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四川省发布2017年居民健康指数 人均预期寿命76.90岁,提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值

四川经济日报 2018-01-23 04:30 大字

(记者 杨萍 实习记者 朱方润)1月22日,记者从省卫计委2018年媒体座谈会上获悉,2017年四川省卫生计生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居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人均预期寿命从2012年75.22岁提高到2017年的76.90岁,上升了1.68岁,提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值(76岁)。四川省在人均卫生总费用低于全国水平的情况下,取得城乡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成效,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了较高的健康效益。

省卫计委主任沈骥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卫生计生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居民健康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各级财政对四川省卫生计生投入增大,由2011年的295.38亿元增至2016年的547.39亿元,年均增长13%。全省卫生总费用由2011年的1221亿元增至2016年的2687.78亿元,年均增长17%。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例由2011年的33.99%降至2016年的29.01%,为近20年来的最低水平。

深化医改取得阶段性成效。全民医保体系不断健全。新农合住院实际报销比例达65%,居全国前列;全面推进分级诊疗,四川成为全国首个全域分级诊疗的人口大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加快建立;在全国率先建立“五位一体”药械集中采购新机制,创新建立省级“医疗机构、医疗人员、医疗行为”信息化监管平台。

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全省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连续10年低于全国平均值,全力开展芦山地震、九寨沟地震等卫生应急处置,取得了高效救治地震伤员、大灾之后无大疫的重大胜利;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发病数和死亡数连续7年低于全国平均值,自然灾害医疗救援能力全面提升。

医疗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坚持强基层、保基本,城乡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建成;大力实施优质资源倍增工程,全省三级医院数居全国第三,二级医院数居全国第一;医疗卫生人员总量达69万,每千人口卫技人员数、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等主要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尊医重卫得到重视,“8+3”人才激励评价机制初步形成。

健康扶贫强力推进。全省625万贫困人口得到医疗卫生保障,创新开展健康扶贫“五大行动”、全面落实“八个100%”“十免四补助”等政策,建立“两保三救助三基金”,贫困患者健康保障水平得到明显提高;贫困地区人群健康指标向好,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持续提升,贫困患者首诊县域内就诊率达98.37%,住院医疗费用实际个人支付比例为3.84%。

沈骥表示,2018年四川省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推进医疗卫生高质量发展,推动卫生计生事业更加平衡、更加充分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此外,会上还发布了《2017年四川省人群健康状况及重点疾病报告》《2017年四川省慢性病防治状况报告》《2017年四川省肿瘤防治状况报告》和《2017年四川省妇幼健康状况报告》4份白皮书。

新闻推荐

芦山峁遗址考古获重大发现 将延安筑城史 至少前推2300年

延安芦山峁遗址本报讯记者昨日从延安市文物研究所获悉,经过持续两年的考古发掘,在宝塔区芦山峁遗址发现房址12座、灶址2座、夯土城墙2段、灰坑23座、瓮棺墓1座、灰沟3条,并出土了大量陶器、...

芦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芦山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