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载扶贫路 种出“甜蜜果”

四川农村日报 2020-01-21 06:59 大字

□邓岚燕 本报记者 罗敏

“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地贫果树瘦,喝水靠天漏。”这是雅安市汉源县前域乡前锋村第一书记代成勇,到该村任帮扶干部当日总结出的顺口溜。顺口溜朗朗上口,但呈现出的却是“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窘境。

前锋村海拔在1600米以上,离乡政府驻地有12公里的山路,2000余亩坡度在60°以上的坡地因缺水而贫瘠,村内网络不通、群众就医困难、收入来源单一……一个个“顽疾”亟待攻破。2014年到该村任职至今,近6年时间里,代成勇解决了该村575人的行路难、饮水难、设施难的“三难”问题,并大力发展经果林以及花椒产业,带领村民闯出了一条致富路。2018年,前锋村27户76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2019年,代成勇被评为当年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扎下根,是为了拔穷根

代成勇现年57岁,在前锋村干部群众眼中,个头不高,但干劲十足,总能在田间地头看到他的身影。“要拔穷根,就得打破行路难、饮水难、设施难‘三难’瓶颈。”前期走访调查后,代成勇就暗下决心从改善基础设施入手。

4年多的时间,他累计协调和争取到帮扶资金1000余万元,大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把全村通村通组道路、联户路以及田间机耕道全部硬化。

他和村干部一起抓住县上人畜饮水工程项目实施契机,组织新建和维修全村农业用水蓄水池200余口。同时,他通过多方协调,组织新建了4个饮水提灌站、2个山坪塘维修工程,解决了前锋村祖祖辈辈想解决却没有解决的吃水用水难题。

前锋村村民叶之友感叹:“活了大半辈子,吃了大半辈子的高山雪水,咋个都没有想到如今能吃上干净的自来水,而且联户路还修到了家门口,再也不用出门一身泥了。现在屋头还新买了农用摩托车,出门真的太方便了!”

解决了行路难、饮水难问题后,代成勇又把目光投到村里的配套设施建设上,新建标准化的村文化室、打造村级文化大院、修建村卫生室、实现网络全覆盖,并通过“四好村”创建,全面改善前锋村人居环境。

谋出路,是为了上坡路

持续加强产业发展、消除返贫风险是治“穷根”、奔小康的关键。经过多方论证考察,代成勇看准了前锋村适合种植经济果林以及发展花椒产业。但因缺技术,前锋村之前发展种植的果树长势远低于正常水平,加之很多尚未挂果,村民后续发展信心严重不足。

代成勇邀请到县农业局有关专家为栽种果树的群众讲授果林管理技术,组织干部群众及种植大户到县内多个乡镇参观学习,拓宽视野,坚定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经过几年发展,如今在前锋村放眼望去,樱桃树、苹果树、花椒树连点成片,长势良好,每到收获季节,村民个个喜笑颜开。

尤其是1500亩大樱桃,色泽红润、鲜香脆嫩、爽口多汁,很受市场欢迎,2017年挂果当年,全村就实现收入600万元,2018年更是高达850万元,群众的腰包逐渐鼓起来。

村民李学海说:“第一书记帮我家发展了6亩左右的大樱桃,这两年收入都在6万元左右。”李学海家不仅脱了贫,他还成了村里有名的种植能手。他说:“果树发展起来了,生活条件大有改变,我家已经开始修房准备娶儿媳妇了。只要奋发图强加油干,生活就会越过越好。”

回望六载扶贫路,代成勇说:“前锋村的每一棵甜樱桃树、每一条村组道路,都是各级帮扶干部和村民脚踏实地干出来的。我们走出了一条特色农业的发展道路,到今天,终于可以自豪地说咱们村是全乡最富裕的村、产业发展最好的村。”

新闻推荐

三举措夯实社区党建工作 为构建和谐社区注入活力

雅安日报讯近年来,汉源县聚焦社区基层组织建设目标任务,采取创新机制、优化结构、拓宽领域三大举措夯实社区党建工作,为...

汉源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汉源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