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舟 芦山抗击“疫情”记
1935年冬,红军南下攻占雅安市芦山县后,王维舟迅速赶赴芦山,出任抗日救国军总指挥。王维舟在城北街天主教堂内设立“抗日救国军总指挥部”,在红军控制的天全、宝兴和芦山等县建立“抗日救国会”。在天主堂与街檐连接的房屋门口,贴上“斧头砍出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的对联,橫联用浓墨楷书:“抗日救国大同盟”。
芦山在战火中惨遭蹂躏,城乡瘟疫四起,尤其是上吐下泻的痢疾最为致命。当时,驻芦山的国民党军队士兵因患痢疾死了不少,老百姓中也不断有人死于这种疾病。国民党军队眼看士兵越死越多,担心无人打仗,假惺惺地动员老百姓消灭苍蝇、老鼠。对上缴苍蝇老鼠多者,用“强盗牌”香烟给予“奖励”,结果无济于事。
抗日救国会极力制止瘟疫蔓延,迅速成立工农医药社,召开动员大会。王维舟在动员会上说,医生有救死扶伤的义务,大家要担负起为民治病的责任,工农医药社是为了保障民众的身体健康,解除工农的病患而设立的,大家应当为济世救人而出力。抗日救国会贴出通告:“现值隆冬,近闻城乡人民患病者甚多,而我驻芦山部队亦复不少,鄙人等奉命组织工农医药社,愿为济世救人出力。患病就医者,赤贫不取药资,一般照价半给,富者增加。特此通告。”
工农医药社由二十多人组成,设内科、外科、药房、门诊。抗日救国会派红军两人到工农医药社作政治工作。县里当时较有名气的“富春堂”“全生堂”两家中药店的中医先生曾泽明、吴书云被聘为正副社长。药品由抗日救国会出钱购买。凡参加医药社的人,抗日救国会发给红布印制的证件。
在王维舟的领导下,工农医药社全体人员同舟共济,克服种种困难,想尽各种办法,采集中草药制作“特效药”,为老百姓和红军看病治病,向红军医院提供药品。不到三个月,看病人数达一万四千余人次,遏制了疫情的蔓延。当时芦山老百姓说:“看病很方便,吃药不要钱,红军为穷人,革命好生干。”
王维舟在芦山县处理瘟疫的做法,不仅为红军留下人民军队的良好形象,还成为当地老百姓广为传播的佳话。王维舟也被芦山人民称作“王大善人”。□陈史夫
新闻推荐
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势必要求法治的全面介入,包括营商环境法治化在内的依法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
芦山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芦山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