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移动 让“满格信号”穿越时空

四川日报 2018-05-12 07:59 大字

应急抢险,跨河布放光缆。(四川移动公司供图)

十年磨砺,全力开展通信综合应急能力建设——

五月汶川,草长莺飞,万物勃发,向世人展示着新生机,诉说着新希望。

时间,是一条蜿蜒向前的路。“5·12”汶川特大地震以来,四川移动始终把网络质量作为通信企业的生命线,把应急通信保障作为己任,不断提升网络运行能力和应急保障能力,助力建设“网络强省”。

在四川移动负责人看来:“5·12”汶川特大地震是四川移动应急保障能力建设的分水岭。十年来,按照“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的思路,通信保障工作从“应急”为主逐渐转为“预防”为主,建立起一套“平战结合、天地一体、高效协同”的应急综合保障体系,全力提升了企业防灾救灾能力。□赖卫东彭薇黄粟

新体系支撑新能力

打造快速响应的应急保障机制

去年,“8·8”九寨沟地震发生后,四川移动迅速行动:震后5分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震后不到1小时,阿坝公司首批抢险队伍抵达救灾现场,有力地确保了震区的抢险指挥和公众通信畅通。这得益于移动建立起的一套快速响应机制。

四川地形较为复杂,易突发、群发各类自然灾害。“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以后,四川移动持续加快应急能力建设。为实现应急事件“统一指挥、快速联动、跨区域支援”,该公司建立了上联集团、下达市州,涵盖综合、通信、物资、市场、后勤等专业保障的“三纵五横”组织架构,更作为西南大区的牵头单位,在保障本省网络畅通基础上,跨省支援青海玉树地震、云南彝良地震等应急事件的通信保障。

组织是基础,方法是指引。四川移动还仔细梳理并制定全场景应急预案,科学指导应急保通信工作开展。在突如其来的大型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面前,公众通信网络面对海量话务冲击,无法满足用户的通信需求,这在当时是世界级难题。汶川地震发生后,移动网络也面临全网性高话务冲击。

震后第三天,四川移动便首次提出“建立应对高话务的网络分级疏导方案”的构想,开始搭建“统一指挥、全网联动、分级保障”的“红橙黄蓝高话务疏导应急预案”,并以月为单位,采取无预先通知的方式持续演练,通过实际操练不断优化执行流程。

2013年雅安芦山发生强烈地震,根据预案,震后5分钟,移动监控值班长即发出了“请符合条件的分公司迅速启动对应级别的红橙黄蓝应急预案”调度指令。10分钟之内,18个市州分公司迅速启动预案,第一时间控制了话务高峰对网络的拥塞影响,并在半个小时内全部恢复正常通信,创造了通信业界快速控制高话务对网络冲击的一个奇迹。

“红橙黄蓝高话务疏导应急预案”,只是四川移动全场景应急预案之一。据统计,该公司共梳理、制定了防汛抗旱、雨雪冰冻、地震、重大活动等各类场景的应急预案近600个,实现“全景覆盖、责任到人、操作细化、闭环管理”。

新使命锻造新队伍

组建一支敢打硬仗的突击队

2月7日22时,四川移动成都分公司综合调度大厅座无虚席,大家正在对即将召开的“成都建设国家西部金融中心大会”做最后的网络测试。这样的保障,调度室成员每年都要开展500多次,因给成都带来了优质、通畅、安全的精品网络,2017年他们被评为“全国工人先锋号”。

在全省,像成都综合调度室这样的专业应急保障队伍,移动公司共有5000多人,应急保障工作已经延伸到日常网络服务:一方面开展“7× 24”小时全网保障,另一方面在糖酒会、马拉松比赛等重大事件中还提供专题保障,做到“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

十年来,四川移动组建了省、市、县三级专业应急抢险保障团队,每年常态化组织1000余次各类演练、培训,全面提升队伍的保障意识、反应速度和响应能力。并在此基础上,精心挑选业务技能好、思想品质过硬、身体素质好的400余名党员骨干组成“共产党员突击队”,战时带头突击各种急、难、险、重任务,平时对其他成员进行业务指导。

“5·12”汶川特大地震、“4·20”芦山强烈地震、九寨沟地震……移动应急保障突击队总在第一时间集结奔赴灾区:他们或冒着山体滑坡的危险,从没有路的陡峭悬崖突进灾区乡镇,在余震不断的山间铺放光缆,抢修基站;或乘直升机从空中抵达已成废墟的信息“孤岛”,将重灾区的灾情第一时间传送到外界。

作为“5·12”汶川特大地震空降突击队员、九寨沟地震当地分管网络工作的负责人——四川移动阿坝分公司副总经理徐凯旋感受到十年最大的变化是:响应速度更敏捷高效、抢通工具更先进可靠、抢险分工更协同专业,始终不变的是:大灾面前,移动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用自己的行动,为灾区搭建起摧不垮的通信生命线。

新技术带动新突破

实现应急领域核心技术领先

九寨沟地震中,荷叶寨抢险队伍密集,但由于光缆中断、滑坡不断,传统的应急通信手段难以快速全面恢复当地通信。2017年8月11日,搭载4G基站作为指挥调度系统的移动无人机高空基站,在荷叶寨紧急升空,迅速打通了方圆30多平方公里的移动信号,24小时不间断为当地2500个手机用户提供即时通话、上网等通信保障。这是无人机高空基站在地震环境下的首次应用。

“十年来,四川移动先后投资超过2亿元,加强全省应急设施建设,打造了一张天地一体、全国领先的应急通信保障专网。”四川移动负责人介绍。

配备多样化应急指挥调度设备。四川移动建立了31个超短波基站、2个便携式基站,并拥有65部手持式终端、121部车载终端、51套固定终端,实现22个市州分公司所在地及重要交通干线全覆盖,搭建起一张最大的超短波网络;在拥有486部覆盖到县的卫星电话基础上,还拥有微波、卫星、应急电源等各类应急通信车106辆,便携式卫星设备20套等,实现应急装备有线与无线、固定与机动、车载与便携相结合,应急通信保障逐步向系列化、车载化、小型化、规范化迈进。

率先建设超级卫星应急通信网。作为全国率先建设超级卫星应急通信专网的三个省之一,四川移动先后建立了成都和南充两个卫星地面接收主站,形成了可传送收发各84M卫星带宽的强大卫星通信网,使全省卫星应急车、便携式卫星传输设备、IDR传输双路由基站等进入了信息化的统一管理模式。

重点保障区域建“超级基站”。针对四川地质灾害多发特点,在全省重点区域建设有59座抗震型超级基站,采取光缆+卫星传输切换和基站容灾两项关键技术,在光缆中断、电力中断的情况下仍能正常运行72小时以上。

“从3G起步,到4G的全面建设、5G的提前部署,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也驱动应急保障技术不断演进。如在九寨沟地震抢险中,我们首次利用5G技术,快速开通3D-MIMO基站,与4G网络无缝融合,单基站通信保障能力提升6至8倍,为应急指挥及广大受灾群众提供了强有力的通信保障。”四川移动负责人说。

新动能驱动新发展

信息化推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

在汶川县映秀镇场镇,配套设施完善的现代化移动营业厅为全镇提供优质服务,移动4G信号处处满格,百兆光纤宽带深入家家户户,“和小宝”电商平台把当地特色农产品远销各地……通过移动网络,灾区群众与世界相连,尽享信息新生活。

在映秀、北川等新城及其他受灾地区,四川移动积极协调当地政府,将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当地重建规划,科学布局,累计投资超过60亿元,全面完成灾后重建任务。同时,持续完善全省网络建设,已建成了一张西部最大、标准一流、质量领先的移动宽带网络,保障了5500万移动用户、3500万户宽带住户的通信需求,助力四川经济发展。

通过这张网络,四川移动坚持开展应急便民服务。九寨沟地震后一小时,移动通过10086、12580、微信公众号等开通了爱心救助及寻亲紧急服务热线。搭建西部地区最大的大数据平台,移动大数据在应急抢险中得到很好的应用。通过确认受灾人员信息、灾区人员结构信息、人员迁移情况等,第一时间为政府现场救援和灾区人员疏导提供有力依据;通过对基站的断站情况、业务量、业务质量进行统计分析,对断站抢修的优先级进行分级;进行信令分析,协助灾区人民开展寻亲工作。

通过这张网络,四川移动全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依托互联网技术的支付宝、共享单车、网购,在四川高速发展;实现了四川县级以上城区物联网NB-IoT网络的全覆盖,积极拓展工业制造、智能穿戴等物联网应用;在成都打造了西部最大的云计算中心,已与全省50多个单位开展70余项大数据方面的合作;用“互联网+”连接起旅游、医疗、教育等多领域的民生服务和政府管理。

目前,移动已积极部署5G的在川推进:预计将于6月启动5G试商用网络建设;促进集团“垂直行业5G研发中心”落户成都;全力推动成都成为全国首批搭建5G试验网并率先商用的城市。将继续用5G等新技术带动完善应急能力建设,推动四川数字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让四川人民在信息技术的新浪潮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新闻推荐

今天,我们更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各种灾难 十年并非“结束” 而是新的“开始”

5月9日,双流区,参加聚会的“安康孩子”们托着横幅。当年汶川地震发生后,由全国妇联、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和日照钢铁集团共同发起设立的“安康家园”,转移安置了数百名孤困儿童摄影记者王效地震预...

芦山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芦山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