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为发展献良策 为民生鼓与呼

四川政协报 2018-01-24 11:51 大字

(上接1版)

在每年近千件提案中,省政协坚持每年遴选10件左右的提案作为重点督办提案,以起示范引领作用,同时精选10件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民生问题的提案报送省委、省政府供领导参考。

为了不断提升提案工作水平,除不断完善提案工作制度外,省政协建成完善提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提案信息实时交互,有效提升提案工作效率和工作透明度。

重点提案为引领

层层推进办理协商

按照中共中央对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作出的决策部署,省政协将协商理念贯穿提案工作全过程,把提案办理协商作为推动提案工作新发展、展现提案工作新作为的主抓手,这反过来也推进了协商民主的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在总结经验基础上,2016年,省政协出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委员会提案办理协商办法》。

强化办前协商,在“交得准”上下功夫。过去,提案交办偶尔会出现提案“回娘家”的情况。协商交办为实现精准交办提供了充分保障。在省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提案交办会上,首次采用网上交办方式,在交办之前增加预交办环节,充分征求承办单位意见,提高提案交办的科学性。

强化办中协商,在“办得实”上下功夫。尤其是2015年以来,省委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人民政协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对落实提案办理协商、提案监督在内的政协协商民主作出制度性安排,将省政协确定的重点督办提案办理列入省委、省政府、省政协年度协商计划,并把提案办理纳入部门目标考核内容。

省政协党组和主席会议切实加强对提案工作的领导。省政协主席柯尊平多次主持会议研究提案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主席、副主席分别牵头督办重点提案,为开展提案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每年,省政协都坚持走访承办单位,与承办单位负责同志面对面协商,深入研究问题,促进科学决策。

5年来,省政府领导领衔办理提案37件,省政协领导督办重点提案53件,起到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对重要提案、重点提案办理落实情况进行专门督查。在省委、省政府、省政协的重视下,提案办理协商呈现良好互动局面。

在提案办理过程中,省政协积极搭建平台,推动提案者与承办单位、主办单位与会办单位之间充分协商,深化对提案建议的再认识,有效促进提案办理责任落实、问题解决和协商成果转化。例如,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交通运输厅、省卫生计生委等单位在办理提案时,专程赴市(州)与提案者面商,取得良好成效。

加强跟踪督办

努力提高成果转化率

为促进提案建议转化落实,省政府健全了考核考评机制,按照绩效管理有关规定,对承办单位推诿拖延、不作为、慢作为的行为,由省政府督查室及时通报批评,并严格按照绩效扣分。省政协每年也选择部分有代表性的提案作为跟踪重点,促进办理“不满意”提案“二次办理”。

5年来,省政协提案所提意见和建议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正在解决或列入计划拟解决的提案占提案总数的比例每年均在80%以上,委员反馈满意率90%以上。一大批意见建议落地生根,为助推四川跨越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紧扣稳增长、提质量,助推四川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提交提案2067件,占提案总数近四成。提案聚焦多点多极支撑发展和重大产业布局、项目建设和投资拉动、“三去一降一补”等重点任务提出建议。《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199件提案转化为住川全国政协提案,省政协与全国政协联合调研督办,有关报告得到国家领导批示。

紧扣打赢脱贫攻坚硬仗,助推决战决胜全面小康,提交提案344件。提案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四大片区”、产业扶贫和基础设施扶贫、政策落实和保障等重点工作提出建议,引起国家、省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发挥了提案在“我为扶贫攻坚做件事”活动中的独特作用。

紧扣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围绕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一号工程”提交提案106件。提案聚焦打通军民融合、科技与经济结合、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夯实创新平台、创新人才支撑等提出建议,为承办单位研究和解决问题提供思路和选项,为提升四川省开放型经济水平凝聚了共识和力量。

紧扣增强群众获得感,围绕医疗卫生、教育公平、社会保障、就业增收等提交提案近1500件。提案聚焦分级诊疗与双向转诊、完善城乡居民医疗救助体系、解决入园难问题、稳定“三区”教师队伍、关爱失独家庭、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和再就业等提出建议,协力推动民生事项改善。

紧扣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围绕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提交提案316件。聚焦岷江—大渡河流域生态保护与建设、重点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金沙江流域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成都平原PM2.5治理、湿地保护体系建设、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等提出建议,合力建设美丽四川,助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生态和谐。

紧扣全面依法治省、维护和谐稳定,围绕推进法治四川建设提交提案近400件。提案聚焦个人信息保护、逗硬行政决策责任终身追究制、完善基层法院审判权运行机制、加强职工权益保障、建立农民工欠薪监督长效机制等提出建议,促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协力建设和谐四川、平安四川。

紧扣文化强省建设,提交提案近200件。提案聚焦加快民营文化产业发展、培育壮大文化市场主体、推动蜀绣产业发展、建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长效运行机制、扶持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加快推进全民阅读推广工作、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建议,助推提升了四川省文化软实力。

此外,围绕“4·20”芦山强烈地震,提交《建立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生态文明示范区》等39件提案,积极服务抗震救灾。针对四川省自然灾害易发多发情况,先后提交相关提案52件,就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培养青少年防灾减灾基本技能、实施民房抗震加固工程等提出建议,协力科学应对自然灾害。

□本报记者 刘奕锋

新闻推荐

广元市福建商会会员企业在广投资累计已达到50亿

本报讯(记者盛伍)记者昨日获悉,广元市福建商会自2007年8月成立来,已发展会员单位65家,遍布广元全市,会员企业在广投资已累计达到50多亿元。广元市福建商会会员单位涵盖农业开发、电子商务、隧道工程、...

芦山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芦山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