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两遗址入选2018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西北信息报 2019-04-01 06:07 大字

本报讯(记者 魏建军)近日,记者从陕西省文物局了解到,“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在北京结束。陕西省延安市芦山峁新石器时代遗址和澄城县刘家洼东周遗址两项考古成功入选。至此,陕西省已有23项考古获得“十大考古新发现”殊荣。

芦山峁遗址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双田村芦山峁自然村北。2016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考古中国”系列研究课题——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研究项目,被确定为该项目的核心聚落。评委会专家点评认为,芦山峁遗址是继神木石峁遗址之后的又一重大考古发现,为认识龙山时代晋陕高原人群流动、社会变迁、中原与北方区域互动,乃至探索中国史前社会复杂化、文明起源和“早期国家”的形成提供了重要资料。遗址核心区的多座人工台城及其构建的规整院落,似可视为中国最早宫殿或宗庙建筑的雏形,对于研究中国聚落、都邑形态演变和早期礼制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刘家洼东周遗址位于陕西澄城县,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渭南市博物馆和澄城县文体广电局联合组队开展考古发掘,通过对出土遗物的形制、纹饰等分析,推断遗址时代属春秋早期。在全面系统调查与勘探的同时,重点发掘了包括周代诸侯大墓在内的两处墓地,认定该地为芮国后期的又一处都邑遗址,该遗址的发掘对推动关中东部周代考古乃至周代历史社会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评委会专家点评认为,从陕西澄城刘家洼东周遗址所发现的居址和墓葬特点来看,可以确定这里是一处芮国后期的都城遗址及墓地。芮国,这个历史上与周王室同姓的诸侯国的最后政治中心,经刘家洼遗址的考古发掘最终得以确认。这一发现填补了芮国后期历史的空白,也提供了周王室大臣采邑(地)向东周诸侯国发展演变的典型案例。不同文化传统、族系背景的居民共同使用同一墓地的现象,揭示了芮国后期民族、文化融合的真实图景,呈现出地缘国家的基本特征,是研究周代社会组织、人群结构的重要材料。大墓出土的乐器组合,为我国音乐考古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出土的三栏木床遗存将我国使用床榻的历史提前到春秋早期。

据了解,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文物报社和中国考古学会主办,每年从数百项考古发掘项目中遴选出十项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项目。自1990年开始评选以来,该活动已经持续进行29届评选,丰硕的考古成果,广博深厚的文化影响力,将学界、媒体和全社会目光一次次聚焦于此,共同铸造了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一优秀的文化品牌。因此,每年一度的考古新发现总能吸引诸多的关注,“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也逐渐享有了“考古界奥斯卡”的美誉。

新闻推荐

文明,曾这样走过 聚焦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刘家洼东周遗址出土的金虎。河北张家口太子城金代城址出土的泥质灰陶龙形脊饰。山西闻喜酒务头商代墓地出土的青铜器。均...

芦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芦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