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民生服务品质 让群众的心更敞亮

四川法制报 2019-12-06 00:35 大字

名山区实验小学的学生通过触摸屏了解法律知识

同学们在一起做沙盘游戏雅安市名山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李月萍 杨文军 本报记者 杨棕贤 文/图

一间不起眼的屋子,一个普通的沙盘,一次有趣的游戏,里面却隐藏着无数孩子内心深处的奥秘……近日,记者来到雅安市名山区实验小学,参观了名山区检察院与该校共同创建的名山区未成年人关爱基地,聆听了该校老师讲述的故事。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一叠叠记录在册的资料,都是名山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缩影。

今年以来,名山区委政法委高度重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纳入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作为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升民生服务品质的有效途径。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要求,名山区根据自身实际,有效整合社会资源,通过“强组织、搭平台、抓重点、建队伍”,全力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省级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强组织

部署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名山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成立了由党政领导为组长,区委政法委、区卫生健康局、区委宣传部、区教育局等10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下发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任务分工方案》。

名山区委政法委依托于三级综治中心,在18个乡镇、14个社区、172个村都建立了心理疏导室,以此畅通群众反映诉求渠道,预防化解矛盾纠纷。同时,搭建了多层次的青少年心理服务平台,以青少年心理健康培育为重点,在全区33所中小学校建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室并配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区党校建立1个青少年心理健康校外辅导中心,在4个社区建立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辅导站,建立1个未成年人心理关爱基地。坚持大众化服务、群体化服务和个性化服务相结合,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内容,强化各项服务措施,将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纳入到网格化管理、矛盾纠纷化解、重点人员管理、特定利益群体维稳等工作中去。

搭平台

整合资源建立健全心理健康网络

名山区委政法委有效整合全区各类心理服务资源,搭建基层社区心理服务平台,完善教育系统心理服务网络,建立未成年人心理辅导中心和医疗机构心理服务场所,不断完善精神卫生综合管理组织,为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奠定了基础。“名山区未成年人关爱基地是2017年以来,名山区检察院立足辖区实际,深入践行保护性司法理念,以最大限度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为核心,积极探索实践、打造名山检察特色,从保护未成年人权益、预防再犯、帮教未成年人等方面着力构建多元化帮教体系的体现。”名山区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倪学华告诉记者,成立基地之前,名山区检察院对辖区内的全部重点学校一一进行了走访和调查,并且同区教育局、团区委、区妇联等部门衔接并交换了意见,最后结合名山区未成年人的工作特点,选定了名山区实验小学作为未成年人关爱基地,深入开展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教育、心理抚慰和社会安置相关工作。

名山区检察机关积极延伸职能,以心理抚慰和社会安置等为抓手,结合名山区地方特色进行创新,在深入分析近年来区域内办案特点和案发原因等基础上,通过被害人救助、亲职教育、心理抚慰等举措关爱和帮护未成年人,活动形式多样,成效明显。

名山区卫健系统积极整合卫生医疗资源开展社会心理服务,在名山区人民医院设立了心理医学门诊,为焦虑、抑郁患者提供心理诊疗服务900余人(次),同时在名山区中医院建立了残疾人心理康复中心,免费为70多名残疾人提供了康复训练,帮助残疾人群体树立积极自信的心态。名山区卫健局副局长李江向记者介绍,在帮助残疾人群树立信心的同时,还需要关心和关注这些人群背后的家庭,为残疾人家庭成员提供心理疏导,缓解家庭成员的精神压力,才能更好地营造良好的残疾人康复家庭环境。不仅如此,该局还组织执业医师对辖区内重点监管的137名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进行重点服务,患者健康状况有了一定的改善,肇事肇祸同比有了大幅降低。

抓重点 服务重点人员促进社会综合治理

考虑到课堂教学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名山区坚持以学校为阵地,强化青少年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使健康教育课开课率达到100%。面向全体学生广泛组织开展心理健康专题讲座、亲子活动、座谈会等系列活动,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对出现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特别是单亲儿童、留守儿童、发生重大变故家庭学生、存在心理障碍学生等特殊个体,安排专人及时进行科学的心理咨询与辅导。

司法部门针对社区矫正人员建立完善心理服务工作机制,对纳入重点管理的109名社区服刑人员,坚持每半年开展一次心理诊断,为其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名山区检察院聘用2名专业心理咨询师,为涉案未成年人提供专业心理修复和健康辅导9次,帮助他们恢复正常心理状态。

在办理的全部涉案未成年人案件时,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和心理咨询师反馈意见,名山区检察院积极开展对当事人(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害人、被判处缓刑社区矫正未成年人)家属进行家庭教育和相处方式的亲职教育及亲子沟通辅导,帮助构建和谐健康的家庭模式,充分发挥家庭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让涉案未成年人尽快走出心理阴影,回归社会。2018年11月,名山区发生一起未成年人犯故意伤害罪的案件,犯罪嫌疑人是一名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法院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判决后,名山区检察院综合评估后,决定对该少年进行帮扶。通过多方走访,名山区检察院刑检一部主办员额检察官吴玉梅了解到该少年从小成长的环境不易,缺乏正确引导,才导致如今偏激冲动的性格。于是,吴玉梅对症下药,在每一次听取该少年思想汇报时都给予关心关爱,并联系上他的家长,沟通了教育青少年的注意事项和方式方法。令人欣喜的是,6个月的考察期满,该少年顺利通过考察期,并且在性格上有了惊人的转变。

建队伍 培育一批“不走的”心理咨询队伍

自今年全面启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省级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名山区招募培训心理服务志愿者50名,为乡镇、社区培养了一批“不走的”心理服务志愿者队伍。教育部门组建了专业心理教师队伍,开展学校学生的心理服务工作。引进社会组织,从本地招募、组建4支“暖心志愿者”队伍,通过“情感关怀”专业心理技术的培育和督导,增强其从事心理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本地心理服务工作储备有生力量。截至目前,名山区培育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辅导员17名,初步建立了一支以志愿者为主体,专业心理咨询师为骨干,教师群体和社会组织相配合的心理咨询队伍,积极参与到全区社会心理服务工作。

名山区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进一步完善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切实提升全民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在全社会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为全社会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氛围,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心理问题引发的各类案事件的发生具有重大意义。

新闻推荐

主动担当 助推名山高质量发展

雅安日报讯11月27日,名山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开展“解放思想、担当作为”大讨论活动,传达学习《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

名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名山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