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机制破难题凝心聚力促重建
重建1年多来, 全市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灾后恢复重建中心任务,凝心聚力、攻坚克难,重建工作取得阶段性重大进展,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肯定和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可,重建项目全面推进,重点难点取得突破,实现年度目标大有希望。截至10月25日,全市2148个重建项目累计完工897个、占比41.8%,累计完成投资362.3亿元、占估算总投资的51.5%,灾后重建已进入高质量建设、综合展现“进度、形象和水平”的新阶段。
体制机制不断创新
雅安纳入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的2148个项目,要在3年内基本完成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任务十分艰巨繁重。
从问题倒逼机制、领导机制、社会协同机制等方面入手,雅安探索建立一套科学的灾后重建项目协调推进机制,整合全市力量,跟进督导力量,不间断地排查梳理,加快推进项目各项开工建设的准备,形成“上下联动、合力攻坚”的工作态势,推进项目建设体现在时间节点任务的进一步细化分解、项目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强、要素保障进一步强化、产业重建进一步加快、“五位一体”工作底线进一步坚守。
2013年11月下旬以来,雅安以项目开工建设为突破口,设立灾后重建“3个时间节点”,即:锁定2013年年底前实质性开工一批,2014年春节前开工一批、完工一批,“4·20”地震一周年基本实现灾后重建项目全面开工的目标,形成倒逼问题解决的工作机制,尽快解决制约项目开工建设中的瓶颈问题。
活用这一机制,今年年初,雅安再次细化了3个时间节点任务,即“4·20”地震一周年时,纳入总规实施项目基本实现全面开工;“7·20”灾后重建启动一周年时,纳入总规实施项目全部开工;2014年年底,力争实现项目开工率和投资完成率“双过半”。
倒逼解决项目制约因素的效果明显,雅安顺利推进了3批灾后重建项目的集中开工:去年12月25日,第一批集中开工222个项目,估算总投资301.6亿元;今年1月26日,再次集中开工项目253个,估算总投资30.2亿元;4月20日,第三批246个灾后重建项目集中开工,估算总投资132亿。涵盖了31个市本级项目和215个分布在芦山县、天全县、宝兴县、雨城区、名山区、荥经县的项目。
坚守质量、安全、稳定、廉洁、舆论引导“五位一体”工作底线,雅安全力确保灾后重建项目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努力做到项目建好、干部不倒、群众说好。在这其中,通过加强项目建设全过程监管,坚决防止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坚持严格执行抗震设防标准,坚持进度服从质量,确保项目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要做好重大项目稳定风险评估,将涉灾矛盾纠纷化解在初始、解决在基层;坚持对重建中出现的违纪违法行为“零容忍”,确保科学重建、阳光重建、廉洁重建;要做好信息公开,主动回应社会关注,营造和谐稳定、积极正面的舆论环境。
与此同时,雅安市有序引领社会组织主动参与、服务重建,引导灾区群众自力更生、融入重建,初步形成了“以服务配置资源的社会协同治理”模式,党组织与社会组织“跨界”互补合作,不断探索创新社会管理服务机制的提质扩面增效。今年3月,南充市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市、县、乡、村四级群团社会服务中心(站点)工作体系,各级群团组织社会服务中心将在围绕党委政府大局中,通过整合党政、群团、社会各界资源,服务灾后重建、服务社会发展、服务群众需求,力争把群团组织社会服务中心建设成为“大群团”格局的工作阵地、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重要平台、社会协同的服务窗口、服务群众的公益总部、爱心企业的公益伙伴。
今年2月开始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雅安以灾后重建的成果来证实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效,为推进灾后重建提供坚强的作风保障。紧盯重建推进和经济社会发展缓慢的症结,雅安在全市铺开“止懒治庸”专项整治活动,集中解决领导班子及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作风不实、工作漂浮,不敢担当、回避矛盾,自减压力、自甘平庸等“庸懒”突出问题。通过开展“两个大讨论”,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增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主体意识。深入开展“五个感恩”教育等系列活动,在全市形成“知感恩、思奋进、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气。始终注重在重建主战场检验干部、锤炼干部、使用干部。
通过市、县、乡、村四级联动,雅安党员干部力量层层下沉,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38名市级领导带头开展“包县联点帮扶”活动,对所包的县、区“一包到底”,重建目标任务不完成不脱钩,督促并帮助、指导所联系县、区完成时间节点任务。各县区在开展“同坐一根凳、同讲一席话、同聚一条心、同向一起干”“四个一”走基层活动中,在破解重建工作难题、理顺群众情绪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突出民生优先,雅安将灾后重建与城市功能、规划、水平提升相结合,与新型城镇化相结合,与产业发展、群众奔康致富相结合,充分体现“发展重建、提升重建”这一鲜明特点。
城乡住房重建始终放在首位,雅安全力确保实现今年底农房重建全面完成、城镇住房重建完成30%的目标任务。在聚居点农房重建中,大力实施“1+5”模式,即抓好住房重建的同时,同步推进新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村容村貌整治、村庄自治管理和产业规划培育等工作,既综合展示雅安灾后恢复重建的特色和水平,更让群众住上新房子,开展新生产,形成新风尚,过上新生活。在城房重建中,雅安充分尊重受灾群众的意愿,采取货币安置、安居房安置、统规联建、统规自建等多种方式,满足群众需求。
产业重建是解决灾区受灾群众长远生计的关键,雅安将灾后产业重建作为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发展水平的重要抓手,致力于引进和培育一批发展前景广阔的特色优势产业,努力形成“农业强底座、工业挑大梁、三产当尖兵”的产业“造血”功能。目前,强化规划引领,雅安合理布局产业园区及其主导产业,依托雅安经济开发区高水平推进芦天宝飞地产业园区(四川雅安经济开发区)建设,提升综合承载力,力争建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农产品加工、纺织、根雕等特色产业在芦山县产业集中区集聚发展;荥经县建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新型建材和农林产品深加工等产业。截至10月25日,全市纳入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的204个产业重建项目全部开工,完工59个。
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重建,按照“功能配套、设施完善”的原则,充分考虑实际需求和后期运行维护,科学合理确定建设标准,优化设计,加快实施。截至10月25日,全市1026个公共服务设施重建项目累计开工1023个,完工535个。
作为“生命工程”,地质灾害防治贯穿灾后重建始终,雅安组织各级各方面力量全力抓好各项防治措施落实,对排查出来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逐一落实了监测、预警、排险、避让措施,实现了隐患监测工作全覆盖,加快推进了避险搬迁和工程治理项目。截至10月25日,全市76个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已完工48个。
按照灾后恢复重建点、片、线整体提升的思路,依据总规,雅安进一步优化东部、南部、西北部三大主题功能布局规划水平,带动全市灾后恢复重建水平整体提升;同时,对各县(区)灾后恢复重建水平总体提升方案进行再优化、再完善,确保各地既有县域成片,也有个别集中的重要节点和成片发展。当前,芦山县城、龙门乡、飞仙关镇—多功乡、灵关片区“一城三镇”重建工作正有序推进,将建成一批体现雅安特色、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项目。
当前,雅安灾后重建已进入高质量建设、综合展现“进度、形象和水平”的阶段,全市上下按照“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坚持实事求是、科学重建”的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书记王东明“水平提升、进度加快”的要求,确保重建项目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
新闻推荐
打造千亿级园区 向华商抛“绣球” 成雅新城全球招商新闻发布会昨日召开,成都—雅安工业集中发展区获业界关注
成都商报实习记者熊玥伽核心提示今年5月7日,成都、雅安两地政府正式签定协议,合作共建成雅工业园区。园区由两地政府共同出资,并引入社会资金联星集团注资控股,成立四川成雅工业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成...
名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名山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