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基层应急能力 疏通防灾减灾“最后一公里”
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党委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更是开展防灾减灾工作的前沿阵地,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作为2020年度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近年来芦山县龙门镇青龙场村在芦山县应急管理局指导下,在预警、防控、救援等防灾减灾方面下足功夫。近日,记者前往该村探访如何全面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夯实基础强化应急保障提升防灾能力
踏着实木搭建的步行长廊,从芦山县龙门镇青龙场村村口一路蜿蜒,一栋栋红色琉璃瓦屋顶、浅黄色墙面的仿古木楼映入眼帘。
这里曾因地震满目疮痍。如今,地震的痕迹消失不见。
走进村党群服务中心,墙上的洪涝灾害危险区分布与人员转移路线图映入眼帘。“什么时候转移”“转移信号”“转移到哪里去”“应急联系方式”等信息,一目了然,服务中心的广场就是避灾安置点。
近日,当记者来到青龙场村时,只见几名工人正在给一间屋子装遮光窗帘。这间屋子里的陈列架上整齐摆放着大米、棉被、衣服、手电筒、水壶、灭火器等20多种救灾物资和应急装备。“这是村里新建的防灾减灾物资储备室,里面有些救灾物资不能被阳光直射,所以装个窗帘。”村党委书记王强说,这间储备室的采光、通风、防震等条件都严格按照标准建设,确保灾情一发生,救灾物资能在第一时间送到村民手中。
芦山县开展防灾演练
发生突发事件,村民如何在第一时间找到就近避灾点?记者看到应急医疗点、应急物资堆放点、应急垃圾堆放点、应急供水、应急供电等指引标识牌立在村道两旁。公共信息标识直观高效向人们传递准确的应急信息,这意味着,群众出家门、出楼栋就能沿着标准化的避灾标识,有序、安全、就近到达避难场所。
防灾减灾救灾,关键是坚持源头预防。近年来,青龙场村结合基层治理模式创新,深度总结“4·20”芦山强烈地震抢险救灾和恢复重建有效经验,以新村“自建委”为班底组建“自管委”,积极探索基层防灾减灾救灾新路径,着力构建“村级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生产自救”的灾害防御新模式,村民防灾意识显著提升、防灾基础设施持续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卓有成效,连续多年未发生因灾造成的较大事故,社会环境稳定平安,基本实现了“减灾从村民小组做起,让灾难远离群众”。
村党委高度重视综合减灾工作,坚持党建引领,把综合减灾作为全村发展战略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有序落实综合减灾各项工作,将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与抓实党建工作、加强新村聚居点管理等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推进,建章立制抓实工作推进。有针对性地制定了青龙场村“1+3+4”预案体系,对重大地震、安全生产、森林防火等重点领域实现全统筹,对山洪威胁区、地灾隐患点等重要点位实现全覆盖。同时建立健全了县级统一指挥,镇上分级负责,镇村组三级联动的应急管理机制。
同时,健全龙门镇青龙场村网格化管理制度,制定《芦山县龙门镇青龙场村防灾减灾网格化实施方案》,建立镇村组三级网格,镇干部包组为一级网格,村干部联系组为二级网格,组长负责组为三级网格,明确责任到户到人。
全村以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全国科普日、世界气象日为契机,充分发挥电视、宣传栏、微信等作用,开展日常综合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每逢突发灾情时,村“两委”立刻进入紧急备战状态,利用已建立的自然灾害预警发布手段,如应急广播、手机短信、大喇叭、锣鼓、防空警报器等,推动全民参与、全民防灾、全民抗灾。
“三统筹三结合三联动” 开辟防灾减灾新路径
作为“4·20”芦山强烈地震震中、唯一极重灾县以及“5·12”汶川特大地震全省29个重灾县(市、区)之一,近年来,芦山县把握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创建试点、全国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试点、联合国韧性城市创新试点首批示范等机遇,着力推进生态修复、灾害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基层治理等能力体系建设,实现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全面提升。
经过震后多年的普及,芦山已是村村有监测、户户懂防灾。对泥石流、山洪易发的重点地区,采取盯防、撤离、治理综合应急手段,并安装有高山峡谷区域泥石流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系统。
“每年汛期前,起码要演练七八次。”双石镇双河村毗邻一处泥石流易发点,村民杨余东说,常见到技术人员到此进行泥石流防灾综合治理,但是村民们仍然不敢掉以轻心,“心里要绷着那根弦,只有人安全,新家才安全。”
建立健全防灾减灾救灾组织领导机构,成立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应急管理视频调度系统平台,建立完善自然灾害信息共享和会商研判机制……面对自然灾害,芦山一直积极而为,为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筑起一道道防线。
一直以来,芦山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协作、公众参与的运行机制。高效有力的防灾减灾救灾领导体制和综合协调机制在全县正逐步建立完善。一方面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重建新村自管委、村村响、山洪沟、河流堤防等市政基础设施;新建城南、城北、中心、广福苑4个应急避难广场并完成应急供水、应急供电等标识标牌38个;正在建设地震监测台1处,已建成投用地震监测台6个。一方面统筹城乡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为优化物资储备布局,提高调运和发放率,降低集中储备风险,建立4级救灾物资储备网络格局,确保自然灾害发生2小时内,第一批自然灾害救助物资能够运送到位;灾害发生12小时内,受灾群众基本生活能够得到及时有效保障。
防灾减灾,以防为主。去年年底,全省首个与广电“村村响”系统完美“共生”的地震预警系统在芦山县启用,该系统的启用意味着当地村民能通过“村村响”快速、准确地接收地震预警信息。
2020年为开展地震预警信息发布试点工作,突破地震预警信息服务的“最先一公里”,通过深入调研,充分考虑地震预警信息发布模式、发布规范、覆盖范围、群众可接受度、误报漏报等问题,利用“地震预警+村村响”模式,率先在全省开展地震预警信息服务。
“地震预警+村村响”模式是预警系统与广播电视行政村应急广播系统连接,共用网络和对外发布装置,具备易安装、易维护、易推广的特点,且运行成本低、效率高、覆盖面广。
截至目前,芦山地震预警与“村村响”应急广播地震发布系统已经覆盖了该县所有行政村,达到了防震减灾的预警目的。
与此同时,芦山县注重全面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技能。一方面联动社会力量,打造专业化救援队伍,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工作,扎实推进联合国韧性城市建设安全农家项目建设,组建一支应急救援队伍;一方面联合县消防救援大队、县红十字会根据救援队伍的实际水平和能力,分层次、分类别制定培训大纲,编写培训教材,聘请专职教师队伍,开展防灾减灾培训工作,同时社会组织对救援装备配备等提供大力支持。同时,以解决“数据烟囱”“信息孤岛”问题为导向,联动应急、气象、水利、地灾等部门建立预警信息共享机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大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建立适合全县特点的预案体系,确保重点领域全统筹,重要点位全覆盖。
综合减灾工作没有终点,只有起点。接下来,芦山县应急管理局将继续不断完善社区综合防灾减灾工作机制,不断完备综合防灾减灾设备,不断浓厚综合防灾减灾宣传氛围,不断提高居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助推全县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本报记者石雨川
新闻推荐
为进一步做好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把对农民工的关心关爱落到实处,3月9日至11日,芦山县人社局赴广东省云浮市成立该县第一...
芦山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芦山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