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强保障促发展 脱贫攻坚有底气

四川日报 2016-02-28 08:28 大字

2月15日一大早,雅安雨城区多营镇龙池村“第一书记”杨满康就来到78岁的贫困老人陈国营家拜年,他帮老人联系好了川农大的蜜蜂饲养专家,为老人养殖蜜蜂进行面对面指导。

大力发展产业、强化保障改善民生、产村相融规划新村,多措并举让雅安市打赢脱贫攻坚战有足够底气。

脱贫“战场”甩穷根

去年8月底,雅安市选派了261名优秀党员干部到贫困村任“第一书记”,并专门制定《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管理考核办法》,定下“八个一”工作职责——开展一轮政策宣传、制定一个扶贫规划、协调一批项目、解决一批突出问题、兴办一批惠民实事、培育一个优势产业、带出一支好队伍、形成一方好风尚。

雅安市委组织部印发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专项支持方案,从项目、党建、经费、智力、社会、能力、激励、舆论等八个方面,全力支持“第一书记”开展工作。

完善的制度让“第一书记”工作有了方向。汉源县清溪镇同心村“第一书记”王明甫帮助协调建设水管管道4000余米,解决了同心村4组200余人吃水问题。

精准扶持困难群众

从去年起,雅安市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都可申领“政府红包”,最高的可拿到每月300元。

2月25日,雅安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尽心竭力改善人民生活”。

按照“四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的工作目标,雅安市制定了“3+13”政策组合,落实“六个精准”要求,实施“五个一批”行动计划,扎实推进九项扶贫工程,精准扶持52104名农村扶贫对象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全面完成“十项民生工程”“20件民生实事”,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66%。切实抓好就业促进和社会保障工作,城镇新增就业20856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分别覆盖41.13万人、34.76万人,城乡居民每月人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70元和55元。

搭好脱贫致富平台

今年春节,灾后重建的芦山县龙门乡白伙新村,每天迎来上千名游客。44岁的村民代安平笑开了花。他利用重建新房开茶楼、饭店,发展乡村旅游“一条龙服务”,生意兴隆,“年收入肯定超过30万。”

灾后恢复重建以来,雅安市农业农村建设举“生态旗”、打“绿色牌”、走“特色路”,以优势资源转化推动农业农村转型升级发展,实现了农业农村的跨越提升。

按照全域景区、农旅融合、一三互动的建设思路,雅安市把农业农村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产村相融升级。在居态布局上,把幸福美丽新村作为景点来打造,把民居作为文化小品来培育。在业态布局上,按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要求,积极打造农业公园、生态庄园、家庭农场、休闲农庄。在生态保护上,建设生态村落,避免挖山砍树、破坏生态。在文态培育上,把茶马文化、熊猫文化等元素融入新村,一村一主题,一村一特色。

□本报记者 游飞

新闻推荐

三年重建 我们与新家园一起成长

地震灾区百废待兴,最需要恢复的是民生。三年重建,灾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灾区人民正在走出灾难阴影,开始美好新生活。天全县城乡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团支部书记高文平依然清晰记得,地震当天他...

汉源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汉源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