”活动,定期慰问和关怀三水的留守儿童。在飞院的牵线搭桥下,中国民航信息集团捐款100万元,为广汉三水航信希望小学修建了教学楼。建立广汉青年传媒联盟,提供新媒体技术岗位,让高校学生发挥自身特长,在把握舆论正确引导青年工作中得到锻炼。

搭建公益平台,共树青年品德

保护鸭子河,建设生态广汉,是广汉团委与高校团委合作共建的重要课题。广汉团委联合民航飞行学院团委,每年在松林、西高等乡镇栽树3000余株,共植“共青林”,倡导社会各界植树造林、美化家园。航天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生坚持对鸭子河流域生态进行调查监测,发起了“雒城飞羽行动”,已持续开展3年,被老百姓称赞为“广汉鸭子河守护使”。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成为树立当代青年优秀品德的核心。“4·20”芦山地震发生后,广汉团委发起爱心募捐行动,吸引了四川师范大学广汉校区学生的参与,活动共为雅安灾区筹款万余元。“7·9”特大暴雨洪灾发生后,广汉团委积极与民航飞行学院团委对接联系,在受灾群众安置点组织志愿者提供后勤服务,做好受灾群众的后勤保障。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秸秆禁烧,处处是高校志愿者的身影,处处是高校学子和广汉青年合作的平台,校地合作交流有了更宽广更密切的途径。

“下一步,本着‘优势互补、共谋发展、实现双赢\’的原则,我们将更深层次地依托高校的技术、人才、信息等优势资源,搭建更广泛的合作平台,为广汉和高校的共同发展贡献青春力量。”广汉团委负责人说。

本报记者 唐茂 通讯员 陈然

新闻推荐

妈妈,再等我两年 ——一位德阳援建者的心思

□余元英(雅安)妈妈,再等我两年等我给灾区的房屋多添几匹砖建好那一排排的新房时我就回来为您捶背扶直您的脊梁妈妈,再等我两年等我教会孩子们勇敢面对困难看到他们幸福地微笑时我就回来为您按摩舒缓...

雅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雅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