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区孩子:有书的日子很快乐
震后几天,“帐篷书店”、红领巾书屋走进灾区。复课不久,很多学生拿到了新课本——
□本报记者 张良娟 李思忆
“书来了,书来了。”5月8日下午2点,宝兴县灵关镇新兴国青希望小学,原本安静的板房教室里突然喧闹起来。正在上课的孩子们迫不及待地跑出教室,把刚刚送来的新课本搬到教室门前。
行走在芦山地震灾区,记者发现,书在孩子们中间很“吃香”。
复课了,新课本及时送到
5月8日,灵关镇新兴国青希望小学四年级学生杨琴琴,收获惊喜:有了自己的新课本。
地震中,杨琴琴家受损严重,课本没了,她只能用老师的专用教科书当临时课本,但她不敢在上面做笔记。她做梦都想有一套自己的课本。听说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的叔叔们送新课本来了,杨琴琴激动地冲出教室,当起了小小搬运工。
“太及时了,我们现在最缺的就是课本了,好多娃娃没有书呀!”校长胡光能同样激动。“要确保每个孩子复课后都有书读!”震后6个小时,新华文轩雅安市教材发行公司总经理余学昆就接到总公司命令。这是汶川特大地震后文轩总结出的经验——停课是暂时的,必须第一时间启动教材加印,复课时孩子们才有书读。第一批教材在无法统计缺损数量时上马开印了,因为从纸张进场到印刷,至少需要一周时间,要尽量保证孩子们在复课时能拿到课本。
文轩印制中心总经理张国才说,首批教材是按当地入学统计数量,以小学60%、初高中50%的量印的,成都、自贡、泸州3地14家印刷厂全线开工。4月25日晚10点,首批教材出炉,连夜分发、打包、装车。4月26日早上8点,第一辆满载517件、40233册复课教材的专车,直奔芦山、宝兴和天全。
第一批教材刚发出,新的需求又来了。5月6日,雅安市中小学全面复课,孩子们还缺教辅书、练习册和作业本。这次是34家印刷厂全面开工。
以图书传递大爱与自强
5月10日,芦山中学安置点,一顶蓝色帐篷前的“帐篷书店”招牌格外醒目。早上9点,书店准时开门,第一位读者是村民陈海涛。
“现在生活基本恢复了,要学点‘高科技\’把自己的地种好,才对得起帮助过我们的人。”陈海涛取了一本《农家致富》。
记者在书店发现,书虽不多,但针对性强。既有抗震救灾的科普类图书,也有农业种植图书,还有专为小朋友准备的少儿读物。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书店于4月25日开业,是新华文轩在灾区开的第一家店。目前,天全县城、宝兴县城及宝兴县灵关镇均设有帐篷书店,经常向受灾群众免费发放爱心图书。“5年前的汶川特大地震,我们深刻感受到图书的力量,群众生活基本安定后,心灵慰藉应当迅速到位,帮助大家重拾生活的信心。”文轩零售连锁事业部雅安中心店店长侯永俊说,帐篷书店很受灾区群众欢迎,每天工作人员都要登记图书补充目录,“我们会根据缺书目录增加供货量。”
中午1点,10岁的杨淮就来到书店。“帐篷书店开业第一天我就来领了3本书,3本书看完后送给了其他小朋友。”杨淮的妈妈告诉记者,学校没复课前,她每天都会花两个小时陪儿子“泡”在帐篷书店里。
除了帐篷书店,记者还在灾区发现了“图书馆”——红领巾书屋。
地震之后,4月21日,省少先队工作委员会与文轩合作,在灾区设立“红领巾书屋”,由文轩提供图书、简易书架,省少工委进行书屋规划与建设管理。4月24日,5所“红领巾书屋”在雅安市雨城区、名山区、天全县、芦山县、宝兴县同时设立。今后,这些“红领巾书屋”将全部移交给相关学校进行管理,灾后第一时间送达的温暖与鼓舞,将永远留在孩子们中间。
新闻推荐
高在钧雅安市芦山县宝盛乡玉溪村老茶农老茶农的梦:把咱村的茶卖到国外去芦山地震发生后,我们村里的茶厂遭受了重创。这个茶厂是1981年建的,在这次地震中设备和厂房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目前统计出来损...
名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名山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