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上 传统茶艺融入现代味

四川农村日报 2019-11-05 06:41 大字

民间收藏馆里保存的甑。

□本报记者 刘佳 文/图

雅安市名山区新店镇长春村“茶马司”遗址旁,有一座民间收藏馆,创办人是本地村民李秀伟。馆内藏品丰富,收藏着名山及周边民间器物、农耕用具、日常用品等万余件。10月23日,记者走进这家收藏馆,几件开口小、底部大的木制圆桶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这个叫做甑,是手工制作传统黑茶的工具。”管理员李秀林介绍说,黑茶的最早发源地应在雅安地区。雅安地区多雨,茶叶做好后易回潮,而成熟的老秆叶茶回潮后自然发酵滋味有所改善,更加醇和,由此逐步形成了被市场接受的大宗黑茶商品,雅安的黑茶传统技艺也在不断传承弘扬。

借助现代手段

传统茶艺得到传承

“藏茶还是要用传统的黑茶煮制,藏区的老人们特别熟悉这个味道,大家都爱喝。”在名山一家名为“义兴茶号”的藏茶公司,记者碰到从阿坝县来这里采购的茶商更德,他这样告诉记者。

如今,在雅安仍然能够喝到传统藏茶,但小作坊式的手工制茶已不常见,代之的是以机械化制茶工艺和公司化运营模式。

“在雅安,黑茶的制作工艺是一脉相承的。”雅安义兴藏茶公司总经理、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四川省制茶大师郭承义说。

黑茶的基本工艺流程是杀青、初揉、渥堆、复揉、烘焙等。郭承义介绍,在很早以前,用于茶马贸易的黑茶,基本上是全手工制作。“我们现在生产的黑茶,基本都是机械化制作,工序优化,卫生安全,风味更好,产量也有了较大提升。”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郭承义购进设备用于制作黑茶,到了90年代,杀青、揉捻等大部分黑茶制作工艺已经机械化,同时,黑茶产量有了显著提升:4-5名农户组成的传统家庭式作坊,一年最多制作黑茶几百斤到上千斤;机器制茶则能够达到100万-200万斤的年产能,当地茶农也不再加工黑茶,而是将鲜叶卖给加工厂,制作成品牌黑茶上市。

背夫变电商

不断开拓市场

雅安制作的黑茶,过去主要通过茶马古道供应藏区,又称“南路边茶”。如今,茶马古道已经退出历史的舞台,随着边茶一同消失的,还有古道上的马帮、背夫们。但雅安的黑茶生产加工从未停止,而是适应了现代商品社会的需求获得新生。

郭承义告诉记者,在过去,从茶马古道入藏的边茶,需要通过锅庄销往周边县区,锅庄在茶马古道中扮演了最为直接与活跃的角色:既是过往茶商和驮队的食宿之地,又是贸易中介。

“以前康定就是茶马互市的集散地,通过那里的锅庄,我们将边茶运进藏区;现在我们通过藏区各个县城的经销点、茶庄和门市,将黑茶直接运过去销售。”郭承义说。

如今,郭承义已开始在网上销售黑茶。他告诉记者,雅安黑茶在“天猫”与“京东”上都有网店,“天猫”店的年营业额在几十万元左右,还在全国各地培养了一批忠实的老客户;京东商城去年5-6月份上线,已初步实现盈利。通过电子商务,雅安黑茶远销到了韩国、新加坡等地。

传统的边销茶与现代销售渠道相结合,让古道黑茶产业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新闻推荐

在名山探寻茶马古道的前世今生

箭竹村茶马古道旧址。历史上茶马古道线路图。资料图片茶马司外景。茶马司遗址至今可见保存完好的石柱。□本报记者刘...

名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名山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