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临沂临港区:民生情怀暖人心

临沂日报 2017-12-27 11:16 大字

本报记者 徐梦通讯员 闫从军

一个个民生工程建设有序推进,一项项民生保障措施有效落实,财政预算内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始终保持在80%以上,民生实事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临沂临港区始终坚持把人民幸福作为最高要求,扎实苦干为民生,立足百姓谋福祉,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民生“成绩单”,给全区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近日,朱芦镇大茅墩村村民曹现仁看着正在建设的朱芦新城小区乐得合不拢嘴:“新房起来了,学校也有了,我们的生活真是变好了,再过不久,我们也能和城里人一样住上冬暖夏凉的楼房了。”

住有所居,民之所盼。临沂临港区综合运用土地增减挂、棚户区改造等政策,在城区规划建设新型社区,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区聚集。同时,制定惠民利民的征收方案,坚持“一把尺子”顺民意,从补偿、奖励、安置各方面给予被征迁户最大优惠、最人性化关怀,充分保障被征迁户的利益。目前,临沂临港区已建设社区楼360万平方米,搬迁46个村,3万多户群众入住新社区。今年,将完成社区建设68.3万平方米,实现6000名群众搬迁入住。在社区建设过程中,配套建设文化广场、综合服务中心、小学、幼儿园、创业就业、物业管理等服务设施,让群众搬得进、住得好。

乐业让幸福不断“延伸”。11月28日,万凯家居有限公司车间内一片繁忙,昔日外出务工的几百名农民在此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在家门口务工,既能挣钱,还能照顾家庭,真是一举两得。”坪上镇大山社区居民赵玉梅对现在的工作很满足。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为解决村民上楼后的就业问题,临沂临港区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在每个社区周边规划1处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并定期召开就业招聘会。截至目前,全区转移农村劳动力1万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3万余人,失业率保持在3.5%以内;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比例达到99%,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比例达到100%,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报销提高到60%。

民生跟着“民声”走。临沂临港区总投资3132万元的青横路南段大修工程5月1日通车,受到当地百姓一致好评;总投资约680万元的柳演路大修工程5月10日通车,彻底解决了当地居民出行难的问题;总投资约300万元的芦山路大修工程,有效缓解了来自连云港方向的交通压力;总投资约1800万元的团林大街北延工程和总投资约370万元的王家沙沟桥新建桥梁工程已投入使用……截至目前,全区共建设、改造主次道路82条,通车总里程430公里,形成“六纵八横”主要道路框架,开通了畅达全区的公交线路,出租车、公共自行车先后投入使用,群众出行更便捷。

加大投入为民生“加码”。在团林镇北团林村,每当夜晚来临,忙碌了一天的村民们饭后都会来到村里新建的文化广场,度过一天中最轻松惬意的时光。临沂临港区想百姓之所想,解百姓之所难,实施农村文化广场全覆盖工程,百姓大舞台、村史馆、民俗节日等,最大限度地满足村民的多元化需求。今年以来,已完成5处小广场、4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与综合文化活动室建设,并为各村、社区配送了书籍、乒乓球台、音响等文体器材;投资52万元对4镇综合文化站进行了全面提质改造建设,开创了多元化服务模式。

民之所盼,政之所为。临沂临港区在推进民生实事中,整合各方力量,加大督查推动力度,确保民生资金安全快捷专款专用,全力保障民生工程推进实施。

在资金支付上,建立民生专项资金,强化资金调度,优先保障民生工程资金需求,多渠道增加民生投入。在责任机制上,制定合理、可行的推进方案,明确责任,细化措施,将民生实事量化到数,制定计划并倒逼执行,确保民生工程有诺必践。在监督机制上,月月有进展,季季作汇报,将资金流向向群众公示,保障民生资金用好、用实。

新闻推荐

力争到2020年 飞地园区实现营业收入1000亿元以上

在允许开发的地方划出一块区域,提供给限制开发的生态地区来使用。“飞出地”提供项目及技术,“飞入地”提供基地、基础设施,双方优势互补。听上去颇有些奇妙的“飞地经济”,正在雅安市变为现...

芦山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芦山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