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芦山确保“五年整体跨越、七年同步小康”目标胜利实现推进“五大行动”实现“三个率先”秀美芦山 加快融入“大成都经济圈”

华西都市报 2017-11-07 04:05 大字

芦山确保“五年整体跨越、七年同步小康”目标胜利实现秀美芦山 加快融入“大成都经济圈” “4·20”震中芦山县龙门乡已建成4A级景区。

十九大代表宋开慧在芦山县太平镇宣讲十九大精神。

在“造血”扶贫模式帮扶下,贫困户何培金今年将脱贫。

11月2日,雅安芦山县太平镇钟灵村。崭新的楼房、成群的鸡鸭、整齐的茶园……“4·20”地震留下的伤痕早已愈合,乡亲们聚集在一起,聆听十九大代表、雅安市委常委、芦山县委书记宋开慧宣讲十九大精神,“深入推进芦山发展振兴全面奔康‘五大行动\’,奋力实现‘三个率先\’发展目标。”

宋开慧说的“五大行动”包括:绿美芦山、发展振兴、魅力提升、开放合作、和谐共享,“三个率先”是指:率先精准脱贫、率先发展振兴、率先全面奔康。“确保‘五年整体跨越、七年同步小康\’目标胜利实现。”宋开慧说,具体而言就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加速发展振兴总进程、探索绿色发展新模式。

芦山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2014年至2016年,全县GDP增速连续3年保持在10%以上,2016年实现GDP36亿元,是震前的1.6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是震前的2.28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37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287元……秀美芦山正在崛起。

率先精准脱贫

残疾贫困户在家也能挣钱

10月31日,芦山县龙门乡隆兴村满堰口组。天气有些阴冷,41岁的何培金没有出门,而是在屋檐下的缝纫机前忙活着做棉鞋。“动起来就不冷了,还能挣点零花钱。”何培金身后的《芦山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三卡情况表》显示,何培金一家将在今年内脱贫。

何培金忙活的时候,70岁的父亲去后院喂鸡,65岁的母亲也跟着去猪圈看即将出栏的肥猪。“之前养了8头猪,上周卖了4头,卖了6000来块钱。”何培金说,家里养鸡最多时也有300多只,现在还剩下不到100只,“养猪、养鸡、做棉鞋,一年下来还是要挣1万多元。”

虽然钱不算多,但何培金很喜欢现在这种感觉。“我好几年没挣到过钱了,自己挣钱的感觉真好。”何培金以前在外打工,2010年突然因病偏瘫,回到老家想做点事却没本钱,加上治病和重建修房,花完积蓄还背了几万元债,“那时候100块钱用3个月,上街什么都不敢买。”

一家4口人,父母年迈多病,儿子还在上初中,怎么办?就在何培金一筹莫展之际,县领导带人来了,从2016年10月开始对他进行结对帮扶。一番摸底调查后,温暖提升和“347”工程开始实施,先是改善何培金家的居住条件,接下来又制定了手工制鞋、养猪、养鸡的产业计划。

没钱修猪圈,村上拿来了1万多元党建扶贫资金;没钱买鸡苗,县残联帮扶送来了100只;没钱买饲料,又获贷无息产业发展周转金1.3万元;没有技术,乡上驻村的农技员时常来家里指导……“我想到的他们想到了,我没想到的他们也想到了。”何培金说,自己对今年脱贫很有信心。

何培金家的变化,是芦山打响脱贫攻坚战的一个缩影。据芦山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介绍,该县近年来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最大的民生工程,按照“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要求,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不断推进龙头企业引领、特色产业带动、园区就业促进、乡村旅游吸纳、村级集体经济打底等途径助力脱贫攻坚。

在雅安市19个扶贫专项方案的基础上,芦山结合自身实际又出台了《贫困村和贫困家庭农业产业发展扶持办法》《脱贫攻坚“精神脱贫”实施方案》《建档立卡贫困户特困家庭生活救助办法》等系列文件。截至9月底,全县今年预脱贫1301人,提前完成2017年度目标任务,3个省定贫困村达到了“一低五有”标准。

率先发展振兴

纺织厂7年扩建起5个车间

何培金忙着做棉鞋的时候,35岁的黄芳正在车间里忙得不亦乐乎。她所在的企业名为四川邦源,位于芦山县产业集中区内,是中国包覆纱行业龙头企业之一。黄芳在企业上班7年,如今已是车间主任,月工资9000多元,在县城买了房,两年前还买了小车。这让她觉得很满意。

“一线工人月工资普遍3000多元。”企业负责人杨忠正说,企业现有员工340余人,但马上又要招一批人,因为刚新建了第5车间,目前已进入设备安装阶段,预计11月底就能投产运行。届时,企业产能将增加500吨,年产值将增加1000多万元,“这几年势头不错,5个车间按计划建完,再扩大生产得重新拿地。”

四川邦源是2011年注册成立的,杨忠正回顾这几年的发展,连连感慨“没想到”。“没想到企业发展这么快。”杨忠正说,企业刚投产时,只有1个车间、60来个工人、年产值不到1亿元,现在已经有5个车间、340余人、年产值3亿余元。特别是其间还经历了“4·20”地震,“震后不到10天我们就恢复生产了。”

第二个“没想到”,是芦山日新月异的城乡面貌。杨忠正是山东人,2010年刚从青岛过来时,他对芦山的印象是:“路和街道都很烂,县城连红绿灯都没有,也没有公交车和出租车。”有一次,外地的朋友给他寄快递,不知道芦山在哪儿,寄到江西庐山去了,“你看看现在,连我们园区都现代化了。”

正如杨忠正感受到的,作为芦山发展振兴的排头兵,芦山县产业集中区这几年实现了从小到大的跨越。作为根据《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产业重建专项规划》建设的产业园区,总体布局为“一区三园”组团发展,即产业集中区、工业园、农业加工园、根雕产业园。

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在重建硬仗中补发展欠账,园区近年来频放“大招”,相继出台《芦山县鼓励投资暂行办法》等优惠政策,吸引和鼓励企业投资;成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为入园企业提供2000万元以内的融资担保;为园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19名县级领导分别联系服务46家企业和重点项目……

一套“组合拳”下来,园区发展有声有色,也为四川邦源等企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据园区管委会负责人介绍,2016年园区主营业务收入达50亿元,解决就业8500人。未来3年,园区还将力争引进规上企业20家,工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

率先全面奔康

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加速发展振兴总进程的同时,芦山还积极探索绿色发展新模式。即,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打响“秀美新芦山·生态康养地”品牌,全力构建与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相适应的产业体系,推进形成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同时,坚持农旅结合、产村相融、三产联动,围绕“一园两区三带四线五业”产业布局,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深度发展,大力发展以农业观光、田园体验、森林康养、休闲旅游等富民兴农新业态,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成更加彰显新时代特色的农业农村现代化。

旅游方面,在灾后恢复重建中,芦山县成功创建了龙门古镇、飞仙关、汉姜古城3个4A级景区。下一步,将积极参与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巩固提升现有3个4A级景区,启动创建大川河4A级景区,积极探索森林康养等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形成全域旅游格局,促进生态资源加快向生态资本转化。

农业方面,“一园两区三带四线五业”产业布局如火如荼。目前,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已初具规模,猕猴桃等五大特色产业总规模达到15.3万亩。建成全国有机农业(猕猴桃、茶叶)示范基地面积2.05万亩,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猕猴桃)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1.14万亩,11家企业和专合社产品取得“三品一标”认证。

融合发展方面,则以产业布局中的“四线”为代表。“四线”是指生态产业小环线,即“飞仙-县城-龙门”农旅深度融合发展产业线、“思延-清仁-龙门”农业观光体验产业线、“清仁-双石-龙门”地质奇观游+震中体验游产业线、“宝盛-太平-大川”茶药+康养产业线。

如今,芦山人已经尝到了融合发展的甜头。以茶药+康养产业线上的大川镇为例,近年来大打“乡村旅游牌”,农家乐的数量从2014年的36家,发展到2017年的152家。今年7月,成都前来避暑纳凉的游客持续增长,全镇农家乐收入达1400万元,创下历年来单月收入新高。

“明年生意还会更好。”乡亲们的底气,来自下个月即将通车的镇西山隧道。该隧道通车后,芦山经邛崃到成都的车程将缩短到约1.5小时,邛芦路上的大川将成为成都市民的“后花园”,而整个芦山也会由此加快融入“大成都经济圈”,确保到2020年实现52亿元GDP的发展目标。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丁伟 芦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新闻推荐

对党绝对忠诚 为党终生奉献

雅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祝鸿雅安法院提出了“绿色民本情,金色公信力”的法院精神和“崇雅尚法,居安思危”的院训,号令全体干警团结创新实干,永不麻木懈怠动摇,为党和人民审判事业毕生忠诚...

芦山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芦山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