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综合体 推动农旅融合 反哺家乡 助力乡村振兴

雅安日报 2019-11-27 09:44 大字

近日,在芦山县大伯生态农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农业综合体项目施工现场,挖掘机、推土机、货车井然有序地施工,几名工人正在搬运景观树。

该项目是以中药材种植为主体产业,打造集景观、旅游、科普、餐饮、民宿、土特产品展销为一体的农业综合体。项目位于芦山县飞仙关镇三友村禾茂组,建成后将有力助推乡村振兴,成为一道靓丽风景线。

芦山县大伯生态农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农业综合体项目一角

正在工作的宋子文

外出多年

一心反哺家乡

“项目建成后,将解决40余人的就业问题,当地村民收入也会随之增加。”芦山县大伯生态农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宋子文满脸笑容地说道。宋子文于上世纪80年代离开芦山后,30多年一直在外打拼,偶然的一次机会,他回到芦山开启了创业之旅。

宋子文是土生土长的芦山人,在外打拼多年,让他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外面很多地方都发展得很不错,我也想把家乡发展起来。”

一次偶然的机会,宋子文回到芦山与亲戚谈论起了此事。“我想找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做一个农业综合体,把芦山的美食、美景推广出去。”

说者有意听者更有意。不久后,亲戚就给宋子文推荐了飞仙关镇三友村禾茂组,那里依山傍水、交通便捷,是发展农业综合体的好地方。

说干就干。宋子文立即找到了当地政府进行沟通。让他非常开心的是,当地政府不仅同意了他的想法,还在政策、资金方面都给予了极大的帮助。

“现在,项目进展很顺利,预计春节前后就能投入使用。”宋子文说,项目正式投入使用后,随着游客的增多,村民也可以开民宿、餐馆……通过多种方式来增加收入。

宋子文介绍,以前没有国道351线时,禾茂组只能通过铁索桥过河才能外出,物资的运输很困难。但现在情况不一样,国道351线通了、农业综合体项目正在建设,村民的生活将发生更大的改变。

农业综合体

乡村振兴示范点

“农业综合体现有中药材种植基地650亩。”宋子文介绍,有特种生态鱼虾菜种植养殖基地50亩,茶叶种植基地400亩,鸵鸟养殖基地140亩。

打开规划图,农业综合体项目功能区包括中药材展示区、中药材体验区、百草园、鱼菜共生系统、虾菜共生系统、陆基循环水系统、水果采摘园、中药材种植区、特色产品展销中心……

中药材展示区将展示芦山县出产的所有中药材标本或图片,以及国内其他地区的中药材标本或图片,还将展示中药材加工和制作器具。游客在这里能了解到中医药的发展过程。

中药材体验区可供游人参观及亲自体验,于玩乐间体验中医之美,亲子互动中传承孝悌之道,还有药膳、药酒制作体验,药材加工制作体验等。

“养鱼种菜原本是两项分离的农业技术。”宋子文介绍,但采用鱼菜共生方法,实现了两者间的组合,形成了共同促进与效益叠加的效果。

同时,更重要的,它是一项综合效益最高的纯有机耕作模式,种菜不需再施肥,养鱼不需常换水,是一种资源节省型的可循环有机耕作模式。鱼排泄的废水及饲料残渣是蔬菜生长的最好养料,而蔬菜的根系与微生物群落又是水质处理净化的最佳生物过滤系统,三者所建立的植物——微生物——鱼生态关系,实现了养鱼种菜的可持续与循环,是生态农业中一种最完美的结合。

此外,农业综合体中还包括沿江步游道,以公司接待中心为起点,打造了1公里长的沿江步游道,在步游道两侧,遍种各种中药材,同时在6个节点处,以禾茂文化和故事作为景观,供游客观赏、拍照。

宋子文说,项目通过多个功能区的展示、参观,让游人能够留下来、耍得住,将有力助推乡村振兴,成为乡村振兴示范点。

雅安日报记者郑瑶

新闻推荐

芦山县公安局飞仙派出所:及时找回两离家出走的孩子

雅安日报讯日前,记者从芦山县公安局获悉,近日,芦山县公安局飞仙派出所民警联合当地群众迅速找回两名离家出走儿童。...

芦山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芦山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