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劳动者”徐源的理想与坚守
当事人向徐源(左2)赠送锦旗杨棕贤本报记者罗孝伟文/图
在雅安中院,经常能遇到一个抱着沉甸甸卷宗匆匆而过的瘦小背影,她就是徐源。从小,她受父亲影响,对法律有着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2002年自学法律本科,2006年进入法院系统,目前是雅安市中院民一庭助理审判员。今年44岁的她,不仅有着70后的坚守,有着80后的拼搏,更有着90后的朝气和梦想。
为了梦想 她奋力拼搏
徐源出生在荥经县,父亲是村干部,常为村民调解家庭纠纷,声望很高,深受村民敬重。在父亲的影响下,徐源也成了一个“爱管闲事”的孩子。村里的孩子打架、闹矛盾,她总是爱模仿父亲,有模有样进行“调解”。成为像父亲那样做事公正、受人尊敬的人,成了徐源儿时的梦想。
时光飞逝,1991年高中毕业后,徐源到名山电力公司工作,并组建家庭。但徐源却渐渐感到和自己的梦想渐行渐远。“当一名法官才是我的梦想。”此时已为人母的她,一边工作,一边自学法律,考取了法律专业本科学历。经过3年的坚持,她以优异成绩被汉源法院录用,成了一名“准法官”。
“徐姐不仅做事认真负责,而且比我们年轻人还勤奋好学。”谈起徐源的工作作风,同事张脘胶赞叹不已。在徐源的办公桌上除了厚厚的卷宗,记者还见到不少法律书籍。徐源发挥“勤能补拙”的精神严格要求自己,不断通过学习来充实自己。在徐源家中最多的就是书籍,几个书柜都没能装完,茶几上、床头上都放有她常看的书。徐源至今还保持着早上5点多开始看书的习惯。
正是有这种认真负责,不断学习的态度,她2010年12月被四川省委、省政府评为“调解工作先进个人”,2011年11月被省高院评为“全省法院大调解工作先进个人”,2012年2月被雅安市中院荣记个人三等功。2015年8月被雅安市委、市政府荣记个人二等功。近期,还获得雅安市最美劳动者的称号。
不忘初心 她拼命坚守
翻开徐源的笔记本,上面写着这样一段话:“我从小向往法官这个职业,因为能维护公平正义。父母教育我,为身边人做力所能及的事会收获快乐。”徐源十分热爱法官这个职业,为了及时解决当事人纠纷,徐源经常加班到深夜。一次她因加班过度又患重感冒,晕倒在办公室,所幸同事及时将她送到医院。医生建议住院治疗,但她放不下手中的案件,硬撑着白天上班,晚上去医院输液。2014年8月22日,徐源急性颈椎病发作,但这一天恰巧有一起借贷纠纷案件开庭,案情复杂案件标的大。为查清案件事实,徐源忍着疼痛与合议庭整整忙碌了一天。晚上,才在家人的陪伴下去医院检查。因长期伏案工作,如今徐源还患上严重的腰椎病。虽然病痛缠身,但她所办的民事案件是全院数量最多、调解率最高、效果最佳的。自2013年“4·20”芦山地震以来,徐源在名山区法院,承办民事案件566件,调解率达91%,办理诉前调解案件196件。2013年12月遴选到雅安中院以来,截至5月中旬,她共承办民事案件172件,审结155件,结案率达90%。
为了信任 她愧对亲人
获得最美劳动者的称号,徐源心里感慨万千,“法院是个大家庭,而我只是其中最平凡的一员。”谦虚之余,其实徐源的心底还深藏着愧疚,那是她未尽儿女孝道的难以释怀的内疚。徐源从小就是一个懂事孝顺的孩子,而在母亲最虚弱的时候却不能陪伴左右。2013年4月初,徐源的母亲突发病重被连夜送往华西医院抢救。
就在母亲住院期间,“4·20”芦山地震发生了,徐源没来得及照顾病重的母亲,次日便回到工作岗位。在徐源走后不久,母亲的病情就开始恶化并转入重症监护室,但此时的她只能默默为母亲祈祷,无法抽身。直到半个多月后才回到医院,但母亲已处于昏迷状态。两天后母亲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而今,徐源每每想起母亲,心里都会充满深深的歉疚。但感慨之后她总是摇头说:“作为一名法官,应该有所担当,才能对得起当事人的那份信任。”徐源在工作和生活中积极践行“两学一做”,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落实在行动上,真正成为了一名不忘初心,胸怀理想,砥砺前行的合格法官。
新闻推荐
4月19日,省委书记王东明,省委副书记、省长魏宏到雅安市雨城区南郊乡余家村公共服务中心创业展示厅调研,与接受就业技能培训的当地村民亲切交流。本报记者毛漫丁摄芦山强烈地震两周年到来之际本报讯(...
名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名山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