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志愿力量闪耀雅安 奉献精神温暖全城

雅安日报 2017-12-11 06:07 大字

一个城市的魅力,不仅在于外表,更在于精神。10万余名登记注册志愿者,无数个社会团体和爱心人士……在雅安,你也许见过这样一群身影,他们穿着统一的服装,清理卫生死角、向市民宣传文明理念、为贫困家庭送去温暖……虽然年龄、职业、经历不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近年来,志愿服务之花盛开在雅安大地,雅安志愿者活跃在助残、助学、济贫、敬老、环保等社会公益领域,用爱心为构筑文明城市添砖加瓦。12月5日是第32个国际志愿者日。记者探访了平日里并不广为人知的志愿者,了解他们的志愿服务故事和全市志愿服务发展的概况。人人争当志愿者的风尚逐渐形成今年中秋,雅安市某医院医养示范中心欢声笑语。搞笑的装扮、夸张的表情、幽默的表演,逗得老人们哈哈大笑。这边,“小丑医生”为老人们唱起欢快的歌儿,那边,“小丑医生”为老人检查身体、给老人讲解秋冬季节的护理知识……这些“小丑医生”们其实是一支志愿者队伍,他们中既有社工、学生、公务员,又有医生、私企老板,他们把自己打扮成小丑的模样逗乐老人。每逢周末,他们深入社区、福利院、敬老院,为群众送去医疗、保健等服务,为残障儿童、孤寡老人送去歌声和欢乐。迄今为止,他们已经开展了100多项系列主题服务活动。这支志愿服务队伍,如今已经成为彰显雅安城市文明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志愿者孙会玲便是其中的一员。“这些老人平时什么也不缺,缺少的就是关爱和亲情。”孙会玲告诉记者,作为一名专业志愿者,她经常会参加社会的志愿服务活动,她认为,志愿者服务社会不能流于形式,不是作秀,而是要发自内心,用真心和爱,并通过周密的计划和精心的组织去帮助别人,才能让受助者感觉到实实在在的温暖,这样才能避免受助者的排斥,让受助者快乐。无论是在公益机构做志愿者、“4·20”芦山地震做志愿者,还是参加“小丑医生”志愿者活动,孙会玲都将志愿活动做到最好。“因为,这是我自己选择的,我做好了思想准备,没有任何理由不做到完美。累是累,心里却感觉很知足,那份沉甸甸的收获是我在其他日常生活中较少体验到的。”从事多年专业志愿服务的孙会玲感触颇多:“每个人作为社会个体,对于社会的价值,不仅仅是创造了多少财富、拥有多少物质,而是你为社会创造了多少精神财富、付出了多少爱!每一次志愿活动,对整个社会来说都是沧海一粟,而正是无数的志愿者和无数次的志愿活动,才能构成川流不息的大江大河,才能给整个社会带去温暖和爱。”服务他人只是一种方式,只是一次传递爱心、播种奉献理念的过程,但却是对社会文明风气的一种促进。孙会玲的故事,是雅安市众多志愿者播撒大爱的一个镜头,各种志愿者身影越来越多地活跃在各类大型活动、企业、医院、学校和社区里,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和推动力量。学雷锋系列活动,各种帮困扶贫活动,内容丰富的公益行动,大大提高了广大市民参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热情,倡导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主义风尚,推动了市民素质提高。同时,广泛而持久开展的市民巡访活动,也使各种社会不文明现象得以快速消除。从“一个人走”到“几个人走”再到“一群人走”……如今,在雅安,逐步形成了“人人争当志愿者,人人乐当志愿者”的良好风尚。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市有94支志愿服务支队、193支扶贫志愿服务大队、244个志愿服务工作站、有注册志愿者103940名,他们践行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引领着文明雅安的新气象。救死扶伤、热心公益的胡皓,退而不休、热心青少年公益志愿服务的张昌海……这些,都是雅安市响亮的志愿服务先进典型。道德新风浸润心田,文明之花灿烂绽放。近年来,雅安市从道德模范到志愿者,从“身边好人”的先进事迹到市民“小”的善举,都给予不同的表彰。“加强激励机制,让暖人者得到温暖,使市民的付出与回报可预期,城市将会变得更有‘温度\’。”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以道德榜样为引领,通过一些典型的模范带头作用,也让更多市民参与到志愿活动中,把关爱传送给有需要的人,形成人人向善的正能量。”健全机制推动志愿服务常态长效“大冷天,你们又来看我啦?”“我们来看望您,问下近期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6日下午,雨城区沙湾路社区新华街蒲泽清老人的家里传出一片欢笑声。原来,该社区几名志愿者登门为老人理发,打理家务,并陪他聊天。老人80岁,一人居住,平时也有女儿照顾,但仍感寂寞。不过现在却有了不少“儿女”,社区青年志愿者们都是他家的常客。几年来,沙湾路社区建立起了青年志愿者、老年志愿者和党员志愿者三大类别队伍。这些队伍分别承担着义务巡逻、关爱空巢老人、卫生保洁、医疗咨询、政策宣传、文艺健身等方面的任务,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20多名不同服务类型的志愿者,他们不计报酬,乐于奉献,为需要帮助的居民义务提供最及时的关怀和帮助。可以说,只要一个电话,15分钟内就有志愿者上门服务。“社区是一个大家庭,只要肯用心,这个‘家\’就一定能经营好。”沙湾路党支部书记姚云鹤告诉记者,今年因为尊老爱幼志愿服务取得成效,沙湾路社区被评为“四川省十佳志愿服务社区”。志愿服务作为城市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城市文明得以长效持续的缩影。“遍地开花”的志愿者队伍,将志愿者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据了解,雅安市自2014年成立雅安市志愿者服务中心以来,志愿者服务行动由过去单一的扶贫济困、抢险救灾向服务大型活动、服务中心工作方向发展,志愿服务关注的领域,也从传统的扶老、助残、救孤、济困、赈灾,逐步发展到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志愿服务关注的人群,从本地人士拓展到外地来雅务工人员和外地人士;而今,雅安市志愿服务内容不断扩充,服务项目品牌逐渐增多。在社区,开展“邻里守望”;在农村,把农技知识课堂传授到乡间地头;在企业,解答税收政策疑问;在城区,为群众提供问题咨询;市群团组织和社会服务中心的“校园防欺凌”、“特需儿童心理抚慰”、“孤残老人关爱行动”、“空气质量监督志愿行动”等项目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开展的“凝聚青春力量,护我莘莘学子”助学服务、“我为孩子捐本书与爱一起成长”教育服务、“一米阳光爱心驿站”结对帮扶脱贫等品牌项目在民间广泛开展,深得群众好评……志愿服务队这支强大的“力量”,正用实际行动感召着无数市民,逐渐成为文明城市建设中的一块金字招牌。文明理念渗透进每个市民的自觉行动,雅安志愿服务工作逐渐走向品牌化、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发展。全市志愿服务工作已硕果满枝头,如何推动雅安市志愿服务事业迈上一个新台阶、取得新的更大发展?关键的一点,就要让志愿服务进一步经常化、制度化。下一步,雅安市将继续贯彻落实《关于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公共文化设施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在全市各界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凝聚志愿力量,深入持久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展示志愿者风采,积极培育具有雅安特色的志愿文化,进一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志愿服务,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融化了心与心之间的坚冰,释放了人间的温情;志愿者,则用自己的无私奉献,谱写了一曲曲服务社会、回报社会、支持发展的文明乐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正是这些甘于奉献、默默付出的志愿者,让雅安这座文明城市处处洋溢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展现出一座现代化文明之城、大爱之城的魅力与风采。雅安日报记者石雨川

志愿者走上街头宣传政策

志愿者为老人洗衣服

志愿者为老人熬粥

志愿者探访百岁老人

志愿者陪老人聊天

志愿者给老人集体祝寿

新闻推荐

杨益斌:整合生态旅游资源带领乡邻脱贫致富

□记者钟斌11月22日,贵池区棠溪镇阳光明媚,温暖如春。记者一走进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池州芦山生态农庄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益斌的企业,茶香扑鼻、沁人心扉。公司一楼京东便利店堂内熙来攘...

芦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芦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