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贫困村力争“弯道超车”

四川农村日报 2017-03-22 06:17 大字

柠檬园里的管道灌溉出水管。

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帮一把

□特约通讯员 杨波本报记者 吴平 文/图

大力推进水利建设

加快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发展低压管道输水、喷灌、滴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全面推进第二批40个节水型社会重点县建设。

3月20日,在高县沙河镇省级贫困村上古村,林润柠檬种植合作社负责人沈学成正在查看柠檬长势。明年,他种的百亩柠檬就将初挂果,“柠檬最缺不得水,干个10天就枯黄,现在有了管道灌溉,没了后顾之忧。在示范作用下,村民会一步步跟上来。”

该村第一书记郑昌奎表示,2017年上古村计划脱贫,产业规划起点高、配套项目标准高,这是贫困村的后发优势,希望借此倒逼园区管理、合作社运营规范化开展起来,将全体村民的思想和干劲统一到脱贫攻坚中。

灌溉用上“自来水”产业扶贫底气足

“当初县上在宜栽区规划了柠檬产业,沙河镇有3000亩,但村民担心风险大,宁可地荒着也不愿试一下。”沈学成介绍。2015年9月,他带头栽下了110亩柠檬,上游虽有一座小水库,但中间有散布的巨石相阻隔,没有沟渠连通田间。每次要浇水,要调配肥、药,都得靠肩挑背扛,在几百米的坡地爬上爬下。

一年后,高县的高效节水灌溉项目覆盖到他这里。还是以水库为水源,管子埋在地下不占土地,每隔50米有一个出水管,每次浇树时,用一条软管相接,工人拎着管子浇水即可。“越往下走水压越大。”沈学成拧开出水管的开关演示着,“看到灌溉像用自来水一样方便,村民也有了底气,接下来扩大规模、连片发展会越走越顺。”

高县水务局农田水利管理站站长李军介绍,该县已完成1.3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十三五”期间至少将完成2万亩。目前工程已覆盖茶叶、大棚蔬菜、特色水果等主导产业,增收效果明显。例如沙河镇的大棚葡萄,采用滴灌方式不仅减少了用水量、还降低化肥、农药用量,每斤售价可达30—50元。

后发优势定位高

产水配套促增收

2016年,四川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多万亩,已在稻城县、泸县、名山区、雨城区建立了多个示范点。今年,全省将完成45万亩的高效节水灌溉面积,比去年任务量提高一倍多,并且将在接下来的三年维持该发展速度,整个“十三五”期间至少完成200万亩。

除了任务增加、速度提升,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将更多地投向贫困村,服务于脱贫攻坚。

以往摊大饼式的投入,导致各地只能小修小补,无法集中资源完成实质性的工程完善。有鉴于此,近年的小型农田水利项目转变思路,通过竞争立项,遴选一批群众积极性高、项目建设效益较好的县(市、区)进行重点实施。

省农水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高效节水灌溉项目适用于经营规模适度、经济效益较好、农业社会化组织水平较高的区域,只有这些区域,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才能建得成、用得起、管得好。当前,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对灌溉设施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实现产水配套、精准灌溉,将显著提升产业的综合效益。 (紧转02版)

新闻推荐

雅安规范涉案财物管理

本报讯(卢静)近日,雅安市名山区法院召开院长办公会,决定采取四项举措,不断完善、规范涉案财物管理工作。该院决定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涉案财物管理由一名院领导牵头负责,统一归口到办公室,落实专...

名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名山区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