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新生 跨越发展

雅安日报 2018-05-08 08:39 大字

上里中心校

新建成的中里新村卫生服务中心

5年灾后恢复重建,是怎样的答案?

“雨城区生态优势、新村发展支持我们不断扩大蓝莓产业,实现公司和农户双赢。”蓝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来自对口援建城市成都的企业,该公司副总经理陈恩鹏回答着来雅五年自己的感受。

“川滇藏商贸物流园区落地建成、3条高速、2条国道、1条快速通在境内实现互联互通,对岩镇实现了从农业乡镇到商贸物流小镇角色的转换。”对岩镇党委书记余均回答着自灾后恢复重建以来,对岩镇的发展。

“从城区到上里古镇的路扩宽了,古镇新建了停车场,能容纳的旅游车辆成倍增长,还发展康养旅游,比起地震前,来古镇的游客更多,我们的餐饮生意发展得好。”上里古镇居民杨云楷强烈地感觉到正是灾后恢复重建的推动,让古镇有了跨越式的发展。

“学校修得好漂亮,家门口就是新建的卫生院,在家种茶叶、猕猴桃,一年有十万元左右的家庭收入。”家住中里镇中里新村村民胥光芬说。

“这里是我舍不得离开的城市,成都工作、雨城生活成为新时尚。”把家安在雨城区姚桥新区的成都人任志彬回答。

5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刻度,雨城区五年灾后恢复重建,答案写在乡村风貌、产业发展、社会民生等方方面面,新风貌、新气象、新作为展示着灾后恢复重建以来,雨城区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在“三年基本完成”重建基础上,按照市委“1485”总体发展思路朝着“五年整体跨越、七年同步小康”的目标迈进,建设绿美雨城。

南郊乡余家村

位于雨城区多营镇的中国藏茶村

熊猫山谷

雨城区合江镇茶园民宿

周公山景区精心打造的度假区

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乡村振翅腾飞

春季,是雨城区南郊乡余家村草莓采摘的时节,此时新村内的草莓基地最惹游人爱,游客们扶老携幼摘取甜蜜的果实,欢快的笑声不绝于耳。离草莓基地不远,是余家村人的“别墅群”,小规模、组团式的院落,小桥流水归园田居般的景致舒适惬意,骑行爱好者从村内蜿蜒的游道骑行而过,微风袭来,带着阵阵花香果香。

余家村是“4·20”芦山强烈地震规划重建的新村,由成都对口援建。震后不到一年时间,余家村58户29栋农房全面完工,226米长的高架大桥周公桥巍然挺立在周公河上。2.6公里、4.5米宽的村道全部贯通,全村4个组全部修通了水泥路,灾后重建中,引进了蓝莓、草莓双莓基地,村民守着家门就有工作,幸福指数节节攀升。随着周公山创建国家4A级景区创建的步伐,作为周公山景区重要组成部分的余家村也打造得更加美丽。

草莓蓝莓采摘、踏青、农趣体验、休闲度假……节假日,余家村游人如织,农家乐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新村新景,雨城处处可见。

灾后恢复重建伊始,雨城区围绕“优势如何活起来、产业怎么搞起来、钱袋如何鼓起来、群众如何乐起来、环境怎样好起来”加速作为,依托良好的基础,实现农旅、文旅融合发展;深入推进三条乡村振兴产业带建设,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路,助推一三产业联动发展,让更多的百姓受益。

碧峰峡、上里古镇、周公山温泉等经典景区,如今结合新村发展、依托基础设施提升展示新貌。

其中,碧峰峡——上里镇沿线,通过外引内联系,升级为“中国·碧峰峡熊猫山谷”,全力建设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先行区。东方碧峰峡创建国家5A级景区已通过省标评委检查验收。

灾后重建的中里新村,便是熊猫山谷上的一个节点,中里新村与康养度假沿线有了相辅相成的关系。四川品驿旅游发展公司对中里新村民宿进行集中建设和管理。这样一来,村民创业有保障,民宿管理规范化,乡村酒店打造向着“星”级迈步。

受益于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山谷沿线的贫困村——上里镇白马村,发挥生态优势,康养度假产业发展正红红火火。

2016年,四川助老之家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在上里镇白马村建设万森康养庄园一期工程,并投入运营,它是集康养、医养、旅养、森养等为一体的生态综合产业。

发展到2018年,该公司的大巴车经常是当天早餐后送走一批客人,午餐前又迎来一批客人。

康养产业的发展,带活了贫困村白马村。万森康养庄园经理蔡兴介绍,通过康养项目的不断落地,带动周边现有农家乐、农家客栈等营业增收并有效带动周边特色农副产品销售。

“据两年数据统计显示,上里镇每年新增的3万游客量,促进周边年销售土鸡1万余只、腊肉5000余公斤以及大量各类当地特色绿色蔬菜,带动经济收入500万元左右。”上里镇相关负责人说。

在雨城区东面的合江镇,产业、民宿旅游蓬勃兴起,依托云台山国家农业公园,茶绿桑肥的特色产业,经过精心打造乡村民宅,转变为特色民宿,已成为受游客、艺术家青睐之地。

“旅游+农业”、“旅游+康养”、“旅游+文化”、“旅游+水利”……灾后重建五年来,一个个新词热词串起了雨城区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脚步。

这五年,以“旅游+农业”培育起了上里共和茶叶公园、舒心农场、“益诺士浆山莓园”生态休闲农庄、中里猕猴桃产业示范园、中里雷竹产业园、观化九龙山农场、孔坪金船山猕猴桃产业基地、八步蓝莓酒庄等特色农旅融合发展节点。

以“旅游+水利”,依托陇西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打造“十里花海”景观大道和产业大道。

以“旅游+康养”,打造森林人家、家庭林场、森林康养基地,建成碧峰峡景区、上里古镇、中国藏茶村、红豆相思谷、万森康养庄园、周公山雲憩林庄、孔坪百竹园等一批生态康养示范点。预计到2020年,建成星级“森林人家”100家,家庭林场20个,森林康养基地5个以上,培育精品民宿15家以上。

以“旅游+文化”,充分挖掘大熊猫、禅茶和红色文化内涵,打造红色中里、白马泉塔林公园等文旅融合示范点。辖区内经典景区碧峰峡大熊猫基地、周公山温泉、望鱼古镇等旅游文化产业项目通过招商引资等系列举措提档升级,实现质的飞跃。

五年来,雨城农旅融合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广,入选省级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示范区,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统筹推进,建成陇西河绿堤等一批生态精品工程,“生态细胞”覆盖雨城区城乡,全域旅游蓬勃兴起。

草坝镇清溪村王家沟水库

位于雨城区对岩镇的川滇藏商贸物流园区

恒天汽车产业园

特色产业引领走出发展新路

伴随着挖掘机轰隆隆的声响,雨城区对岩镇川滇藏商贸物流园区内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此时,新入驻该园区的亨通汽车、博娟商贸、路易汽车三家大型汽车物流企业正加足建设企业项目马力。

川滇藏商贸物流园区是“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重建专规项目,如今对岩镇坎坡大桥、对岩场镇基础设施、川滇藏商贸物流园区(主干道)等8个灾后重建项目已全面完工,物流园区综合服务中心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按照《雅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20)的物流仓储布局,现已斥资4.83亿元建立了以汽车产业为核心的商贸物流园区核心区。

基础设施完备,川滇藏商贸物流园区筑巢引凤,并逐步形成招商引资磁场效应。

入驻企业评判川滇藏商贸物流园区产业集群效应,以及交通优势将成为企业上档升级的有力动能。

在川滇藏商贸物流园区可以看到,国道108线贯穿,成雅高速、雅西高速、雅康高速在此交汇;在建的成雅快速通道、多营至对岩大桥竣工后将实现3条高速、2条国道、1条快速通道在对岩互联互通,届时园区的交通枢纽优势和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凸显。成雅快速通道(雅安段)将无缝对接成新蒲快速通道,这条路修好之后,不仅大大缓解成雅高速和邛名高速的通行压力,同时,又有比国道108线更高的通行效率。

雨城区作为进出川藏、川滇和链接成渝经济区、攀西资源开发区的“节点”和“咽喉”,接下来园区将积极引进一批成都物流企业,承接成都物流功能转移,努力推动形成服务成都、服务西藏、连接南亚的物流“桥头堡”。

现代化的物流发展模式让人振奋,按照市委“1485”总体发展思路,培育“百亿工业经济”,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培育计划”,推动“四大骨干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泛华电器、雅安茶厂等优势骨干企业聚合拉动、效益倍增;优化提升“三园一区”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和运营体制机制,打造全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配套基地和西南绿色生态(有机)农产品加工基地,建成飞地园区雨城区“园中园”标准厂房和服务中心建设。

而雨城区作为千年藏茶的发源地和川藏茶马古道的起始地,新建成的中国藏茶村全方位地承载了厚重的人文历史。

位于多营镇的中国藏茶村,是文化产业重建项目和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国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项目。园内游道、栈道、梯步和“花田”、“花海”纵横交错,景观亭、观光廊道、植物造景等点缀其中,是集观光旅游、文化展示、教学科研、采摘体验等于一体的茶文化主题公园。藏茶文化展示馆则以“熊猫家源·世界茶源”为主题,运用实物展示、场景还原、多媒体技术等手段,全方位展示茶马古道和千年藏茶传奇。

自2016年,中国藏茶村建成使用以来,中国藏茶文化周、打茶节等大型特色旅游活动在此举办,开展了茶祭、茶创、茶食、茶研、茶作、茶斗、茶展等一系列活动,现代藏茶产业乘着节会的快车,声名大噪。“雅安藏茶”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吉祥藏茶”荣膺中国驰名商标,雅安藏茶(南路边茶)传统制作技艺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大兴镇徐山村的中国雅鱼村新姿初绽放,是集冷水鱼养殖、加工、销售、休闲娱乐、康养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如今一期工程已投入使用。中国雅鱼村大力发展雅鱼文化艺术品和雅鱼文化休闲产业,使雅鱼村成为全国雅鱼拓艺术品展示交易中心和国际雅鱼拓艺术创作的重要基地。

雨城的“雅鱼”、“雨城猕猴桃”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殊荣。

在雨城,与茶齐名的特色生态农产品,如今是雨城一张张响当当的名片,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法宝”。

灾后恢复重建五年,雨城区高标准站位,围绕建设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先行区的发展目标,着力打造重要节点,连点成片、连片成线,把点做靓、把线做长、把面做活,形成多点多极融合发展新格局;并坚持“提升一产”、“优化二产”、“放活三产”,在加快实施产业重建中,走出了“传统产业调优、优势产业调特、新兴产业调强”的新路子,促进特色产业在转型中不断升级。

位于雨城区多营镇的福星苑安置小区

位于大兴镇的桃花岛湿地公园

坚持品质建设共享绿色生活

五年建设,“五个雨城”驶入了开放、实力、绿美、创新、幸福“品质五城”的轨道。

品质二字,群众的感受最为深切。

当下,雨城区青江街道汉碑社区“低碳社区”建设有声有色,该社区于2016年入选省级社区试点建设单位。汉碑社区辖区内有机关企事业单位2个,第一江岸、恒信上海城等居民小区4个,居民6250户、12311人。这样一个人群密集的社区,道路清爽整洁,治安优良,人与人之间文明礼让,生活舒适、心情舒畅是群众给予的评价。

对于青江街道汉碑社区所辖的片区,本地人习惯称呼新城区,崭新的楼盘、崭新的公园,新建成的道路基础设施,崭新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按照“生态立市,绿色发展”的城市发展战略,汉碑社区党总支以“党建带创建、创建促重建”的思路,构建“区域化共建”新型社区服务模式,引领辖区居民共建低碳社区,共享绿美生活。

安居、乐业,在雨城。五年重建,雨城区城镇化建设加快,全区征地搬迁面积280多万平方米,中心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城市功能不断增强,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近年来,雨城区党委政府在“拆与建”中积极谋划,为搬迁群众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以姚桥新区为例,姚桥新区管委会不仅组织联系了多家企业前来招聘,还充分利用辖区内商贸城和正黄两个商业圈,调动搬迁群众就业积极性,形成公益岗位、自主创业、培训就业等为一体的就业体系,真正让广大搬迁群众生活越来越好。

社会民生事业的发展,让雨城人对这座城市的眷恋感越来越强烈。

“房间舒适明亮,餐厅准备了可口的菜肴,活动室可以看书、下棋、跳舞……”谈起自己的新家——雨城区福兴敬老院,杨国兆等老人赞不绝口。雨城区福兴敬老院是上海市慈善基金会“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重建援建项目,在老人们眼中,这里是一个比家住着还舒心的地方。

走进福兴敬老院,宽敞平整的庭院、绿树成荫的环境为老人们提供了良好的室外活动空间,同时敬老院为老人配备了电梯,现代化的厨房、活动室,建立了急诊室、护士站等医疗场所。

“住在这里,吃饭、看病都不用愁。”杨国兆老人说,每天食堂都为老人们烹饪了酥软可口的饭菜,还配有专门的医护人员24小时守护老人们的健康。

老有所养,幼有所教。灾后重建中,雨城区上里共和小学、北郊七盘小学、香花中心校、草坝中心小学运动场、田家炳中学(一期)宿舍楼、南郊中心校食堂、碧峰峡志国小学、陇西乡中心校、中里张沟小学、中里龙泉小学、姚桥金凤小学、雨城二中等等,或加固维修、或重建改造,全区中小学生全部进入永久性安全教室。

在教学硬环境日益提升的同时,强化教学软环境的优化,雨城区教育主管部门将提升教育质量,把办人民满意教育放在重要位置,通过加强教师培训、与市外先进学校结对互动等方式,提升该区教育软实力。

生态建设、城乡环境打造,让群众更有获得感。

此外,新建起了北纬30度公园、熊猫绿岛公园、张家山公园等,沿江两岸、重要节点和主要街道房屋建筑立面、店招店牌得到清理和风貌改造,塑造了雨城中心城区优美形象;免费开放的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为雨城区增添了发展基因;网格化管理、平安雨城创建让群众共享和谐生活。

离城区不远、山水田园的生态康养乡镇,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紧邻城区的凤鸣乡,以及名兴草快速通道旁的草坝镇清溪村,将生态农业建设与休闲观光旅游结合起来,为雨城生态康养旅游添上绚丽的笔墨。

“五年跨越发展,七年同步小康”,雨城人怀揣感恩与梦想,一步步扎实迈向全面小康的目标。

雅安日报记者 杨瑞 采写雨宣供图

新闻推荐

让爱的涌泉奔流不息

汶川地震十周年之际,记者重返震区,到处可见漂亮整洁的楼房耸立,也在青山绿水间感受到震区群众的感恩之心。“涌泉之恩、滴水相报”——这是记者听到当地群众说得最多的话语。汶川县映秀镇,“5·12”...

芦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芦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