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来自天边小学 他们更喜欢山下的生活

华西都市报 2014-12-16 19:11 大字

12月6日,搬到山下乌斯河镇中心小学,来自天边小学的娃娃们正在愉快地玩耍。

图1

图2来自天边小学的师生在新校园留影。(图1)新学校还有很多体育设施。(图2)

伊藤洋华堂品牌周读者故事

6年前华西讲述

绝壁上的天边小学

汉源县古路村小学,建立于1951年,处在海拔1400多米绝壁之上。由于古路村60多户农家散布在高耸于峡谷之上的与外界隔绝的六个区域,学生必须在山间小路步行3小时去学校,而这些小路的一侧就是一千多米深的悬崖。

2008年,华西都市报报道了代课老师申其军在该校默默教书26年的故事后,志愿者和爱心捐款就不断地涌入这所被称为“天边小学”的学校。华西都市报见习记者许小卿摄影吕甲

2011年11月22日,随着最后七名学生走下山,到乌斯河路地小学就读,有着60年历史的汉源县古路村天边小学告别了自己的使命,而学生们也都迎来了一种全新的生活。2014年12月6日,时隔3年,华西都市报记者再次走访了曾经天边小学的孩子,如今他们不用每天再走五六个小时的山路,顿顿有肉吃,逐渐喜欢上了山下的生活。

他们的校园

打沙包玩游戏顿顿有肉吃

12月6日下午,记者来到乌斯河路地小学。不大的操场上,四年级班主任邓老师正在和孩子们一起玩打沙包的游戏。“打中了,换我啦!”年过30的邓老师与这些十二三岁的孩子打成一片。“我们都很喜欢邓老师,因为上课她是老师,下课是我们的朋友。”学生苟向平说,现在他们可以打羽毛球、篮球、乒乓球,荡秋千、玩滑梯。“以前从来没有见过羽毛球,也没有玩过滑梯,只能玩老鹰捉小鸡。”

当天恰好是彝族年的第二天,乌斯河小学为还在住校的学生准备了丰盛的晚饭——五菜一汤,有炖鸡,烧鸡,花菜,猪肉,花生米,以及一个汤。

邓老师说,学校在中午提供一荤两素一汤,下午提供一荤一素一汤的饮食标准。“这些都是免费的,尽可能保证孩子们的营养。”苟向平说,在山里读书的时候,中午往往只能吃红薯和土豆,嘴角总是皲裂。“现在每顿都有肉吃。”他们的生活

不用每天走山路可以看电视了

四年级的庆志伟本周末不用回家,住在9人一间的宿舍里,与同是古路村的黄川挤在一张床上。“2个人挤着暖和。”庆志伟说,下周他才回家,由生活老师申其军把他们送到山下,然后走近3个小时的山路才能到家。“现在已经好多了,我们每两周回一次家,不用每天都走山路了。”在山上读书的时候,庆志伟才8岁,每天要6点起床,走2个多小时到学校,下午回到家差不多天都黑了。

更大的变化在于有了电。吃过晚饭,孩子们坐在申其军的宿舍看动画片,不时发出笑声。“以前也没有见过电视,也不知道电视里会有这么多好看的节目。”说着,庆志伟拿起遥控板按到了科教频道,看起了他最喜欢看的《科学世界》。他们的变化

懂得了爱护环境想当音乐家

12岁的黄川趴在床上,讲述他小时候打野味的故事。“3岁的时候,我就跟着爸爸和哥哥去山里面打野猪、打野鸡。”黄川说。而现在,他开始改变了一些观念。“老师教我们要保护环境,要与动物做朋友,尤其是不能打野生动物。”

“以前我想长大要像爸爸那样能攀岩、能打猎、能种地,但是现在我想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黄川说,现在课程丰富了,他们学到了很多以前学不到的东西。最让黄川开心的是学校开设了一间专门的音乐教室,里面有电子琴、立体音响、投影仪等设备。“跟电视里的一模一样,我长大了要当音乐家。”

新闻推荐

雅安以节为媒 催熟花果经济

三月的雅安,花果飘香。3月18日,2016四川花卉(果类)生态旅游节分会场暨第五届阳光汉源花卉节在汉源县九襄花神广场开幕;3月19日,为期1个月的石棉第六届黄果柑节也正式开幕。一个花节、一个果节,在这个春...

汉源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汉源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