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更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各种灾难 十年并非“结束” 而是新的“开始”
5月9日,双流区,参加聚会的“安康孩子”们托着横幅。当年汶川地震发生后,由全国妇联、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和日照钢铁集团共同发起设立的“安康家园”,转移安置了数百名孤困儿童 摄影记者 王效
地震预警
从零起步到世界领先 川滇地下云图网开建
从汶川大地震后,我国自主发展起来的地震预警技术,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2017年8月8日,九寨沟7级地震发生后,在汶川,所有电视节目立即中断,紧急插播地震预警,比地震波抵达提前了52秒;成都市民众通过手机在地震波到达前71秒收到预警;广元、绵阳、阿坝、甘肃陇南、陕西汉中等6市42所学校自动同步应急响应,四川科技等近20个政务微博和手机APP发出预警。这一预警成果,让世界同行惊讶。
地震预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暾博士称,该技术已通过四川省科技成果鉴定。目前铺设5600个地震预警传感器,覆盖220万平方公里,占我国人口密集多震地区的90%。地震预警网内发生地震,可6秒响应同步自动预警,在40次破坏性地震中无一漏报误报。有研究表明,如果能在地震发生前3秒发出预警,伤亡人数可减少14%;提前10秒,将减少39%;提前20秒,可减少63%。
王暾在掌握地震预警技术的基础上,开始挑战地震预报领域的科技难题。5月7日,他宣布中国首个面向地震预报的川滇地下云图网已正式开建,拟用两年时间建设2000个地下云图监测站,进行浅源破坏性地震的临震预报试验。这一试验或许将为西南地震高风险地区探索出防灾减灾的新路径。
应急管理
装备更先进 应急资源和力量“拧成一股绳”
应急资源和力量“拧成一股绳”,是我国应急管理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汶川地震是我国应急管理体制变革和发展的新起点。从那以后,我国又相继发生玉树地震、芦山地震、九寨沟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在党和政府领导下,我们夺取了一次又一次救灾斗争的胜利,也逐步构建起更加完善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今天,我们更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各种灾难。
首先,“生命至上”的应急救灾理念已深入人心。其次,专业化救援队伍技术装备更先进。第三,“拧成一股绳”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更完善。震后十年,四川共推动实施了425个防灾减灾项目,规划总投资157.02亿元。同时,建成了全国第一个省市县乡四级综合减灾救灾应急指挥体系,在多次自然灾害应急救援中经受住了实战考验。
今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正式挂牌,将原来分散在13个部门和单位的自然灾害类和安全生产类的应急职能进行了系统整合,构建统一指挥、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国家应急体系。
应急资源和力量“拧成一股绳”,是我国应急管理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新时代应急管理体系,从顶层设计上推动我国应急救援力量走向职业化、综合化和集中化,将大幅提升我国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速度和效能,提高未来我国应急行动的专业水准。
志愿服务
“一拥而上”成过去式 救援更加专业有序
2008年被称为中国的“公益元年”。汶川特大地震中,涌现出一支不容忽视的救灾力量——志愿者
据共青团四川省委统计,“5.12”抗震救灾中,受灾地区累计接受志愿者报名118万余人,有组织地派遣志愿者18万余人,开展志愿服务178万余人次。从2008年汶川地震到2013年芦山地震,再到2017年九寨沟地震,社会组织参与应对自然灾害的模式,也在悄然发生变迁和进步。十年来,应急救援的专业性、精准化,社会力量参与的机制化、规范性,都有了明显提升。
在汶川地震期间,来自各处的企业、NGO与个人志愿者在四川绵竹市遵道镇建立了遵道志愿者协调办公室,创造了地方党政和民间组织合作救灾的新模式。在芦山地震期间,出现了中国救灾史上第一个党政建立的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服务中心,建立了系统化、窗口化、网格化的灾区社会管理服务网络。
2017年九寨沟地震之后,政社、社社合作实现了生态性的有机融合,开始建立“一中心多站点”的从后方到前线一体化、层级式协调服务体系。
汶川地震后,许多组织开始着力进行相关力量的培养。包括蓝天救援队在内的民间救援力量,不仅配备有卫星电话、对讲机等现代化装备,队员也都接受了专业化的救援技术培训。
九寨沟地震后,民政部第一时间发布关于社会力量有序参与抗震救灾的公告。协调中心建立统一的信息发布与协调机制,同时,经指挥部授权,通过报备审核发放灾区前线通行证,“一拥而上”的局面成为过去式。目前成都全市注册志愿者共208万余人,志愿服务队达2万余支。
心理干预
走向常态化 灾后心理干预形成规范有序模式
灾后心理干预,始于汶川地震,渐发展成熟,已形成较规范有序的模式
灾后心理干预,始于汶川地震,历经芦山地震、鲁甸地震等大灾锤炼,渐发展成熟,已形成较规范有序的模式。
汶川地震后,应急心理干预探索出一套适应本土化的模式。比如,震后不少受灾群众经常暗自流泪,不知道做什么,心理医生们就组织大家在一起织绣、打麻将等,让大家在一起释放情绪,很多人的心情逐渐平复。
同时,震后心理干预还摸索出针对不同时间段的“技巧”:震后一周主要是陪伴,不能急于干预和治疗,很多时候就是一起聊天、活动;一周到一个月之间,需要对不同情况的人群进行分类,进行初步的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诊断;一个月之后,需要对重点人群进行专业的创伤治疗,并依靠社区进行精神康复。
心理干预在灾区铺开,帮助受灾群众积极开展心理重建,逐渐回归正常生活。抽样调查显示,汶川地震后四川灾区民众创伤后应激障碍患病率大概为2%~4%,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自然灾害或重大突发事件后15%左右的患病率。汶川震后积累的经验,随后应用到芦山地震、鲁甸地震中。芦山地震后迅速成立了应急心理医疗队,对受灾群众进行拉网式排查,并对重点人群进行了及时干预,震后出现严重心理问题的案例显著减少。本组稿件均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思维风暴”在这里激荡 “专家面对面”把脉绵阳市灾难医学管理及学科建设
“专家面对面”解答疑问□本报记者彭雪文/图历经十载,我们一路走来,风雨兼程,除了感恩铭记,唯有以进步与发展来应对未来可能遇到的挑战。5月5日上午11时许,2018年中国·国际第16届现代救援医学论坛(绵...
芦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芦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