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记者暗访示范村 看看到底美不美

四川日报 2016-06-17 23:36 大字

“到处有垃圾”的村庄 咋上了公示名单追踪

编者按

6月15日,本报刊发《“到处有垃圾”的村庄 咋上了公示名单》一文,引发读者对“环境优美示范城镇乡村”关注。

2008年四川省启动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2011年又启动了环境优美示范城市、县(市、区)、镇乡、村庄的评选,截至目前,共有18个设区城市、64个县(市、区)、400个镇乡、4000个村庄先后上榜。四川省大范围命名环境优美示范单位,从根本上说是为了创造和保持整洁、优美、文明的城乡人居环境,保障公民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那么,这些示范单位,特别是基层的环境优美示范村上榜之后,是否依然保持命名时的优美人居环境呢?如果一如既往,他们有何经验?如果有所退步,他们又有何苦恼?

为探究竟,本报记者兵分几路,明察暗访四个环境优美示范村。

雅安市名山区建山乡见阳村:

获评3年后环境依然优美

□本报记者 吴忧 郝勇 文/图

6月13日上午,记者来到雅安市名山区建山乡见阳村聚居点时,58岁的李安江正在村内的小广场清扫垃圾。李安江是村上的保洁员,每天都要清扫村内公共区域,并清理草坪中的杂草、树枝,工作时间在3个小时以上。

见阳村是2013年度的“环境优美示范村”。记者走访发现,经历过“4·20”芦山强烈地震等灾害影响及农房重建工作后,见阳村内道路干净整洁,建筑风貌整齐明亮,除了靠近村委会的一栋楼背后堆放有少量建筑垃圾外,其他地方只有零星的生活垃圾。

住在新村A-3楼的88岁居民周绍斌告诉记者,村干部时常通过大会宣讲及入户宣传的方式,介绍如何正确处理生活垃圾。周绍斌带着记者参观了一个垃圾收集池,他介绍,村民每天都会打扫门前屋后,并将收集起来的生活垃圾扔进垃圾收集池中,每个月都有垃圾车前来清运。“保持环境优美人人有责,弄干净了我们自己住着也舒服。”周绍斌说,希望这项工作能够一直持续下去。

“这是一个持久战。”建山乡政府相关负责人蔡罗锦告诉记者,获评“环境优美示范村”后,其可持续性是乡政府关注的重点。“除了适当增添垃圾收集池等基础设施,配备保洁人员,保障垃圾清运等措施,更重要的是加强老百姓的主体意识,形成观念,入脑入心。”蔡罗锦介绍,聚居点成立了村民自管委员会,一切大事都由大家商量着干,形成村规民约,将“门前五包”等要求落到了实处。

村主任周洪均兼任村民自管委员会主任。他介绍,如今的见阳村,小孩都知道要将垃圾扔进垃圾桶,大人都知道生活垃圾要扔进垃圾收集池。“尽管如此,见阳村仍有许多不足,比如垃圾需要户分类,但是这方面的宣传教育还做得比较少,能够做好的老百姓几乎没有;一些死角还是有垃圾,我们马上进行整改。”

保洁人员李安江告诉记者,他每个月只能拿到600元报酬,生活拮据。对此,蔡罗锦表示,保持环境优美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除基础设施外,保洁人员、垃圾清运需要不间断的资金投入,现在这部分资金是由乡财政列支,压力较大。”

蔡罗锦说,建山乡正探索新的体制机制,“比如卫生治理费由乡财政补贴一部分,老百姓自筹一部分,提高保洁人员、垃圾清运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发挥自管会的作用,强化老百姓的主体意识。”

绵阳市安州区黄土镇方碑村:

每户每月5元搞定日常保洁

□本报记者 邹俊川 文/图

6月14日傍晚,在绵阳市安州区黄土镇方碑村村委会广场上,群众有的在跳坝坝舞,有的在健身器材上锻炼身体。“我没想过能住上这么漂亮的小区。”正在吊单杠的方碑村5组村民曾光延告诉记者。

灾后重建中,方碑村统规自建,村民住进了集中安置小区。2010年,方碑村被评为省环境优美示范村。

走进小区,10米宽的街道两旁绿树成荫,一栋栋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掩映在绿树丛中,每个路口都安装有监控。村里的小广场上,乒乓球台、单杠等健身器材一应俱全。在路旁,每隔二三十米就放置有一个垃圾箱,车辆有序停放在停车位上。

方碑村的优美环境是怎样保持下来的?村党支部书记冯明蓉告诉记者,经村民代表大会同意,由每户村民每月交5元清洁费,然后公开招标,中标者不仅要负责小区的日常保洁,还要负责绿化浇水、修枝、治虫等工作。村民汪丛桂以27000多元/年中标。

“收清洁费时,大部分村民都很踊跃。”冯明蓉说,但也有个别村民并不理解,“自家的院子自家扫,何必花那个钱?”为不让个别人行为影响更多人,村委会对未交清洁费进行了垫付。

冯明蓉并不担心村民一直拖欠:“环境卫生搞好了,村民再不交就不好意思了。我们从一开始就严格考核,并鼓励村民积极监督。”

严格的考核让汪丛桂坦言压力很大。每天清晨五点,他就和家人一起开始清扫街道。“如果卫生没做好,大家就有意见,我们就要被扣钱。我每天要清理垃圾箱,只要没下雨,每天都要清扫小区。”看到小区环境卫生一直保持得很好,拖欠清洁费的村民也主动补交了。

省环境优美示范村不仅需要面子,还需要里子。方碑村利用距离安州城区近的地理优势,将复垦的土地用来搞蔬菜种植,群众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成都市龙泉驿区茶店镇龙泉湖村:

“亲戚都羡慕这里的空气和环境”

□本报记者 罗向明 文/图

成都市龙泉驿区茶店镇龙泉湖村是2010年度“五市十县百镇千村环境优美示范工程”优美示范村之一。

6月15日,记者从龙泉湖村村委会旁边一条小路进村,路不宽,仅够一辆车行驶,路面很干净,几乎见不到白色垃圾。

村民吴国恩告诉记者,这里是龙泉湖村4组,这条小路是当年村民们集资修建的,大家取了个好听的名字——花朝门路,意喻家家开门见花,生活红火。

“我们每天起床就各自把门口打扫干净,公共地盘有专门的保洁员。”聊起生活环境变化,吴国恩乐呵呵地说:“亲戚都羡慕这里的空气和环境。”

记者转进另一条通往5组、6组的小路,沿途看到,每隔500米左右都摆放着3-4个特制垃圾桶,在村民稍微集中的地方,还放有可回收垃圾桶。一路走来,记者发现很多村民的家都没有筑围墙,院里收拾得比较整齐。“随时保持环境优美整洁,村民已入脑入心。”龙泉湖村党支部书记卿梅介绍,平时村里大小会都强调环境治理,让大家首先从思想上重视,区上全额给付,让村里专门请了10名保洁员,负责村道及公共区域的环境卫生,每天早晨清扫一次。遇到沟渠清理等一些需要集中整治的项目,村上则会启动“一事一议”,动用村级公共服务资金进行维护整治。“现在镇、区都会不定期来检查、回访,但我们不怕,随时都经得起检查。”

从2015年底开始,成都全面打响了城郊接合部环境治理攻坚战,制定了考评标准,严格考核评比,一月一考评,及时通报考评结果并逗硬奖惩。同时,还建立起市级部门评定与第三方测评相结合的评比机制。市治理办依据市级部门评定、第三方测评结果及日常评价,每月对区(市)县工作成效进行排名,考评结果向社会公布,并作为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目标考核重要组成部分。

眉山市仁寿县清水镇石鼓村:

垃圾收集池周围无人清扫

□本报记者 吴忧 郝勇 文/图

6月13日下午,位于石鼓村村口道路边的垃圾收集池周围,破碎的瓷碗、用过的纸尿布及烟盒、药盒、塑料瓶等生活垃圾占领了大约10平方米的土地。附近的一条沟内,还有一个被遗弃的沙发。

仁寿县清水镇石鼓村是2012年度的“环境优美示范村”。面对如此景象,村支书雷金平说:“我们马上整改。”他现场拨打了垃圾池所在组负责人的电话,要求立即处理现场堆放的垃圾。

雷金平解释说,经费紧缺让环境治理工作难以持续推进,加上近期村干部忙于做少数农户的拆迁工作,工作重心有所转移,造成了眼前状况。

记者看到,5组51号田孝军家门前干净清洁,但20米外的道路两边,就有不少生活垃圾散落。“都是各人打扫各人门前。”田孝军说,他没看见有专人负责清扫村内公共道路。

在4组10号的覃永江家门前,两个垃圾桶摆放整齐,并被套上了塑料袋。覃永江告诉记者,他时常打扫自家院内及房前屋后,并将垃圾收集起来,带到约1公里外的石鼓村垃圾集中收集点扔弃。上面提到的那个垃圾收集池,距离覃永江家不到500米距离,但始终无人清运。

对此,雷金平解释说,那个小型垃圾收集池已经报废,“原来这里有几户人,但是已经迁走了,所以(垃圾池)就没有用了。”

雷金平介绍,石鼓村现有40多个小型垃圾收集池,村上每个月都会收集池内的垃圾,并运至成都至黑龙滩旅游公路边的石鼓村垃圾集中收集点,再由镇上统一清运。在大路边的垃圾集中收集点,记者看到了垃圾被焚烧的痕迹,一些垃圾散落在收集点外。

村委会会计张军华负责收集工作。他介绍,村上出资购买了一辆三轮车,每次收集时都由他开车,另外3位村民协助。“我是义务劳动,一般是利用周末等休息时间收垃圾。”张军华说,协助的村民需要列支报酬,大概为100元/人·天,村上安排由各组组长负责公共区域的清扫,每月可以提供400元补贴,“这么少的钱,不可能要求天天出来扫,一个月扫几次。”

雷金平说,村上公共运行经费及办公经费本来就比较紧张,要请人每天清扫村内道路,请专人收集垃圾不太可能。村委会曾计划向村民收取12元/户·月的卫生服务费,但遭到村民抵触,没有落实。

名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名山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