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警方 多次调解化纠纷 重筑和谐获点赞

四川法制报 2019-05-15 01:01 大字

李月萍 本报记者 杨棕贤

近日,雅安市公安局名山区分局车岭镇派出所接报警称“名山区车岭镇发生一起邻里矛盾纠纷,双方因此发生打架”。民警赶到现场后发现,双方争吵不断,各执一词。为防止事态升级造成不必要的冲突,派出所对此高度重视,并联合村上村干部、乡镇司法所工作人员先后多次对此进行了调解。

考虑是邻里纠纷,并且当事人双方还有同宗族的亲戚关系,又在同一个地方生活和工作,如果采取诉讼是无法根本解决实际问题,甚至还有可能加深两家人的矛盾,如不把两家人的根本矛盾解决,可能会引发更大的冲突。派出所民警考虑到,想要实质化解双方当事人的矛盾纠纷,就必须对当事人进行调解。

经了解,发生纠纷的二人均为车岭镇人,双方在土地的使用问题上有矛盾,如今矛盾加剧动起了手。考虑到打架双方年龄都不小了,又是同宗关系,民警了解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后,考虑到双方是多年的邻居,平日里低头不见抬头见,治标还得治本,本着缓和双方当事人的邻里关系,促使双方日后和谐相处,避免因此事而引发更大的矛盾的原则,对双方进行耐心细致的调解工作,民警分别对双方当事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明之以法。

调解过程中,因为双方都在气头上,所以双方当事人一度互不相让,气氛紧张,调解工作一时陷入僵局。为了从源头解决双方的纠纷问题,民警联合了村委会、乡镇司法所工作人员一起进行多元化调解来解决这场纠纷。经过民警和村干部一番摆事实讲道理的调解工作,双方的情绪逐渐平静,两人都低着头默不作声。最终,民警苦口婆心地说,双方矛盾的发生,并不是其中一方的过错,而是双方都有不对的地方。民警讲法律、讲温情、讲亲情,从当天下午3点钟调解到晚上9点钟,最终,双方当事人相互谅解,被打者不再追究打人者的责任,并且考虑到打人者年事已高,家中经济拮据的情况,也不再追究自己因为被打而产生的医疗费、生活费等费用。见双方情绪逐渐平息,民警起草了调解协议书。同时,打人者还口述了一封由民警执笔的道歉信,当场交给被打者。

两家人最终握手言和。当事人说:如果没有今天的调解结果,我们的纠纷不会了结,矛盾冲突也会更加激烈,感谢民警实实在在的为民化解纠纷,使得我们本该亲密和谐的友邻关系没有恶化下去,纠纷也得到实质性解决,我们双方在今后的生产、生活中一定会互谅互让。

新闻推荐

为蒙顶山茶插上资本的“翅膀”

茶博会上的蒙顶山茶展区。□本报记者刘佳文/图“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对蒙顶山茶的极大...

名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名山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