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出发 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

雅安日报 2019-12-03 09:07 大字

“因为头痛去医院看病,检查不出原因,症状也一直没有缓解。这种情况就要考虑是不是心理上的压力太大……”11月26日,天气寒冷,但名山区实验小学的会议室内却异常热闹。这里正在开展一堂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讲座中,不仅有该校班主任教师们参与,还邀请了部分学生家长前来聆听。

当天,心理咨询专家围绕青春期心理健康、心身问题识别与处理、教师压力带来的身心变化及压力舒缓、如何调整心态等方面展开。

开展这样的培训,是名山区积极推进社会服务心理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通过开展心理讲座,培养相关心理咨询的师资力量,以此来疏导和化解学生、老师、家长的心理压力,构建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心结”不解,社会难安。2019年以来,名山区委政法委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要求,根据名山区实际,有效整合社会资源,通过“强组织、搭平台、抓重点、建队伍”,四位一体全力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省级试点初步成效。

名山区实验小学老师带领学生做沙盘游戏

“暖心故事坊”志愿者招募活动现场

多层次心理服务平台

撑起心理健康保护伞

青春期敏感、产后抑郁、感情问题、升学压力……现代社会节奏快,竞争压力大,许多市民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如何解决不同群体的心理问题?对此,名山区委政法委积极搭建起多层次的心理服务平台。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希望,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名山区实验小学,设立了名山区未成年人心理成长指导中心。

彩色的墙面、温馨的布置,这里设有团体辅导室、沙盘室、宣泄室、心理咨询室……穿过一道被精心装饰过的卡通门,便进入了名山区未成年人心理成长指导中心。学校让具有心理咨询资格的老师,采用电影课程、团体辅导、沙盘游戏、压力宣泄、学习培训等活动形式,对学生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和心理抚慰,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与此同时,这里也是名山区检察院与名山区实验小学共建共享的“未成年人心理关爱基地”。名山区检察院整合妇联、学校、社会力量组建专业心理咨询师团队,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心理疏导和治疗。

名山区以青少年心理健康培育为重点,在全区33所中小学校,建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室并配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目前,在名山区委党校建立1个青少年心理健康校外辅导中心,在4个社区建立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辅导站,建立1个未成年人心理帮扶基地。整合团区委乡村少年宫资源,今年以来,在50多个村开展留守儿童心理抚慰服务30余次。

产后抑郁、职场压力、焦虑……针对日益增长的心理服务需求,名山区还在名山区人民医院设立精神心理门诊。“咨询群体以学生、中老年、产后孕妇、职场高压力群体为主,病种以抑郁、焦虑、适应障碍居多。”名山区卫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自2017年精神心理门诊设立以来,月门诊人数从最初每月20余人次增加到目前100多人次。医生对有精神分裂症的患者,能及时诊断鉴别并给予合理转诊。

名山区人民医院设立了心身医学门诊,专门为焦虑、抑郁患者提供心理诊疗服务。同时,名山区中医院建立起残疾人心理康复中心,不仅是残疾人的心理健康问题,还为残疾人家庭成员提供心理疏导服务600余次,缓解家庭成员的精神压力,营造良好的残疾人康复家庭环境。

在农村,名山区解放乡银木村设立了“谈心说事室”、银木村综治中心、警务室调解室为一体的心理咨询室,群众不仅可在这里解决纠纷,同时也能接受心理疏导。目前,名山区依托三级综治中心建设心理疏导室,全区已有18个乡镇、14个社区、172个村建立心理疏导室,畅通群众诉求渠道,预防化解矛盾纠纷。

学校、乡镇、医院、社区、检察院、司法局……名山区通过整合社会资源,搭建覆盖学生、普通市民、特殊人群的多层次心理服务平台。

名山区检察院工作人员正在和学生沟通交流

学生正在上心理健康教育课

关注重点人员心理服务

筑牢心理健康保护网

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尤其是加强未成年人、残疾病人、社区矫正人员等重点人员的心理健康服务。一个简单的心理问题不能得到合理解决,就很有可能带来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一名16岁的少年因犯寻衅滋事罪而被判缓刑,在社区进行矫正。“没有前科,年龄还小,他今后的人生路还很长。”承办该案的名山区检察院检察官吴玉梅表示,希望通过帮助,引导其走出心理阴影,回归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与办案同步进行的还有心理辅导,在了解到其父由于长期在外务工,因而在该少年青春叛逆期与其交流少的情况后。名山区检察院专门聘请了专业心理咨询师对该少年进行心理疏导,并对其家长进行亲职教育,让其承担起对孩子的监管责任。

一段时间后,承办检察官了解到该名少年透露出想要继续读书的想法。其父亲也在积极联系学校,目前该少年已逐步回归正常生活和学习,与家人的关系也得到明显改善。

这并不是个例。今年以来,名山区检察院聘用2名专业心理咨询师,为涉案未成年人提供专业心理修复和健康辅导9次,帮助他们恢复正常心理状态。

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不是一家部门的单打独斗,除了检察机关在行动外,名山区司法部门针对社区矫正人员建立完善心理服务工作机制,对纳入重点管理的社区服刑人员,坚持半年一次的心理诊断,为其提供心理健康服务。

名山区卫健局组织执业医师,对重点监管的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进行重点服务,患者健康状况有了一定改善,肇事肇祸发生率同比有了大幅降低。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希望,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也很重要。名山区坚持以学校为阵地,强化青少年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我要是死了的话,肯定和你们脱不了关系。”曾经有一名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写纸条表达出极端心情。这一情况引起了名山区一所学校的班主任注意,并联系了该校心理健康室的教师郑天惠。

一个简单的沙盘摆放,就能探寻学生的内心奥秘。随后,郑天惠以带领该名学生摆放沙盘的方式与之沟通交流。了解到小朋友是因为缺乏父母关爱,因此性格比较敏感后,前后和小朋友进行三四次沟通,并联系该学生家长进行交流,希望家长对其付出更多关心关爱。

“我去了很多地方玩,我现在太幸福了。”经过一个假期,当郑天惠再次以朋友的交谈方式,回访该名学生假期过得怎样时,该名学生已然转变,并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在实际工作中,名山区各类学校发挥课堂教学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健康教育课开课率达100%。面向全体学生广泛组织开展心理健康专题讲座、亲子活动、座谈会等系列活动,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对出现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特别是单亲儿童、留守儿童、发生重大变故家庭学生、存在心理障碍学生等特殊个体,安排专人及时进行科学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加强家校联动,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召开家长座谈会、交流会等形式,指导家长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营造家庭心理健康的良好环境。

2019年,名山区实验小学组织开展沙盘活动8次、心理电影课程教学4次、学生团体心理教育辅导4次、学生情绪宣泄活动4次,以此培育青少年乐观向上的阳光心态。

专业事交给专业者做

积极培育心理咨询队伍

心理服务是一件专业的事情,专业事就要交给专业人来办。

11月8日,名山区委政法委举办暖心志愿者招募活动,对名山区现有的具有心理咨询师证书的教师、医生、单位工作人员发放聘书,并进行了一次现场集中培训。本次活动通过购买社会服务的形式,在名山区中心社区开展暖心志愿者招募,发放暖心志愿者手册,让有意向的群众进行填报申请。

此前,名山区委政法委还招募心理咨询服务志愿者50名进行培训,为乡镇、社区培养一批“不走的”心理服务志愿者队伍。

在名山区实验小学,成立心理健康工作室,目前工作室有领衔人员1名,成员3名,所有成员都具备专业心理健康教育资格证书。名山区教育部门还组建专业心理教师队伍,全区33所中小学校均确定了1名心理健康联系老师,组织开展本校学生的心理服务工作。

截至目前,名山区共培育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辅导员17名,初步建立了一支以志愿者为主体,专业心理咨询师为骨干,教师群体和社会组织相配合的心理咨询队伍,积极参与到全区社会心理服务工作中。

“良好的社会心态是社会发展稳定的前提,是社会治理及其创新得以有效进行的社会心理基础。”名山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名山区制定下发《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分工方案》《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分工方案》,让各部门各单位共同发力,积极为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而努力。

为推进名山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今年九月,名山区成立了由党政领导,区委政法委、区委宣传部、区卫生健康局、区教育局等十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并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平安名山、健康名山和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名山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定期召开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协调解决试点工作重点难点问题,推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试点建设。

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不是一蹴而就。下一步,名山区将以培育心理服务队伍为重点,搭建多层次的社会心理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党政领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将心理健康服务作为健康细胞工程和基层平安建设的重要内容,力争到2021年底,健全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在全区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雅安日报记者李晓明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新闻推荐

餐厨垃圾智能收运 切实保障食品安全

雅安日报讯28日,市政协医卫体育委会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部分市政协委员前往雨城区、名山区就“地沟油”智能收运和...

名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名山区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