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医院变得温馨让患者更加放心

雅安日报 2020-07-21 09:03 大字

张希医生进行科教宣讲

“刚做完化疗是什么感受呢?”

“呕吐比较严重,感觉身子比较虚弱。”

7月10日,雅安市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雅安医院)(以下简称:市医院)肿瘤科,一场定期医疗宣教正在进行。

如果不是因为宣教的内容,大概没有人会将这里的气氛和“肿瘤科”三个字联系在一起。

医生专业、和蔼,病人满意、乐于沟通,在市医院肿瘤科,和谐融洽的气氛流淌在空气之中……

周四大查房

用心服务

赢得患者一致称赞

一个科室究竟怎么样,要患者和患者家属说了才算数。

“好!肿瘤科是我走了那么多医院,那么多科室感觉最好的一个科室。”

说话的是曹先生,今年2月28日,因为老伴罹患卵巢癌,曹先生作为陪护家属和市医院肿瘤科的医生护士们打起交道。

曹先生的老伴刚入院时病情很严重,曾经下过几次病危通知书,主治医生张希为了帮助患者渡过难关,可以说是竭尽全力。

曾经有一次,曹先生的老伴需要进行基因检测,但医院暂时还未开设这个项目。肿瘤科医生主动联系远在北京的一家医院,将基因检测的样本送过去,不仅为患者节约了寻找医院的时间,也免去了患者舟车劳顿之苦。

曹先生表示,从入院第一天开始,肿瘤科全体医护人员对老伴无微不至的照顾让他感动万分。

“张医生一个人要管很多病人,但是从来没有耽误过。”曹先生说,无论什么时候给张医生打电话,她都会耐心地解答我们的疑问,患者都很信赖她。

在肿瘤科的几个月,曹先生也认识了许多病友,无论是哪个病友,提起肿瘤科的医护人员都称赞不已。

“我来了医院那么久,还没听见哪个病人或者病人家属说医生不好的呢!”今年69岁的张婆婆正在医院进行第四次化疗,她每次化疗都住在不同的病房,会遇见不同的病友,医护人员对每一个病友都细致耐心,病友也会和和气气同医护人员交流。

“因为医护人员都把我们当家人来看待,我们也要将心比心。”张婆婆说。

而对医护人员责任心感受最深的,恐怕要数家住芦山县的舒先生了。

舒先生的妻子同样也是肿瘤科的病人,如今已经进入第五个化疗周期了。舒先生家里,还有一个正在上高三的孩子,照顾妻子的重担都落在他一人肩上。

因为家离医院太远,化疗期间有没有床位,妻子身体出现异常如何处理,这些问题都困扰着舒先生。

好在肿瘤科的每一位医生都和自己的病人建立了微信群,平时病人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在群里及时和医生进行沟通。

“身体出现疼痛,我就会在群里发消息,医生都会立刻回复,如果遇到有事来不及回复,有经验的病友也会帮忙回复。”舒先生的妻子说。

每一次前往医院化疗,舒先生都会先给医生打电话。“医生会告诉我们有没有床位,每次来了,床位都安排得好好的。”舒先生说。

小小的一个“留床位”事件,解决了外地患者的“大问题”。

分类施策

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曹先生、张婆婆、舒先生,还有肿瘤科的每一位患者和患者家属,为什么会对肿瘤科医护人员的评价如此一致呢?

那就不得不说肿瘤科医护人员的工作了。

7月10日一早,张希便开始查房。在肿瘤科,医生们被划分成一个个医疗组,每个医疗组都是同一类型的病人。张希所在组都是患宫颈癌、卵巢癌、乳腺癌的患者。

“今天感觉怎么样?化疗之后有没有什么不适应?”张希来到病床前,询问病人的状况,还告诉病房里的患者和家属下午一点有一堂宣教课。

查房、检查后就到了午饭时间,张希和肿瘤科别的医护人员一样,吃饭的速度极快,因为在宣教课之前,还有一场针对患者病情的多学科讨论。

“我们的工作就是这样,每天要查房,查了房要会诊,周一到周五每天两位医生轮流坐门诊。”张希说。

在交谈的过程中,张希总会时不时低下头看一看自己的手机。

正如患者家属舒先生所说的那样,张希也有一个微信群,里面全是她所在医疗组的病人,她时刻注意着群里患者的提问。

“肿瘤患者和别的病人不一样,医生必须充分了解病人的情况。”肿瘤科主任李自康说。

医疗组的划分,也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

“我们细化了肿瘤的类型,这样不仅能让每一位医生在一个领域掌握更高更精的医疗手段,也能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李自康说。

李自康表示,医生不仅要了解患者的病情,还要了解患者家庭情况和经济状况,只有站在患者的角度去看问题,医生和患者的想法才可能一致,才能为病人制定出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

要让患者满意,说到底还是医疗质量要有保障,在李自康看来,医疗质量要靠优化的制度来保障。

每周四由科室负责人带队查房、每周五开展多学科讨论、定期宣教,一系列的措施,为肿瘤科医疗质量提供了制度保障。

一般情况下,肿瘤患者的问题会涉及多个科室,患者家属要在多个科室来回奔波。开展多学科会诊,把“病人跑”变成了“医生跑”,让患者在一个科室就能够接受系统治疗。

关心的话语、亲切的微笑、温柔的呵护、娴熟的技能,时刻温暖着患者的心扉,这便是肿瘤科医护人员与患者相处的秘密。

雅安日报记者鲁妮娜

新闻推荐

全面提升抓项目促投资工作水平

□本报评论员6月中旬以来,20天左右的时间里,市四大班子领导带队,两次以抓项目促投资为主题的现场会接力举行,现场考...

芦山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芦山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