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谷底耸立的“天柱”
一挂瀑布飞泻直下。 世界上最长的大跨空腹的石拱桥。 雄伟的“天下第一柱”。 建在悬崖峭壁上的路。
(上接A11版)钻进白熊沟朔溪而上,沟溪两边刀削似的千仞峭壁遮天蔽日,谷底溪水哗哗,谷内凉风呼呼,阴森森的,一个人穿行在谷里毛骨悚然,好在有两个驴友跟我搭伴。为找到谷中两山最窄处,我麻着胆子前行,连攀带爬将近1个半小时才进得沟内。
转过一处弯沟,眼前所见让我兴奋不已,目测一下两山间的距离还不到10米,于是放下背包拿出相机,打开翻转屏仰角一阵狂扫。白熊沟以“一线天”景观最为著名,谷中两山之间仅隔20余米,现在我们身处的位置却不到10米,这里也许就是白熊沟中的最窄处了。
走出白熊沟,返回公路的隧道口,抬头一望西南方向,西下的太阳正露着笑脸,我以最快最麻利的动作调转车头一路狂奔,因为沿途还有瀑布沟、世界跨度最长的铁路石拱桥和“天下第一柱”景点要拍摄,怕错过了这转瞬即逝的阳光。
瀑布沟是大渡河上的一条支流,它由沟北面千仞峭壁上一汪瀑布而得名。我们一行3人从公路上梭下沟,进入80米左右的位置就被隆隆的水声震住了,再往前行大约30米的位置,只见峭壁上100余米的一匹白练垂泻而下,水流砸在谷底的巨响如雷贯耳般让人头昏脑胀,如果是定力不好的人就连站立也是问题,随同的驴友、河北姑娘羊梅站在沟边就像喝醉了酒似的,手抓树丫依靠着崖壁还是软趴趴就要朝沟里倒去,幸得身旁的张燕眼疾手快抓住了她。但退后了20米的我们依然被弥漫的水雾顷刻间从头到脚打湿了衣裳。
拍完照,抱着相机,一脚水里一脚坎上地跑出沟来,爬上公路,凉风一吹,倍显寒意,来不及拧干鞋袜和衣服,一头钻进车里这才减轻了哆嗦,我抓起档杆边的毛巾擦了擦脸、搓了搓手,就启动了马达,车刚上正道,我叫小张小羊系好安全带,为追赶落日的余辉,我们以80码的速度一路狂奔,可赶到老昌沟“一线天”铁路石拱桥时还是慢了一拍。来到桥下时,西南方突然冒起来的浓浓乌云已经把太阳迅速揽进了怀抱。
“一线天”铁路石拱桥是20世纪60年代修建的,隧道长54米,连接两岸,它比此前世界上最长的法国铁路石拱桥还要长14米,创造了世界铁路大跨空腹石拱桥之最。
我们是太平军的后代
被清军诱骗的太平军被大肆斩杀,逃脱的幸存者顺大渡河而下,择选险僻之地藏身。甘洛乌斯大桥境内的好些村民,同古路村村民大都是他们的后代……
夜宿公路边崖下古路村6组一户人家开设的小卖部,吃过晚饭,坐在火炉边,我和主人家聊了起来:“你们古路村的村民与甘洛田坪、二坪、布依村民的祖先,是不是为躲避战乱才跑到这高山峡谷里来的?”“是的,你咋晓得呢?”老板使劲儿咂了一口酒,不紧不慢地打开了话匣子:“学过历史的都知道,石达开兵败大渡河后,1863年5月,石达开率部从云南昭通米粮坝抢渡金沙江,强行进入四川宁远府境内,可他想不到此时湘军首领骆秉章早已在大渡河布防,并买通松林地土司千户王应元把守松林河,提防太平军取道进攻泸定桥,还买通邛部土司岭承恩,让他带兵截断如今越西县北上的各大路口,迫使石达开部队只能从山间小道前行。石达开部队历尽艰辛到达大渡河边的紫打地(今安顺场),打算从此处渡河。可他哪里知道5月是山洪季节,清军早就扼守住对岸要塞,想要渡河难上加难,太平军只得一面搭棚盖屋驻扎下来,一面造船扎筏准备渡河。5月21日这天,太平军选拔5000精锐强渡大渡河,然而一下河就遭到对岸清军炮火的猛烈轰击,加之河水汹涌,船筏全毁,5000将士无一生还。太平军精锐损失后,不得不转向西进,意在越过松林河取道泸定桥再渡大渡河,但土司千户王应元早就把守住对岸。恰巧这时土司岭承恩率兵又从后面抄袭,攻占了太平军的马鞍山大本营,焚毁了囤积的所有粮草,使太平军完全陷于绝境。正夹在险关和激流中进退无路时,骆秉章指挥的汉夷兵士又联手发起攻击,于是太平军丢盔弃甲,一时坠崖落水死者上万,最后只剩下了7000多人。
清军为防备陷入绝境的7000多人拼命反击,便挂起“投诚免死”的旗子,同时派来官员指天发誓许以‘只要投诚,保你们不死\’。为保官兵性命,石达开下令全军放下武器, 6月13日自己毅然走进清营做了俘虏。可是清军却言而无信,中计后的7000多人余部大部分被斩杀,逃脱者顺大渡河而下择选险僻之地藏身。甘洛乌斯大桥境内的好些村民,同我们古路村的一样,都是这些逃脱者的后代”。主人一口气如史学家一般畅快淋漓地详述了这般,我们直听得大呼过瘾。
如今深溪沟电站建成大坝蓄水水位提高后,两根达50多米高的“天柱”被淹没了一大截,人们再也不能下到谷底仰望“天柱”的雄伟高大,只有站在公路桥上观览崖壁之上的“天下第一柱”了。
听完主人的讲述已是凌晨2点过,刚到6点钟,河北驴友就敲门叫出发了。热情的主人在厨房里大声喊道:“别慌哈,早饭马上就好,吃了再走也不迟,不填饱肚子,悬崖峭壁上那3个多小时的马道是爬不上去的”。带着主人真诚的嘱咐,我们7点半沿着小卖部左则山崖上的马道出发了。古路村是汉源县永利乡大渡河大峡谷老昌沟绝壁之上的一个彝族村落,村辖有6个组500余人,原先只有5个组全都住在绝壁顶上,近年来陆续迁下山到赖子平的人户就成自然为了第6组。
峭壁上马道只有4尺来宽,都用水泥铸成一梯梯的,崖边还安装了铁链子护栏,虽然陡峭,但走在上面却是有惊无险,不到3个小时我们就顺利跋上壁顶走进了古路村。
“天下第一柱”在老昌沟与乌斯河(汉源)火车站之间的乌金路边,60年代修筑成昆铁路的勇士们在峡谷底建造了两根达50多米高的“天柱”,以此承载着70多米长的悬空铁路来连通两边峭壁上的隧道。为纪念建造的“天柱”诞生和彪炳筑路勇士们的功绩,在“天柱”竣工之时,指挥部选址在北面崖壁上特书“天下第一柱”。如今深溪沟电站建成大坝蓄水水位提高后,两根达50多米高的“天柱”被淹没了一大截,人们再也不能下到谷底仰望“天柱”的雄伟高大,只有站在公路桥上观览崖壁之上的“天下第一柱”了。
新闻推荐
寻找“悬崖村”的出路: 连片开发山地旅游可行吗? 全国人大代表为昭觉县支尔莫乡勒尔村脱贫支招
连日来,位于大凉山腹地的昭觉县支尔莫乡勒尔村备受各界关注。5月25日,受州委书记林书成,州委副书记、州长罗凉清委托,州委副书记陈忠义、州政府副州长朱学雷带领宣传、发改、财政、交通、扶...
汉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汉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