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中龙门浴火重生 站在新起点再出发 雅安日报 2018-04-28 08:40 大字 古镇新街返乡农民工骆国东(中)当上猕猴桃产业基地主管。他正在基地里指导农民工绑猕猴桃枝条。五年砥砺奋进,五载风雨兼程。曾经满目疮痍的家园,而今万象更新,处处书写着浴火重生、奋进跨越的新篇章。5年前的龙门乡,不仅已经撤乡设镇,变成龙门镇,变的不仅仅是乡镇名称。5年来,曾经的震中龙门,建成了国家4A级旅游古镇,在当地党委政府“家家有铺面、户户搞旅游、人人有就业”思路指导下,科学规划、精心布局、高标准建设下,芦山县龙门镇发生了巨大变化——新修、拓宽、延伸乡村道路数百公里;引进各类企业21家,上千村民就地就近务工;新发展猕猴桃3300余亩;40户家庭在新居里开起了农家乐,吃上旅游接待饭;全镇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2万多元,与震前相比,增加近一倍。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地震时,陈钢刚调到龙门乡任乡长,而今,陈钢已是龙门镇党委书记。在龙门任职5年,他是龙门变化最有发言权的人之一。陈钢接受采访时说,思路决定出路。龙门找准自身优势所在,在规划中扬长避短,尽可能地彰显并发挥特色优势,让独有的亮点,成为经济发展的聚集点。为此,龙门锁定“园区变景区、新村变景点、田园变公园”的目标,在新村建设、产业引进、道路建设、乡村旅游等项目中,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灾后重建中,龙门有项目220个,总投资24.1亿元。项目多,时间紧,任务重,但龙门的干部群众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苦干加巧干,加上有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关怀,有社会各界的帮助和支持,新龙门的建设走上了快车道,在上级规定的时间节点内完成项目建设和资金投入,达到既定目标和效果。“现在的龙门,产业蓬勃发展,乡村旅游环线和产业园布局也已成型,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态势正在彰显。”陈钢说,龙门重建实现了从起初的无从下手到全面破题,从起步最迟到建设最快,从简单恢复重建到建成精品,从一片废墟到建成4A景区,从群众普遍抵触到满意叫好,一个“镇村一体、产村相融、农旅结合”的新龙门已重生崛起,当初锁定的让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重建安居梦已经实现。产业在拓展收入在增长幸福,是乡亲们充满干劲、满脸笑容的精神状态。4月22日,龙门镇青龙场村村民骆国东带着20多名村民在猕猴桃产业基地绑枝和除草,他是龙门一家涉农企业猕猴桃产业基地的管理人员,管理着1000多亩的猕猴桃。“我是被家乡产业发展吸引回来的。”骆国东直言,他在江苏务工10多年,是一家企业的主管。灾后重建,家乡发生了巨大变化,随处可见的新村、新居、新景、新产业,让他动了回乡的念头,并于2014年回乡。这家涉农企业就是龙门镇党委政府引进的,该猕猴桃产业基地用工95%来自当地村民,每年发放民工工资达到100万元左右。像这样的涉农企业,龙门引进了许多家。要让村民增收,离不开产业。龙门镇党委政府共流转土地3000多亩,截至目前,分别为盈安公司猕猴桃基地、康源公司猕猴桃、葡萄、蔬菜基地和元森公司猕猴桃基地,以及合作社、个人发展产业用地。康源公司已建成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荷塘观光休闲及垂钓体验区、有机葡萄采摘体验园、有机猕猴桃采摘体验园、有机蔬菜示范园和有机火龙果观光采摘园等,为当地村民提供了许多务工岗位。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乡村旅游成为促进龙门经济发展的抓手之一。龙门引进鸿泰旅游公司,组建旅游联盟等,并支持、帮助有条件的农户利用重建房屋开农家乐。截至目前,全镇有41家农家乐,有乡村酒店8家、特色商店13家。企业的增加,乡村旅游业的兴起,当地村民增收渠道多。现在的龙门,从最初的“园区变景区、新村变景点、田园变公园”,“户户安居有业、民生保障提升、产业创新发展、生态文明进步、同步奔康致富”的规划愿景已经实现。去年6月,龙门镇青龙场村入选“四川百强名村”;2017年,王家村被评为省级文明村;今年4月,龙门镇选入“百镇建设行动”……站在新起点再续新篇章发展才是硬理。龙门镇党委政府清楚地认识到,再耀眼的业绩已属过去,进入新时代,站在新起点上,更要有新作为。为此,新年伊始,该镇便通过查摆问题、寻找短板、增添措施、再鼓干劲等一系列行动,确保经济持续发展,村民持续增收。新年新战略。2018年,龙门镇党委政府明确了龙门镇“休闲龙门·旅居古镇的目标定位”,自行加压,继续攻坚克难,用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坚强的意志,做好“五个”坚持,踏上乡村振兴新征程。坚持龙头引领,争取招商引资3家龙头企业,延伸农旅结合产业链。重点培育乡村休闲旅游、康体养生、户外拓展等新业态,推进生态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坚持规模经营,在现有旅游联盟基础上,探索更广阔、更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再培育扶持3家农业专合组织,增加创业就业岗位,让旅游经济溢出效应惠及更多群众。同时,依托县城至龙门这条生态旅游环线,再发展连片猕猴桃、高山蔬菜、生姜1000亩,带动全乡更多群众协同发展。坚持融合发展,通过以农造景、以景带旅等模式,持续打造四川省乡村旅游特色镇,打造1个休闲观光产业园,培育以乡村农家游、生态奇观游、采摘体验游等为主的旅游新业态,力争新发展星级农家乐、乡村旅馆、家庭农场20家。坚持机制创新,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银行+农户+互联网”的持续助农增收新模式,通过“同确同流”流转土地,让土地资源变身致富资本。坚持整体奔康与脱贫攻坚相统筹,积极协调“五个一”帮扶力量促进村级产业发展,形成多方整合帮扶,立足原生态蔬菜等产业发展,带动全镇群众就地就近解决务工500余人,全镇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雅安日报记者彭加权新闻推荐地震自救攻略关键时刻能救命(一)还记得2013年4月20日发生在雅安芦山的七级地震吗?如今5年过去了,当时那一幕幕满目疮痍的地震现场还让人历历在目。俗话说“宁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灾难一旦发生,生死存亡就在瞬息之间... 芦山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芦山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