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援建要建精品先修样板房给群众看

四川日报 2015-04-19 09:32 大字

□本报记者 张立东 罗之飏

4月10日,天全县多功乡南天新镇,周映强的灯饰店在鞭炮声中开门迎客。在天全县城以外的地方开店,对周映强来说是今年的重大决定。“到这里一看,10分钟就决定了。”周映强说,跟他一起从县城到南天新镇开店的,还有10来家,都是天全县城装饰建材圈里的朋友。

周映强果断作出决定,是看中援建机制带来的商机,被南天新镇的发展前景所吸引。由南充援建的南天新镇位于国道318线旁,是进入天全县的东大门,“产村相融”的发展理念,极具竞争力的区位优势吸引了众多商家落户。灾区重建采取的新机制所带来的新机遇并不只体现在南天新镇。

倾情援建 抠细节抓品质

4月11日,从新建的周公大桥走进雅安市雨城区南郊乡余家村,一条一米多宽的排水渠引起记者的注意。两道石头砌成的围栏形成梯度,为何要加这样一道围栏?“一道挡水一道挡土,这是我们反复试验后做出来的。”成都市对口援建雅安灾后重建指挥部负责人袁海晗介绍,余家村是丘陵地貌,多雨,土质较松,如果没有这道挡土坝,用不了多久,排水渠的作用就会被泥沙削弱。

援建方的这一细节设计不仅保障了工程品质,更体现了对灾区人民的责任。从排水渠到房屋风格再到观光农业园,精心的设计在余家村处处可见。新房风貌已有特色旅游品相,外墙立面堆砌藏羌风格的山石,屋顶是川西民居的坡顶,正在改造的老街乍一看还以为进入了成都的锦里、宽窄巷子。“要建就建好,献上我们全部的智慧。”袁海晗说,专家勘察,优秀的设计团队主刀,一个“小规模集中、组团式院落、生态化环境”规划在余家村变为现实。

杨国智家里正在装修,300平方米的二层别墅,是这位73岁的老人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新房门口贴着大红对联,上联:余家儿女感恩奋进家园美,下联:成都人民倾情援建情更浓。“这对联是我专门找人写的,表达我们的感谢之情。”

精品援建在雨城区随处可见。走进中里镇嘉阳小区,风雨廊桥、文化戏楼等标志建筑已基本完工,这座绵阳援建的川西特色小镇雏形已现。“真正把精品的设计和老百姓的想法结合了起来。”中里镇党委书记古佳明说,以嘉阳小区农房设计为例,依托绵阳市城市规划设计院,邀请到台湾大学夏铸九教授、南京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赵辰教授担纲设计。在征求群众意见的过程中,考虑到有的村民看不懂图纸,绵阳援建方按照设计修建了样板房供群众参考。样板房建成后,绵阳援建干部多次组织群众开坝坝会,征求群众的设计意见。

着眼长远 注入“造血干细胞”

“援建不只是建房子,而是要给灾区的长远发展注入更多的‘造血干细胞\’。”南充援建干部鲜熠成说,这是对口援建的目标。

对口援建市没有简单地“开支票”,更不是简单修修补补,而是带来资金、技术、人才……

南充把有机特色农业带到天全。建设中的南天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可根据产业发展需要一批次提供2000余亩优质种苗,满足全县10多个乡镇2万余亩特色种植业发展,带动1万余户农民发展种植业。

4月9日,记者走进芦山产业集中区,只见德阳市援建的琪雅服装项目车间工人们正在赶制服装。机缝组生产线上,孔明霞是去年回乡就业的一员,“出去打工5年,两年才回家一次,现在家门口有工厂,再也不用出去了。”孔明霞每月收入3000元以上,公司包吃住,周末能回家,她很知足。该项目全部建成后,能吸纳1200人就业,而整个芦山产业集中区,2020年将带动3万人就业。

名山区双河乡骑龙村生态旅游观光茶园是攀枝花援建名山的项目之一。瞄准当地茶产业发展特色,攀枝花按照“一园三区”的模式,打造雅攀共建蒙顶山茶产业园,国家级现代茶叶加工园区、茶产业创新科技园区和生态旅游观光产业园区,从而推动整个蒙顶山茶产业提质增效,实现茶产业提升发展。

增强灾区发展造血功能,芦山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形成兄弟市对口援建帮扶、省级部门助雅招商和人才支援帮扶、社会协同帮扶、政府综合帮扶的“大帮扶”格局。截至4月5日,8个省直部门累计帮助雅安签约项目26个,7个援建市23个援建项目已完工9个,累计派驻各类援建人员1058人次。

新闻推荐

重建新路上跑出“加速度”

□本报记者罗之飏张立东新路子带来新理念,雅安跑出灾后重建“加速度”。这条新路子,是“中央统筹指导、地方作为主体、灾区群众广泛参与”的恢复重建新路。目前,雅安灾后重建已进入高效建设、整体提...

名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名山区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